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观察和比较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观察与比较》是二年级下册《我们自己》单元的第3课。本课是让学生在识别眼、耳、鼻、舌、皮肤五种感觉器官的基础上,利用这些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与比较。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1.找不同和听声辨物,这是利用单一感觉器官进行观察的活动。2.给不同浓度的溶液排序和挑选仿真水果,这两个活动以阶梯渗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同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比较。本课的重点放在科学的观察和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观察与比较,为以后学习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习者分析 (1)知识基础:通过课前对学生的提问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对用眼睛观察事物有很广泛的认知。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够意识到利用其他的感觉器官也可以进行观察,他们在进行比较的时候也没有意识到是多种感官参与的结果,往往只是把结果归功于某一种感觉器官(一般都是眼睛)。综上所述,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建议重点强化“到底有多少个感官参与比较活动”。 (2)科学态度:能够比较真实表述观察到的事物但不能用科学词汇表达其特点,有小组合作和交流倾听的意识。 (3)动手能力:感官观察和文字记录(拼音记录)能力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概念目标 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 2.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 1.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创造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感觉器官比较出不同事物的不同之处,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 难点:通过实验体会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更精准、更全面地进行比较。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聚焦教师活动 提问: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小问题想请大家帮帮老师,你们面前的实验盘中有一支钢笔和一支自动铅笔,你能帮老师挑出来自动铅笔吗? 追问:为什么你觉得这支是自动铅笔?你能告诉老师你是用什么感觉器官观察到的吗?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一起挑选. 预设:我用眼睛观察到的,因为这支笔摁一下有铅出来。活动意图说明:承接上节课《通过感官来发现》中学生学到的眼耳鼻舌皮肤五个观察器官,旨在引导学生在回忆旧知并开动脑筋比较钢笔和自动铅笔。环节二:探索和研讨(一)研讨(一) 1.谈话:大家真是太聪明了,帮老师解决了问题。那么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一起来闯四个难关~大家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开始第一个难关,第一关考察的是大家的眼力,这个游戏的名字是(出示PPT) 2. 我们面前有两张图片,图中有五处不同,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找出来 3.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规定报告格式:我用眼睛观察到—— 再请别的同学补充信息 (谈话)大家觉得左边的图片漂亮还是右边的图片漂亮?为什么? 原来是这样,那么老师要告诉大家,我们只有好好保护环境,才能像右图一样,有这样美丽的地球家园,所以保护环境应该从我们做起。 通过组织学生用眼睛看图片比较不同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视觉感知到的信息的不同并进行比较。
研讨(二) 谈话:原来咱们班同学都是火眼金睛呀,真是太棒了,那老师下面要开启第二关了,第二关考察的是大家的听力。 2.老师左手有一个红色塑料桶, 右手边有四个神秘物体,请大家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只用你灵敏的小耳朵来听听老师向塑料桶中扔了什么东西? (乒乓球、钥匙、小石子、超轻黏土球) 3.请大家说说这个东西有什么样的声音特点? 你是用什么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你能告诉大家你观察到了什么信息吗? 你们说的非常棒,那你们能根据你们的描述把你听到的东西的声音特点填入学习单吗?分发材料和记录单,巡视各组 5.组织全班交流 请一组同学把记录单放到投影下面,边指边说。 老师在黑板上填写班级记录单 再请别的同学补充信息 学生活动 答:谁是火眼金睛—— 预设: 我看到左边的图有一个热气球,右边的图没有 预设:我用眼睛观察到左边的图有两条鱼,右边的图有三条鱼 预设:右边,因为右边有小鱼、海鸥和游泳圈。 学生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用耳倾听 预设: 我用耳朵观察到老师扔的是乒乓球,因为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小,很轻,但是有弹性,是砰砰砰的声音。 填写学习单并汇报环节三:探索和研讨(2)教师活动 研讨(三) 大家真是耳聪目明的小朋友,这么快就通过了前两关,那第三关老师要加强难度了,这次考察的是大家的综合能力。你们面前的实验盘中有三杯神奇之水,如果老师想让大家给这三杯水排排队,你们可以采用什么方式给他们排队?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非常棒,大家找出了很多种办法,那下面请大家拿出实验盘的三杯标有ABC的水把你们的方法付诸实践,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到活动手册上。 讨论注意事项: 找到自己的方法观察排序记录 注意安全,不能尝 5.巡视各组 6.组织全班交流 请两个组同学把记录单放到投影下面,边指边说。 请别的同学补充信息 研讨(四) 看到大家都这么厉害,有几个水果卧底坐不住了,它们偷偷地潜伏在了好吃的水果里,老师希望大家能把他们抓出来!现在我们来攻克最后一关,这关的名字是:“谁是卧底” 请大家用你的多种感觉器官观察,找出实验盘中的加水果,并进行汇报 汇报格式:我用 观察到真水果的特点是 ,假水果的特点是 。 讨论注意事项: 找到自己的方法观察排序记录 注意安全,不能尝 学生活动 预设; 我觉得可以用颜色深浅排队。 我觉得可以用气味浓淡排队。 我觉得可以用刻度的多少排队。 用自己的方法排序,填写活动手册 小组汇报 明确任务,分组观察记录 预设:我用 鼻子 观察到真水果的特点是 有香味 ,假水果的特点是 没有香味 。 我用 皮肤 观察到真水果的特点是 光滑 ,假水果的特点是 粗糙 。活动意图说明:后两个探索环节需要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了解不同感觉器官观察到事物特点的不同,并能在了解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环节四 小结教师活动; 谈话,提问:恭喜大家通过了四个难关取得了胜利!那么今天的课程中我们运用了多种感官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比较,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我们每个感官能发现什么不同的事物特点呢? 同学们,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可以让我们对事物了解的更透彻,当然希望大家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的世界,而不是只用眼睛去看世界,你会发现世界的美好。 小组讨论 汇报 预设:. 我发现用眼睛可以看到事物的颜色 我发现用皮肤可以看到事物的软硬 活动意图说明:课堂总结
7.板书设计 观察和比较 颜色 大小 形状 远近 …… 声音特点 声音大小 声音远近 …… 我用 观察到 气味浓淡 腥臭 酸 …… 酸甜苦辣咸 …… 光滑粗糙 软硬 冷热 ……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回家用多种感觉器官去观察世界,画一幅春日景色。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用闯关的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好地进行四个探索模块的驱动。 2.记录单的设计比较有效。小组合记一张有利于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填空后也能明晰汇报格式。用多种感官观察时的记录单采用了学生活动手册,有观察方法的指导,有利于学生更好体会各个感官能感知的特征。 3.教具:ABC三杯滴了不同量醋的设置。因为醋比书中的酱油的味道更明显,而且少量滴醋和多量滴醋的颜色差异较大,使学生更容易通过观察对比出其中的不同特点。 教具:仿真水果和真水果,区别于课本中仅用图片观察的方式,真实的水果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观察与比较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感官进行更细致的比较发现其特点的不同,便于汇报。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1.趣味性较强,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进行了课程的学习。 2.材料和记录单的选择和设计比较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有助于收集证据,验证想象是否和真实信息一致。 3.规范的语言表达引导有助于学生清楚准确的描述观察到的信息。 4.任务指向性应该更明确,合理控制讨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