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科版(2019) 高中生物必修二 4.1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三上·浙江月考)人类的白化病基因 a 是由正常基因 A 突变而来的,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
A.普遍性 B.可逆性 C.有害性 D.稀有性
【答案】C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白化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突变而来,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有害性,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特点:①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生物界中普遍存在;②低频性:自然情况下突变频率很低(10-5-10-8);③随机性: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④不定向性:突变是不定向的;⑤多害少利性:多数对生物有害。
2.(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基因突变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个体的任何细胞内均可发生,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
A.不定向性 B.高频性 C.普遍性 D.随机性
【答案】D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基因突变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个体的任何细胞内均可发生,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D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突变的特点:
(1)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低频性:自然情况下突变频率很低(10-5-10-8)。
(3)随机性: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4)不定向性:突变是不定向的。
(5)多害少利性:多数对生物有害。
3.(2021高一下·成都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会导致基因突变
C.没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D.病毒、细菌和酵母菌等生物都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
【答案】A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基因突变的类型
【解析】【解答】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DNA分子中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即非基因片段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会导致基因突变,B错误;
C、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原因自发产生,C错误。
D、病毒、细菌没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没有等位基因,D错误。
故选A。
【分析】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
4.(2021高三上·兰州月考)下图为果蝇正常翅基因诱变成异常翅基因的部分碱基对序列,异常翅的出现是由于碱基对的( )
A.增添 B.替换 C.缺失 D.不变
【答案】C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基因突变的类型
【解析】【解答】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据图可知,正常翅突变为异常翅,其DNA分子发生的是碱基对的缺失,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位置,只改变基因的结构。
5.(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的突变频率较低
B.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可能损伤碱基而诱发基因突变
C.基因中碱基序列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D.生殖细胞中基因突变的频率越高越利于种群进化
【答案】D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基因突变的类型
【解析】【解答】在高等生物中,105~108个细胞中,才会有一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的突变频率较低,A正确;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可能损伤碱基,改变碱基对排列顺序,进而诱发基因突变,B正确;基因中碱基对序列的任何改变,包括替换、增添和缺失,都会导致基因突变,C正确;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生殖细胞中基因突变的频率越高,不一定利于种群进化,D错误。
【分析】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植物可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传给后代。
(2)诱发因素: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基因突变的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
6.(2021高一下·山东月考)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些基因突变属于中性突变②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③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④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旺盛的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基因突变的类型
【解析】【解答】①有些基因突变属于中性突变,对个体既无害、也无利,①正确;
②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的产生,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②正确;
③亲代的突变基因发生在配子中可能传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不一定能传递给子代,③错误;
④基因突变任何时期都有可能发生,不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旺盛的时期。
综上所述,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2、遗传性:
①若发生在配子中:可能传递给后代。
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有些植物体细胞的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3、特点:
7.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C.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
D.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答案】B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基因突变的有害性),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有利性),这说明同一种变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于生存能力的影响不同,即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8.(2019高一下·葫芦岛期末)用辐射量超标的大理石装修房屋,会对未生育夫妇造成危害进而影响生育的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易诱发基因突变,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
B.射线易诱发基因突变,通过有丝分裂传给后代
C.射线易诱发基因重组,通过减数分裂传给后代
D.射线易诱发基因重组,通过有丝分裂传给后代
【答案】A
【考点】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解析】【解答】射线能引起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若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则一般不遗传给后代;若突变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则可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A正确,B错误;射线不会诱发基因重组,C、D错误。
【分析】理清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点: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2)诱发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9.(2021·成都模拟)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微泡”的泡状结构,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使血管朝着肿瘤部位生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肿瘤细胞释放“微泡”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C.“癌症蛋白”是血管上皮细胞的化学致癌因子
D.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可能为癌细胞提供更多营养
【答案】C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因此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A正确;
B、肿瘤细胞释放“微泡”的过程涉及到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不是诱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致癌因子,C错误;
D、癌细胞代谢异常旺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为癌细胞提供营养物质,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粘着性降低,导致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癌细胞产生的原因:至少在一个细胞内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的所有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
10.(2021高一下·吉林期末)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B.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
C.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答案】A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癌变的实质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A正确;
