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关于双链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磷酸和含氮碱基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
B.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
C.不同DNA分子中(A+G)/(T+C)的值不同
D.每个含氮碱基均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脱氧核糖
2.某研究小组用如图所示的6种卡片、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脱氧核糖和碱基之间的连接物、代表氢键的连接物若干,成功搭建了一个完整的DNA分子模型,模型中有4个T和6个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代表氢键的连接物有24个 B.代表胞嘧啶的卡片有4个
C.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38个 D.理论上能搭建出410种不同的DNA分子模型
3.某链状双链DNA分子中,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则下列有关该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四种含氮碱基A︰T︰G︰C=4︰4︰7︰7
B.若该DNA分子中A的数量为p,则G的数量为7/3p
C.该DNA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碱基和磷酸
D.该DNA分子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4.如图表示某DNA片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②③不能构成一个DNA的基本单位
B.DNA复制时,④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
C.①和②交替排列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DNA分子中碱基对⑨越多,其热稳定性越低
5.如图为DNA分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B.②代表的含氮碱基可能是腺嘌呤
C.②与③的连接构成了DNA主链的基本骨架
D.DNA分子的两条链同向平行排列
6.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某双链DNA分子片段,有a个碱基对,其中有b个腺嘌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片段为一个基因
B.该DNA分子片段中应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该DNA分子片段中,碱基的比例是(A+T)/(C+G)=1
D.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n×(a-b)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8.在DNA分子模型搭建实验中,如果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A和G,用另一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和T,那么由此搭建而成的DNA双螺旋的整条模型( )
A.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必定与嘧啶环互补
B.粗细相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相似
C.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不一定与嘧啶环互补
D.粗细不同,因为嘌呤环与嘧啶环的空间尺寸不同
9.某小组同学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中,制作了甲(磷酸基团)、乙(嘧啶碱基)、丙(嘌呤碱基)、丁(脱氧核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可组成DNA的基本单位 B.DNA双螺旋结构中甲的数量等于乙+丙的数量
C.乙、丙位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外侧 D.DNA中连接甲与丁的化学键为氢键
10.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11.某真核生物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碱基依靠①连接
B.②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C.③的形成只能发生在细胞核
D.若α链中A+T占48%,则DNA分子中G占26%
12.下列关于细胞中DNA分子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两条链之间由氢键连接,不同碱基对所含氢键数量相同
B.在不同的DNA分子中,A+G所占的比例不同
C.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位于外侧的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
D.不同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导致不同DNA的空间结构不同
13.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沃森与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B.搭建6个碱基对的DNA结构模型,需要磷酸与脱氧核糖的连接物24个
C.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A和T通过氢键连接
D.在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G和C共占1/2,则在DNA分子中A占1/4
14.如图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2链上从3′到5′,碱基排列顺序是 ACGTCAG
B.图中3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图中4部位的碳与磷酸基团相连,为3号碳
D.此类DNA分子中(A+T)/(G+C)的值都是1
15.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_____]内填数字)。
(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
(2)图中1、2、6的名称依次为_____、_____、_____。
(3)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与嘧啶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_____。
(4)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____]_____连接起来。DNA在细胞内的空间构型是_____结构。
(5)如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其中正确的是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碱基通过氢键相连。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中A与T数目均等,C与G数目均等,故(A+G)/(T+C)=1,每个含氮碱基均直接与一个脱氧核糖相连。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特点及相关计算。搭建的完整的DNA分子模型中有4个T和6个G,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模型中有A—T碱基对4对,G—C碱基对6对,A、T配对形成2个氢键,G、C配对形成3个氢键,共含有氢键4×2+6×3=26(个),A错误;在此模型中A有4个,C有6个,B错误;该模型含有脱氧核苷酸20个,每个脱氧核苷酸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有1个,脱氧核苷酸脱水缩合连成长链,相邻的脱氧核苷酸间是脱氧核糖和磷酸相连,20个脱氧核苷酸形成两条链,每条链中含有10个脱氧核苷酸,需要的连接物为9个,共有连接物20+9×2=38(个),C正确;由于A—T碱基对和C—G碱基对的数目已经确定,因此理论上能搭建出的DNA分子模型种类数少于410种,D错误。
3.答案:B
