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18 18:4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常德外国语学校 宋思云人教版七年级上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秦王扫六合”这节课位于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的第一节。秦王扫六合揭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大幕,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始。因此,本节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解读本课统一秦始皇措施原因 理解秦实现统一的原因;掌握秦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影响和对秦始皇的评价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提炼信息、分析理解归纳等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先祖的治国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统一的意义;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秦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

评价秦始皇重


点依据与措施:根据考标要求,并且这一内容是历来考试的重点。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示等直观手段,学生探究讨论并结合当前国家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认识,分化、解决重点。依据与措施:学生很难全面的去评价秦始皇。让学生收集史料,分成小组进行讨论,采用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去从而得出结论,秦始皇有功有过。学情: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参与历史学习的愿望与兴趣,但其认知水平、综合和分析能力有限。教法:三段六环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辩论法、讲授法、练习法、分析归纳法 学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讨论法、观察归纳法、阅读法课前预习
课堂巩固
课后复习课堂安排
导入明标 探究交流 学习展示 教师精讲 课堂小结 当堂演练
5(11%) 10(22%) 15(33%) 5(11%) 5(11%) 5(11%) 课堂预习
课堂巩固
课后复习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主编人:宋思云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西有大秦 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 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 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 谁与争雄  
 西有大秦 如日方升 百年国恨 沧海难平  
 天下纷扰 何得康宁 秦有锐士 谁与争雄  
 秦有锐士 谁与争雄   秦有锐士 谁与争雄【学习目标展示】通过这首选自《大秦帝国》的插曲《赳赳老秦》导入,让学生感受到秦军的气势磅礴和争霸天下的决心。引出“哪个国家将最后结束这六国纷争的局面。”从而引出明标,明标意为"明确学习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秦实现统一的原因;掌握秦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影响和对秦始皇的评价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提炼信息、分析理解归纳等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先祖的治国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体会统一的意义;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秦灭六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秦始皇的评价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导入明标问题探究:
1 各小组长组织组员更正学案中基础知识的内容。总结易错题目。(2分钟)
2.你知道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吗?请你简要的分析原因。(2分钟)
3.你知道秦王嬴政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3分钟)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上:
民族关系上:
4.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3分钟)【学习目标展示】探究交流的题目也是本课的重难点。为避免长时间的讨论学生会杂乱无章,规定了每个问题的讨论时间,并要求学生作好记录。探究交流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思,有所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探究交流学习展示1、从公元前230年至 年,秦王 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的封建国家—— 朝,定都 。
2、政治上: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 的 制度。 ①最高统治者称 ,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政府设 、 、
③在地方上,推行 制。
3、经济上:秦始皇统一货币,规定统一后的货币为 钱。
秦始皇统一 。
4、文化上:秦始皇还统一文字,把 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以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 。
5、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 。
6、民族关系上:北击 ,修筑长城;
开发 ,兴修灵渠。
6、秦朝疆域广大,东至 ,西到 ,北至 ,南达 。【学习目标展示】采用多媒体展示的方法,学生的学案在白板上展示出来,并由学生自己讲解易错的地方。这节课中有许多易错字,比如:嬴政 御史大夫 郡县制 大篆 隶书 蒙恬 ,不易写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 焚书坑儒。学案是教师编写的学生的课前作业,这不仅为课堂学习做了准备,学生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且每个孩子都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1、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要求;
2、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长平之战后,东方各国再也无法抵抗秦军的进攻
4、秦王嬴政重视人才,如李斯、蒙恬、王翦等人。
5、战争策略的得当。你知道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实现“威征六国,一统天下”吗?请你简要的分析原因。【学习目标展示】对于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学生大致能够回答出来,但是不是很全面。教师进行归纳罗列,提问秦统一六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学习展示秦王嬴政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民族关系: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
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开发南疆,兴修灵渠。【学习目标展示】学生归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这有两手准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已经对秦的措施了解很全面,就直接进入下一个展示。如果对某一项有疑问就展示具体的内容。然后问几个比较基础的问题,做题是学习反馈的很好方式。
学习展示1 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郡(守)县(令)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最高统治者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pk赛:
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学习目标展示】这个问题采用辩论的方式,有三个作用1 学生对辩论形式的教学很有积极性。 2 这个问题是对秦始皇评价的延伸,通过这个问题学生能够深刻的认识到秦始皇的功过。3 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人物面貌的多样性。并且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物有不同的评价。辩论开始前确定好规则,并选择好主持人,正反辩手。学习展示评价秦始皇千古一帝
暴君
【学习目标展示】在学生辩论过程中教师充当记录工作,及时将学生所持观点展示出来,以便主持人最后陈词总结。若果回答不是很完整,则展示
学习展示评价秦始皇千古一帝
(功): 暴君
(过):1、完成国家统一;
2、创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4、筑长城,修灵渠。实行暴政(焚书坑儒,赋税沉重﹑
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有功有过。学习展示1.结束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局面;
2.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加强了对边疆的开发。
谈一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学习目标展示】学生自己分析秦的作用有点难度,需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并回答。精讲这个题目,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秦朝的认识。教师精讲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学习目标展示】课堂小结就是将本课知识最后整合的过程,学生要在这一环节中对本课秦王扫六合形成整体的思路。得出结论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小结
1.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修筑长城  B.地方设县  
C.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D.使用圆形方孔钱
2、秦朝能够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 B秦国是当时最为富强的国家 C远交近攻的战争策略 D秦始皇重用人才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4、秦朝时,从长沙到桂林,最短的交通路线是( )
A 骑马走陆路 B乘船走灵渠 C坐飞机 D乘船走海路5.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指导思想是( )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兵家思想【学习目标展示】当堂演练有两个好处:时效性与真实性,并且能够及时反馈及时解答。可以采用竞答和抽问等多种方式,题目为中高难度为适宜。当堂检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