B、癌变的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B错误;
C、癌细胞代谢旺盛,C错误;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都会使细胞癌变,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11.(2021高一下·普宁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B.诱导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只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大类
C.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
D.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有关
【答案】D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 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不是增加。A不符合题意。
B、 诱导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三大类 。 B不符合题意。
C、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而不是原癌基因。C不符合题意。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累计发生5~6个基因突变,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12.(2020高二上·宁德期中)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诱发突变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诱变产生的个体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C.诱变产生的突变有利个体不多,而且需要大量的材料
D.诱变育种可大幅度地改良生物性状
【答案】B
【考点】诱变育种
【解析】【解答】A、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从而创造人类需要的新类型,A正确;
B、结实率低、发育迟缓、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是多倍体的特点,B错误;
C、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所以诱变育种获得的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C正确;
D、诱变育种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从而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是成功率低,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需要大量处理诱变材料才能获得所需性状。
13.(2020高二上·安徽期中)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对生物而言非利即害
B.只要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就会引起基因突变
C.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可能产生其等位隐性基因a等
D.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答案】C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诱变育种
【解析】【解答】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适应环境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但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并确定变异就一定是有利的,也可能不利或无明显的利与害(中性变异),A错误;
B、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如果发生的碱基对改变不在基因结构组成内,则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显性基因A如果发生突变,可能产生其等位隐性基因a,也可能产生其它复等位基因,C正确;
D、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不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D错误。
【分析】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原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等。
3、特征:①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②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③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④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
4、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综合题
14.(2021高一下·吉林期末)如图是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的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表示相关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两个环节,其中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该过程所需的RNA有 。
(2)从③过程看出,镰状细胞贫血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具体来说,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④上的三个碱基是 。
(3)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生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 ,该遗传病 (填“一定”或“不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答案】(1)核糖体;mRNA,tRNA,rRNA
(2)替换;GUA
(3)多害少利性;不一定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
【解析】【解答】(1)图中①②表示相关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两个环节,其中②翻译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翻译过程需要mRNA作为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rRNA的参与。
(2)从③过程看出,镰状细胞贫血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具体来说,是由于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由①过程可以判断DNA分子的下面一条链为模板链,因此④的三个碱基是GUA。
(3)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弯曲的镰刀状,易表现出溶血性贫血,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多害少利性。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不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分析】(1)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包括mRNA、rRNA、tRNA)的过程。
(2)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tRNA为运载氨基酸的工具、以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3)镰刀型贫血症的最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直接原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15.(2021高一下·自贡期末)我国最新发布的肿瘤年报显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专家指出,肿瘤对我国人口健康的危害很大,需要大众提高防控意识。请回答:
(1)癌细胞是指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 和 发生突变,导致细胞连续进行分裂成为恶性增值细胞。癌细胞易在人体内分散和转移,原因是 。
(2)下图甲表示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的3种途径:
①推测上图中所示蛋白质的功能是 。
②由图可知,此蛋白质的 增强或 增加与细胞癌变有关。
③如图乙为结肠癌发生的遗传学原理:
癌症的发生一般需要很长时间,据图推测这是因为细胞癌变是 的结果。
【答案】(1)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糖蛋白减少
(2)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活性;数量;多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1)癌细胞是指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癌细胞易于在体内扩散和转移,是因为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所致。
(2)①分析图形可知,原癌基因通过3种途径转变为癌基因后,通过控制合成常量的超活性蛋白或过量的正常蛋白,使细胞恶性增殖,因此可推测图中所示蛋白质的功能是促进细胞有丝分裂。
②此蛋白质的活性增强或数量增加与细胞癌变有关。
③由图可知,细胞内的这4条染色体在形状、大小方面互不相同,属于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细胞癌变是多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分析】1、癌细胞是一种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它是由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使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由抑制状态转化成激活状,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的结果。致癌因子通常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如电离辐射、X射线;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焦油等;生物致癌因子,如150多种病毒。
2、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特征为:(1)能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在体内扩散转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科版(2019) 高中生物必修二 4.1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三上·浙江月考)人类的白化病基因 a 是由正常基因 A 突变而来的,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