解析:因为该DNA分子中A=T,G=C,且一条链上A︰T︰G︰C=1︰2︰3︰4,故该DNA分子中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A项错误;若该DNA分子中A的数量为p,则G的数量为7/3p,B项正确;该DNA分子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脱氧核糖、碱基和磷酸,C项错误;一个链状的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DNA的分子结构。题图是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其中①为磷酸,②为脱氧核糖,③为胞嘧啶,④为氢键,⑤为A,⑥为G,⑦为C,⑧为T,⑨为碱基对。图中①与②③不是同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组成部分,所以①②③不能构成一个DNA的基本单位,A正确;DNA复制时,④的形成不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B错误;①和②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正确;DNA分子中碱基对⑨越多,氢键的相对含量越少,其热稳定性越低,D正确。
5.答案:B
解析:①是氢键,碱基之间的氢键是自发形成的,不需要DNA聚合酶催化,A错误;②是含氮碱基,其与另一个碱基之间只有两个氢键,由此推断可能是腺嘌呤,B正确;脱氧核糖(③)和磷酸(④)交替连接构成了DNA主链的基本骨架,C错误;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错误。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DNA双螺旋模型构建的科学史。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只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没有体现DNA的结构,因此①不能为双螺旋模型构建提供依据;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可以用来分析DNA分子的结构,因此②可以为双螺旋模型构建提供依据;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为沃森和克里克得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提供重要依据,因此③可以为双螺旋模型构建提供依据;DNA半保留复制是在DNA双螺旋模型建立之后提出的,因此④不能为双螺旋模型构建提供依据。综上所述,B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和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双链DNA分子片段中含有a个碱基对,即2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b个,由于A与T配对,G与C配对,且不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因此A=T=b个,G=C=(a-b)个。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该片段不一定为一个基因,A错误该片段是双链DNA分子的一段,应该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和2个游离的脱氧核糖,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片段中,=,C错误;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2n-1)×(a-b)个,D错误。
8.答案:A
解析:A、G都为嘌呤。C、T都为嘧啶,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嘌呤只能和另一条链中的嘧啶互补配对,由于用一种长度的塑料片代表C与T搭建成的DNA模型粗细一定要相同,故A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的磷酸、一分子的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的含氮碱基,因此图中甲、乙、丙不能组成DNA的基本单位,A错误;在DNA双螺旋结构中,甲(磷酸基团)的数量等于丁(脱氧核糖)的数量等于乙+丙(含氮碱基)的数量,B正确;甲、丁位于DNA双螺旋结构的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错误;DNA中连接甲与丁的化学键为磷酸二酯键,D错误。
10.答案:D
解析:由于A与T配对,C与G配对,故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C)/(T+G)的值都为1,A项错误;A和T之间有2个氢键,G和C之间有3个氢键,(A+T)/(G+C)的值越大,说明A和T数目越多,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低,B项错误;双链DNA分子中后一个值为1,前一个值不一定是1,因而,当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DNA分子不一定是双链,C项错误。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中A与T、C与G分别互补配对,故(A+C)/(T+C)=1,D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碱基依靠“—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在一起,A错误;②表示腺嘌呤,B错误;③为磷酸二酯键,是在DNA复制过程中形成的,DNA复制可以发生在真核细胞中的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C错误;若α链中A+T占4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A+T占48%,则G+C占52%,G占26%,D正确。
12.答案:C
解析:细胞中的DNA为双链DNA,DNA的两条链之间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连,A—T碱基对之间有两个氢键,G—C碱基对之间有三个氢键,A错误;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因而在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G所占的比例相同,都是50%,B错误;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C正确;不同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使DNA分子具有特异性,但是双链DNA的空间结构都是双螺旋结构,D错误。
1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结构。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A错误。设能搭建的DNA分子含有n个碱基对,则每条链需要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连接物的数目为2n-1,共需(2n-1)×2。若要搭建一个具有6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则需要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连接物(2×6-1)×2=22(个),B错误。DNA分子一条链中相邻的碱基A和T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C错误。双链DNA分子中,若其一条链中G和C共占1/2,则该双链DNA分子中G+C共占1/2;A+T=1-1/2=1/2,因A=T,即A占1/4,D正确。
14.答案:A
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图中2链上从3′到5′,碱基排列顺序是 ACGTCAG,A正确;图中3不是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B错误;图中4部位的碳与磷酸基团相连,为5号碳,C错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A+T)/(G+C)的值一般不同,D错误。
15.答案:(1)5;脱氧核苷酸
(2)磷酸;脱氧核糖;碱基对
(3)嘌呤数=嘧啶数(A+G=T+C)
(4)7;氢键;双螺旋
(5)B
解析:(1)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图中5表示脱氧核苷酸。
(2)图中1表示磷酸,2表示脱氧核糖,6表示碱基对。
(3)在双链DNA分子中,由于A与T配对,C与G配对,因此A+G(嘌呤碱基)=T+C(嘧啶碱基)。
(4)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7]氢键连接起来。DNA在细胞内的空间构型是双螺旋结构。
(5)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A、C错误;根据DNA分子结构特点可知B正确;DNA分子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