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发现及生活情况;旧石器时代、氏族与氏族公社。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祖国境内的最早居民相貌与生活的情况。以教材为蓝本并附以一些课外内容,如:考古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记载、本地遗迹等让学生见识到历史学科的丰富多彩从而开拓眼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分析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不断进化、演变的过程,帮助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从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过介绍我国是世界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劳动创造了人
三、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如北京、陕西)可以参观原始社会遗址。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之灵,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呢?对于人类的产生,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例如在中国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让学生讲故事),在西方则是:上帝造人的传说(讲上帝造人的故事)。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由古猿的一支进化而来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那么人是如何由猿进化成人的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讲授新课:
一、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
教师先让学生看书第一页“我国遗址分布图”同时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肥沃的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潭,众多的江河给我们灌溉之利,纵横的山脉,茂密的森林蕴藏着丰富的宝藏。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提出问题“在这些远古人类中,谁是我国最早的人类?他的发现时间和地点?”学生读书,并回答问题。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简单补充一些有关元谋人的知识
1、时间: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已知境内最早的人类)
2、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教师再次向学生提出问题,“看完我国遗址分布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的答案中会有分布较多或均匀的说法,教师少作补充后指出,我国是世界上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 北京人
关于北京人建议教师先介绍有关贾兰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头盖骨发现、失踪的经过,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告诫他们——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同时引入一个考古学知识即只有发现了头盖骨才能复员古代人类的面貌。这就是为什么元谋人的相貌不能够复员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学生兴趣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1、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 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建议教师让学生观察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并试着说一说北京人的的体质特征。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补充。(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还残留某些猿类的特征)。
4、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
⑵已经使用天然火。会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用火烧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缩短了消化的过程,减少了疾病,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思考:北京人使用的火从哪儿来?学习分组讨论,积极回答。
A、大自然雷电生火。B、森林草木自燃起火。C、露天煤的自燃起火。D、偶尔摩擦生火
⑶过着群居生活。让学生阅读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
讨论:北京人为什么过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况怎样?学生结合课文和一些相关知识,应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只靠个人力量,无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几十个人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力量打野兽,采集植物果实、根茎,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劳动,分享劳动果实,生活艰苦。)
通过北京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逼迫类人猿为生存而斗争,制造简单粗糙的工具去获取食物,这个过程就是劳动。劳动促进了人的发展。如果不是环境险恶,类人猿不需劳动即能获得食物,人类也就不会出现了。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浮想联翩: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描述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绘画、编故事、演短剧等形式不限)
三、山顶洞人
1、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
2、距今年代 : 约3万年。
3、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
观察书上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比较与现代人的区别。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生活复原图及其使用的骨针和装饰品。说明了什么?
4、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学生回答。
会磨制石器,会人工取火。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多媒体展示问题:动脑筋,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
5、比较: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区别:
名??? 称
时间
相貌
用???? 火
工具
社会生活
北京人
70~20万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天然火
属旧石器时代
群居的生活
山顶洞人
18000年
同现代人基本相同
懂得人工取火
打制石器为主, 已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属旧旧石器时代
氏族公社
板书设计:
一、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1、时间:距今170万年,(是我国已知境内最早的人类)
2、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二、 北京人
1、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2、距今年代: 约70万年至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质特征
4、生活情况:
⑴使用打制石器。⑵已经使用天然火。⑶过着群居生活。
三、山顶洞人
1、地点 :北京西南周口店。
2、距今年代 : 约3万年。
3、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
4、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
会磨制石器,会人工取火。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课后作业:预习下一课
教后记:
补充故事:女娲造人:盘古开辟了天地,用身躯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苍茫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走啊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忽然灵机一动:何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照着自己的模样,揉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落地,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女娲很是高兴,她给娃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她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于是不停工作,捏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世界毕竟太大了,她捏了很久,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她想这样下去不行,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人,这样大地就到处有了人。
女娲在大地上造出许多人来,心中高兴,寂寞感一扫而空。她觉得很累了,要休息一下,到四处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怎样。
一天,她走到一处,见地上躺着不少小人,动也不动。原来 这是她是最初造出来的小人,这时已头发雪白,寿终正寝了。
女娲见了这种情形,心中暗暗着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却不断衰老死亡。这总不是办法。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配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女娲创造了人类,因而被人们称为——“女娲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