A.普遍性 B.可逆性 C.有害性 D.稀有性
2.(2021高一下·合肥期末)基因突变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个体的任何细胞内均可发生,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
A.不定向性 B.高频性 C.普遍性 D.随机性
3.(2021高一下·成都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会导致基因突变
C.没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D.病毒、细菌和酵母菌等生物都可以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等位基因
4.(2021高三上·兰州月考)下图为果蝇正常翅基因诱变成异常翅基因的部分碱基对序列,异常翅的出现是由于碱基对的( )
A.增添 B.替换 C.缺失 D.不变
5.(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的突变频率较低
B.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可能损伤碱基而诱发基因突变
C.基因中碱基序列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D.生殖细胞中基因突变的频率越高越利于种群进化
6.(2021高一下·山东月考)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些基因突变属于中性突变②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③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④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旺盛的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7.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C.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
D.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8.(2019高一下·葫芦岛期末)用辐射量超标的大理石装修房屋,会对未生育夫妇造成危害进而影响生育的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射线易诱发基因突变,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
B.射线易诱发基因突变,通过有丝分裂传给后代
C.射线易诱发基因重组,通过减数分裂传给后代
D.射线易诱发基因重组,通过有丝分裂传给后代
9.(2021·成都模拟)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微泡”的泡状结构,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使血管朝着肿瘤部位生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肿瘤细胞释放“微泡”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
C.“癌症蛋白”是血管上皮细胞的化学致癌因子
D.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可能为癌细胞提供更多营养
10.(2021高一下·吉林期末)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变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B.癌变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
C.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D.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11.(2021高一下·普宁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癌细胞易发生转移
B.诱导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只有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大类
C.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
D.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有关
12.(2020高二上·宁德期中)诱变育种有很多突出优点,下列关于诱变育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诱发突变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诱变产生的个体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
C.诱变产生的突变有利个体不多,而且需要大量的材料
D.诱变育种可大幅度地改良生物性状
13.(2020高二上·安徽期中)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对生物而言非利即害
B.只要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就会引起基因突变
C.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可能产生其等位隐性基因a等
D.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二、综合题
14.(2021高一下·吉林期末)如图是人类镰状细胞贫血的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表示相关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两个环节,其中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该过程所需的RNA有 。
(2)从③过程看出,镰状细胞贫血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具体来说,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④上的三个碱基是 。
(3)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生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 ,该遗传病 (填“一定”或“不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15.(2021高一下·自贡期末)我国最新发布的肿瘤年报显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专家指出,肿瘤对我国人口健康的危害很大,需要大众提高防控意识。请回答:
(1)癌细胞是指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 和 发生突变,导致细胞连续进行分裂成为恶性增值细胞。癌细胞易在人体内分散和转移,原因是 。
(2)下图甲表示原癌基因转变为癌基因的3种途径:
①推测上图中所示蛋白质的功能是 。
②由图可知,此蛋白质的 增强或 增加与细胞癌变有关。
③如图乙为结肠癌发生的遗传学原理:
癌症的发生一般需要很长时间,据图推测这是因为细胞癌变是 的结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由题可知,白化病基因是由正常基因突变而来,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有害性,故答案为:C。
【分析】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特点:①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生物界中普遍存在;②低频性:自然情况下突变频率很低(10-5-10-8);③随机性: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④不定向性:突变是不定向的;⑤多害少利性:多数对生物有害。
2.【答案】D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
【解析】【解答】基因突变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个体的任何细胞内均可发生,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D正确。故答案为:D。
【分析】基因突变的特点:
(1)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低频性:自然情况下突变频率很低(10-5-10-8)。
(3)随机性: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
(4)不定向性:突变是不定向的。
(5)多害少利性:多数对生物有害。
3.【答案】A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基因突变的类型
【解析】【解答】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DNA分子中没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即非基因片段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会导致基因突变,B错误;
C、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也会由于DNA分子复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原因自发产生,C错误。
D、病毒、细菌没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没有等位基因,D错误。
故选A。
【分析】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2、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原核生物不含染色体。
4.【答案】C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基因突变的类型
【解析】【解答】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据图可知,正常翅突变为异常翅,其DNA分子发生的是碱基对的缺失,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位置,只改变基因的结构。
5.【答案】D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基因突变的类型
【解析】【解答】在高等生物中,105~108个细胞中,才会有一个生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的突变频率较低,A正确;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可能损伤碱基,改变碱基对排列顺序,进而诱发基因突变,B正确;基因中碱基对序列的任何改变,包括替换、增添和缺失,都会导致基因突变,C正确;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生殖细胞中基因突变的频率越高,不一定利于种群进化,D错误。
【分析】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植物可通过无性生殖的方式传给后代。
(2)诱发因素: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4)基因突变的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
6.【答案】A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基因突变的类型
【解析】【解答】①有些基因突变属于中性突变,对个体既无害、也无利,①正确;
②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的产生,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②正确;
③亲代的突变基因发生在配子中可能传给后代,发生在体细胞中不一定能传递给子代,③错误;
