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导学案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组别:______
使用日期:20121102小组评价:__________ 老师评价: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简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经过;掌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
2、讨论曹操在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原因,提高自己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3、学会评价历史人物——曹操,认识到伟大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学习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链接】:
《三国演义》卷首: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春秋、战国历五百余年纷争动荡,秦汉实现大一统。自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这种局面持续到东汉末期,加之灾荒连年,农民缺衣少食,纷纷揭竿而起。东汉政府为镇压农民起义,先后把一些重要地方的州刺史改为州牧,给予领兵治民之权。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官吏乘机扩大自己的军队,甚至于公开举兵反汉,成为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从此,我国历史自秦以来400多年的统一局面结束,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阶段,共约370年的历史。这一时期有两个特点:一是我国封建国家第一次出现大分裂;二是全国范围的民族大融合。
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196年,迎汉献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200年官渡之战大败袁绍以后,逐步统一黄河流域。208年率军南下,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败。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问题,对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曹操用人唯才,整饬(chi)吏治,抑制豪强兼并。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写有《蒿hāo里行》《观沧海》等诗篇。他用诗文抒发自己革新政治、统一全国的抱负,对当时军阀割据混战,加以揭露批判,反映了东汉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简介东汉末年的形势。
2、简述官渡之战的经过。
3、简述赤壁之战的经过。
4、简述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
二、合作探讨:
1、官渡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2、曹操为什么能统一北方?
(1)政治上:
(2)经济上:
(3)军事上:
3、赤壁之战: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意义
4、(1)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2)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处于优势的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3)从曹操的一胜一败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时间
创建者
定都
发展方向
魏
蜀
吴
6、“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呢?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检测:
1、电视剧《三国》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曹操的关注。下列与曹操有关的史实是( )
①招贤纳士 ②官渡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自立为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10年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举办年度考古学论坛,“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被列为2009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一,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的普遍关注。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
C.完成北方的统一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3、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
①时间都发生在东汉末年 ②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
③结局都是以少胜多 ④战争中都设计采用火攻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图《三国政权形势图》中a区所示政权的都城在 ( )
A.成都 B.长安 C.洛阳 D.建业
5、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1)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交战双方及战役的影响。
(4)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5)这一战役爆发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