人教版七上:第7课 大变革时代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7课 大变革时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3 20:4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16课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立木为信导入新课:进行新课:自主预习1、铁农具和牛耕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什么
时候 推广的?
2、战国时,谁修筑的什么工程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在当时带来什么影响?
3、列举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作用。
4、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给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我国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
思考:
说一说,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战国时规模较大的冶铁场,工匠多达数百人。开放探索: 仔细观察课本“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插图,在你的家乡还会见到它们吗?春秋时期人们已经使用铁器,我们现在农村的某些地方,仍然没有根本变化,为发尽快改变现状,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努力?材料一: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说: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
材料二:下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牛尊”。 阅读下列材料,谈谈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什么问题?—春秋出现,
战国推广。讨论: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起到了什么作用?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起到了什么作用? 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想一想你能说出李太守是谁吗?
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人们为什么给他这么高的评价?始知李太守,
伯禹亦不如。
——民言李冰与都江堰 当时蜀郡经常发大水,当地人民吃尽了苦头,始终没能找到一个有效的治理办法。
李冰到这儿上任后,积极了解水情民情,邀请当地有经验的农民,一起到岷江沿岸去考察,听取当地人的意见。李冰带领大家凿开玉垒山,分洪减灾,引水灌田,因为玉垒山新开的缺口像一个瓶口,大伙儿就管它叫“宝瓶口”。下游整治河道,修灌溉渠。一条河分开变成两条河两变四,四变八,形成水网。
宝瓶口工程修建以后,李冰等人又通过实地考察,彩当地老百姓治水的经验,用竹篓装鹅卵石筑堤,在离宝瓶口不远的岷江上游江中心建一个分水堰,硬把江水分成两股。这样更多的水就能流到内江来了。为了保证在于水涨的时候内江的水量不致过大,李冰父子又带领大家在分水鱼嘴和离堆之间修了一条“飞沙堰”。
探究学习: 你认为李冰修筑都江堰
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你认为李冰修筑都江堰
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1、治水有经验
2、了解民情
3、虚心好学
4、实地考察
5、听取意见
6、团结协作
7、有创新精神一个奴隶主的烦恼帮帮我:问题一:
我现在是越来越富有了,私田面积越来越大,奴隶们劳动强度更大了。他们怠工、逃跑、破坏工具。这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我该怎么办呢? 问题二:
我虽然已成为了大地主,但是我的所有土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我急切盼望着私田的合法化!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奖励耕战.奖励耕织奖励军功3.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加强中央集权变法内容建立封建制度,为统一
全国奠定了基础.动脑筋 《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商鞅变法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封建制度在秦国得到巩固和发发展秦国国富民强,因此说,商鞅变法成功了。论史明理: 那么,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对今天的社会改革有何指导意义?明理导行:成功的原因:
1、秦孝公的支持;2、符合百姓心愿;
3、商鞅的决心和才能;4、符合时代的潮流。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革创新,
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寻找变革:


本课讲述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具
体变革的事例,比一比,看谁找得多。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有何感想和看法?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牛耕的推广
兴修水利如:都江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私田出现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各国变法如:商鞅变法封建制度确立封建社会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