④基因突变任何时期都有可能发生,不只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旺盛的时期。
综上所述,①②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2、遗传性:
①若发生在配子中:可能传递给后代。
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有些植物体细胞的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后代。3、特点:
7.【答案】B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解析】【解答】由题意知,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基因突变的有害性),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有利性),这说明同一种变异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于生存能力的影响不同,即基因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8.【答案】A
【考点】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解析】【解答】射线能引起生物发生基因突变,若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则一般不遗传给后代;若突变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则可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后代,A正确,B错误;射线不会诱发基因重组,C、D错误。
【分析】理清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点: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基因突变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
(2)诱发因素可分为:
①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②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③生物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
9.【答案】C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细胞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因此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A正确;
B、肿瘤细胞释放“微泡”的过程涉及到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癌症蛋白”是信息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不是诱发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致癌因子,C错误;
D、癌细胞代谢异常旺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为癌细胞提供营养物质,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粘着性降低,导致其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2、癌细胞产生的原因:至少在一个细胞内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的所有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
10.【答案】A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癌变的实质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A正确;
B、癌变的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B错误;
C、癌细胞代谢旺盛,C错误;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都会使细胞癌变,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11.【答案】D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A、 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不是增加。A不符合题意。
B、 诱导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三大类 。 B不符合题意。
C、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而不是原癌基因。C不符合题意。
D、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累计发生5~6个基因突变,正常细胞发生癌变。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12.【答案】B
【考点】诱变育种
【解析】【解答】A、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频率,加快育种进程,从而创造人类需要的新类型,A正确;
B、结实率低、发育迟缓、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是多倍体的特点,B错误;
C、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所以诱变育种获得的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C正确;
D、诱变育种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从而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是成功率低,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需要大量处理诱变材料才能获得所需性状。
13.【答案】C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诱变育种
【解析】【解答】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适应环境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但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并确定变异就一定是有利的,也可能不利或无明显的利与害(中性变异),A错误;
B、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如果发生的碱基对改变不在基因结构组成内,则不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
C、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所以显性基因A如果发生突变,可能产生其等位隐性基因a,也可能产生其它复等位基因,C正确;
D、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不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需要通过转基因技术,D错误。
【分析】1、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原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等。
3、特征:①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②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③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④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
4、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14.【答案】(1)核糖体;mRNA,tRNA,rRNA
(2)替换;GUA
(3)多害少利性;不一定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及意义;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
【解析】【解答】(1)图中①②表示相关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两个环节,其中②翻译过程发生的场所是核糖体,翻译过程需要mRNA作为模板,tRNA转运氨基酸,rRNA的参与。
(2)从③过程看出,镰状细胞贫血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具体来说,是由于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替换。由①过程可以判断DNA分子的下面一条链为模板链,因此④的三个碱基是GUA。
(3)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呈弯曲的镰刀状,易表现出溶血性贫血,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多害少利性。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不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分析】(1)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包括mRNA、rRNA、tRNA)的过程。
(2)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tRNA为运载氨基酸的工具、以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为一个密码子。
(3)镰刀型贫血症的最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控制血红蛋白的基因中一个碱基发生改变;直接原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15.【答案】(1)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糖蛋白减少
(2)促进细胞有丝分裂;活性;数量;多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解析】【解答】(1)癌细胞是指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所致;癌细胞易于在体内扩散和转移,是因为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所致。
(2)①分析图形可知,原癌基因通过3种途径转变为癌基因后,通过控制合成常量的超活性蛋白或过量的正常蛋白,使细胞恶性增殖,因此可推测图中所示蛋白质的功能是促进细胞有丝分裂。
②此蛋白质的活性增强或数量增加与细胞癌变有关。
③由图可知,细胞内的这4条染色体在形状、大小方面互不相同,属于一组非同源染色体,细胞癌变是多条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分析】1、癌细胞是一种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它是由正常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使正常细胞中的原癌基因由抑制状态转化成激活状,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的结果。致癌因子通常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如电离辐射、X射线;化学致癌因子,如砷、苯、焦油等;生物致癌因子,如150多种病毒。
2、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特征为:(1)能无限增殖;(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于在体内扩散转移。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