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中国古代史以中华文明为基本内容,而青铜文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之一,它上承石器文明,下启铁器文明,集中展现了我国古代奴隶制文明的优秀成果,在世界古代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依据:一方面是课标的明确要求,另一方面技艺高超的青铜器是灿烂的青铜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 突破方法:通过设置相关针对性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欣赏归纳分析问题从而突破重点。依据:初一学生理解综合比较分析事物的能力不强,要独立完成难度很大。 突破方法:通过为学生提供背景素材,创新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顺利突破难关。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强,渴望亲身体验,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明线暗线能力培养,德育渗透导入
新课学习
新课课堂
小结教学
评价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思考:你对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有何印象?你认为上图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的创意灵感来源于什么?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标志性建筑“东方之冠”,引导学生找寻该建筑的创意灵感来源并适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很像湘绣版仿古青铜器四羊方尊,从而引入青铜器话题顺利导入新课。 下面是一网友设计的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网络博物馆,请你帮助他完成设计工作设计一:中国古代青铜文明
网络博物馆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青铜制造业农业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畜牧业陶瓷业奴隶的悲惨生活玉器制造业商业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灿烂的青铜文明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归纳能力。 活动一:根据书本P26请你谈谈青铜器的发展状况?假如你是该博物馆的讲解员,请你简要介绍下面这两件国宝?环节一、奴隶社会的手工业 设计意图: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两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本课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通过设置这一活动,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把握了基础知识,一箭双雕。 思考:结合教材P29的自由阅读卡归纳商周青铜器的制造包括几个程序?有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为什么? 设计意图: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属于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课本上仅提供文字材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通过放映该视频,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扩展了知识面,体现了历史课堂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活动二:①请简要介绍独特的青铜文明;②为促进该遗址的旅游开发请你结合下面材料和所学知识为其写一则推销广告语例如:中国的玛雅文化——三星堆文化遗址 设计意图:通过该活动,一方面开拓了学生视野,强化了对三星堆文化遗址的认知;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活跃了课堂氛围。 ①神秘古蜀国,三星堆文化。
②中华文明奇迹——三星堆遗址。
③世界第九大奇迹——三星堆遗址。
④中华文明的摇篮——三星堆文化。
⑤神奇之旅,寻梦三星堆。
特点四:分布广1.33米1.10米6厘米总重量达832.84公斤 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而铸造,因鼎内壁铸有铭文“司母戊” 而得名。鼎高1.33米,长1.10米,总重量达832.84公斤, 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 设计意图:青铜制造业特点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具有粗象性,学生难以把握,通过提供直观材料,能提高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迅速得出结论进而突破难点。 特点一:规模大根据下列材料归纳概括青铜器制造业特点设计二:酒
器乐器食器兵 器农具特点二:品种多特点三:工艺精美 四羊方尊,商晚期偏早器。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活动三:模拟拍卖会——猜猜看谁的价格最接近设计意图:中国古代青铜器精美绝伦,享誉世界, 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通过模拟拍卖会,能活跃课堂,使学生直观深刻领悟青铜器的价值并形成爱护文物的良好习惯。 2006年1月5日,上海崇源拍卖行所拍的西周中期周宜壶以2640万元人民币成交。2001年3月,在纽约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以924.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七千万)成交。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何鸿燊博士以6910万港元(约合6673.678万人民币) 成功购入,并决定将铜像捐赠国家。 2007年在荷兰马斯垂克举行的欧洲古董博览会上,以1200万美元的天价成交,成为目前成交价最高的中国青铜器。 “要想富,挖古墓”,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物盗掘走私猖獗,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保护文物,从我做起!最早原始青瓷“china”的中文含义是“瓷器”陶瓷业玉器制造业 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夏商西周时期手工业非常繁荣,那么手工业如此繁荣的基础是什么呢?原始瓷壶“五谷六畜” 中的六畜是指猪、马、牛、羊、鸡、狗;那么
“五谷”是指( ),最早在( )完备。2.关于夏、商、西周时期的农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五谷”等农作物已经齐备 B、已懂得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C、西周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D、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稻、黍、粟、麦、豆商周时期3.判断: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夏、商、西周时期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之中,青铜器制作技艺高超,是当时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所以把这一时期称为青铜文明。设计三: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7下半页,完成下列问题环节二、农业、畜牧业的发展设计意图:该部分不是本课重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上面练习即可,但是“青铜文明”的概念是本课的难点,这里通过呈疑、释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青铜文明” 从而突破难点。 谁是这些灿烂文明的创造者?他们在怎样一种生活状况下创造出这么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图片一图三图二设计四:阅读史料:根据下列材料,概括商周时期奴隶生活的状况劳动:被迫集体劳动自由:没有人身自由归属:属于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转让和买卖 性命:被随意杀害和活埋,进行人祭和人殉,地位低下环节三、奴隶的悲惨生活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提供针对性素材引导学生归纳出奴隶生活的悲惨状况,提高学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 VS设计五: 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开
放
课
堂我认为考古学家说得很对。这是祖国历史上的一个光辉时代。不对,那时候多么黑暗,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有什么好?文明还是残酷?设计意图:通过该开放性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小结:灿烂的青铜文明灿烂的青铜文明夏、商、西周手工业农业、畜牧业与商业的发展青铜器的高超技艺制瓷业玉器制造业奴隶的悲惨生活1.练习与测试第五课.教学评价2.课外扩展延伸: 活动主题:寻访古蜀文明活动背景: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文物,其规模之大、造型之精美、反映的文化之独特无不一起全世界的关注。活动安排:1、组织课外活动小组,通过网络、电视或者实地考察等途径,搜集有关三星堆文化的资料。 2、整理相关资料,编写历史专刊。 3、在班级、年级或全校的橱窗中展示活动成果。电子版可以发布在校园网或互联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