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19 21:5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1、西域是指甘肃( )和( )以西,也就是今天( )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张通西域的军事目的是( )。
3、( )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 )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4、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5、 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是( ),职责是( )意义是( )。
6、丝绸之路的路线以及意义。温故而知新纸有哪些用途?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1)寻找理想的书写材料商朝的书写材料——龟甲、兽骨商周的书写材料——青铜器战国出现的书写材料——竹片、木片战国出现的书写材料——丝帛古埃及的书写材料——纸草、泥版古代欧洲的书写材料——羊皮纸以上的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笨重、昂贵,不利于文化传播。西汉出现的书写材料——纸(最早的)(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原料:树皮 破布 麻头 旧渔网今天,你“低碳”了吗?流程:取材、舂捣、打浆、抄纸等蔡伦的造纸术改进在哪些方面?原料便宜,容易找到质量提高,容易推广想一想三大步骤:
步骤(1):将原料进行切割、浸泡和清洗 步骤(2):将原料进行蒸煮、舂捣,从而去除杂质 步骤(3):捞取纸浆、晾晒和纸张的整理 讲一讲(3)造纸术的传播和意义意义:造纸术大大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有力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造纸术的消极影响过量砍伐树木水土流失,山洪暴发造纸术的消极影响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纸厂排污,污染河流 今有上禾(带着穗子的稻杆)三秉(古代容量单位),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一秉各几何?看谁算得快成书时间:
内容:
地位:
东汉涉及现代初等数学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2、《九章算术》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数学专著。因全书分为九章而得名。书中的分数解算方法、一次方程解法、负数等内容,在当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东汉以后的1000多年里,它一直被当作教材使用。隋唐时期传到朝鲜和日本,长期被当作数学教科书使用,后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产生了巨大影响。 东汉
《九章算术》书影3、地 动 仪发明者:张衡作 用:测定地震方向地 位: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工作原理:惯性地动仪有什么价值??破除迷信2、地动仪有什么价值??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地动仪能测出千里之外的地震方向,这就等于告诉人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破除迷信有积极的作用。张衡,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人.
在史学、数学、地理、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贡献
公元132年,设计制造出可以测知发生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张衡 为纪念张衡的相关的天文小知识?知识拓展:名言共勉: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
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4、“麻沸散”——世界医学创举
5、医学体操“五禽戏”华佗大学生练习五禽戏87岁老人练习五禽戏生命在于运动!6、《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医圣”张仲景史海揭谜 P90动脑筋 张仲景在205年开始写《伤寒杂病论》,他写此书用了较长时间。史书记载,华佗读了《伤寒杂病论》后高兴地说:“这真是救人的书啊!” 华佗是208年被曹操杀害的。想一想,华佗说过这句话没有,为什么? 材料一:由于我们国家缺乏保护药方的法律法规,一些中药企业缺乏保密意识和规章制度,一些老中医虽然知道保护秘方,但不懂得用知识产权等法律来保护自己,造成一些中药药方的遗失。材料二:许多中国人对中药知识缺乏了解,而很多外国人却到中国来虚心学习;许多外国中药企业加大了资金投入,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强了和国内强势研发机构合作,积极研制质量高的新型中草药;而中国一些中药企业因为资金投入较少,管理方式陈旧落后,不注意提升产品质量等原因,濒临倒闭。材料三:许多国家不仅注意用申请专利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方式来保护本国珍贵的文化遗产,还把目标对准了中国的中药药方。外国公司抢先申请的中草药专利已超过1000多件,而我国1994--1999只有24件中药国际专利申请。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东医’都源自中国,三者同根相近。如中国不及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韩抢先可能性很大。 -----以上材料摘录自网络你觉得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保护中药遗产?
(请从国家、中药企业、个人、专利保护等方面思考)
思维冲浪:
国外的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从纪元开始,中国领导世界的技术,直到大约公元1600年.”
请列出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至少四项)。①造纸术  ②九章算术  ③地动仪 ④“麻沸散” ⑤《伤寒杂病论》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西汉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东汉《九章算术》东汉张衡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华佗“五禽戏”和“麻沸散”东汉张仲景
(医圣)《伤寒杂病论》课堂小结: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东汉蔡伦“蔡侯纸”,张衡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了不起,均在世界创奇迹。

华佗外科是名医,“麻沸散”是好药剂,
世界医学有创举,还编体操“五禽戏”。

东汉末年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
医德高尚医术精,后人尊称为“医圣”。巩固练习: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大的是( )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关于造纸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已经出现了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下列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的是:
A.李时珍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奠定了我国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是:
A《齐民要术》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本草纲目》列举秦汉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西汉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
2、《九章算术》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3、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创举 他把五禽戏传授给了他的弟子吴普,对他说:“人体应该经常活动,血脉才能流通,不会生病。你身体若有不适,就做做五禽戏,自然就会增加食欲,身体也就轻便了。”吴普照着老师的话去做,活到九十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
①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
②材料中提到的“五禽戏”指的什么?
③此人有什么特长?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是什么?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有一位贫下中农出身的公社书记,他没读过几天书,但是也听说孔子是个大学问家,既然是学问家,肯定爱学习,书法肯定也不错。所以在一次他去学校做报告的时候,他除了一再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外,突然之间,他想起了孔子,接着往下说:“我国的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子小时候学习就非常刻苦,出去干活的时候,还经常带两本书;每天晚上练毛笔字练到深夜,用过的纸堆了半屋子呀!所以,他不仅学问大,而且,字也写得漂亮。”一位老师在下面听得面红耳赤,但又不敢说,只能在下面叹了口气。
看完这个小故事后,你能告诉我这位“公社书记”的话为什么让这位老师不敢再听下去了吗?作业:1、《历史填充图册》16课
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