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 高中生物必修二 3.2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同步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浙科版(2019) 高中生物必修二 3.2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同步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2-21 09:29:2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科版(2019) 高中生物必修二 3.2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百色期末)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B.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排列在内侧且互补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有原则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碱基对
【答案】D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DNA分子有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结构呈双螺旋,A正确;
B、DNA分子的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在外侧组成的,B正确;
C、DNA分子碱基排列在内侧,且遵循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原则,C正确;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C-G,T-A。
2.(2021高一下·江门月考)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碱基G配对的一定是(  )
A.T B.C C.U D.A
【答案】B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解答】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存在A-T,C-G配对,DNA和RNA或者RNA和RNA之间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存在A-U、G-C、C-G、T-A或者U-A,不论哪一种G一定与C配对,B正确,与题意相符,A、C、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在DNA分子双链中存在A-T,G-C通过氢键配对的现象,转录和翻译过程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存在A-U、G-C、C-G、T-A的关系。
3.(2021高一下·东莞期中)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DNA分子都是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连接而成的双链结构
B.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C.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
D.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答案】D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每个
DNA 分子都是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连接而成的,一般为双链结构,A错误;
B、DNA 分子中的大多数磷酸基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只有每条链有一个末端的磷酸基只连接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B错误;
C、DNA 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C错误;
D、双链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2020高二上·安徽期中)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苷酸通过肽键互相连接
B.A与T配对,C与G配对
C.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相同
D.嘌呤碱与嘧啶碱的数目可以不相等
【答案】B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A错误;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B正确;
C、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C错误;
D、在双链DNA分子中,由于碱基互补配对,则嘌呤碱与嘧啶碱的数目一定相等,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对的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5.(2020高一下·云县期末)某一DNA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二者共占碱基总量的46%,其中一条链上腺嘌呤占此链碱基量的28%,则另一条链上腺嘌呤占此链碱基量的百分比为(  )
A.46% B.26% C.54% D.24%
【答案】B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已知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6%,即C+G=46%,则C=G=23%、A=T=50%-23%=27%,又已知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28%,即A1=2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1+A2)÷2,则A2=27% 2 28%=26%,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DNA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6.(2021·浙江模拟)关于活动: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中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选择材料时可以用小圆片表示磷酸,五边形表示脱氧核糖,长方形表示含氮碱基
B.所有表示五碳糖的五边形都应该与两个表示磷酸的小圆片相连
C.磷酸和五碳糖应交替排列在外侧,且用连接物把他们连起来
D.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分别表示含氮碱基
【答案】B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选择材料时可以用小圆片表示磷酸,五边形表示脱氧核糖,长方形表示含氮碱基,A正确;
B、最末端的脱氧核糖只与一个磷酸相连;最前端的磷酸只与一个脱氧核糖相连,B错误;
C、磷酸和五碳糖应交替排列在外侧,且用连接物把他们连起来,构成基本骨架,C正确;
D、DNA含有四种不同的碱基,故可以用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分别表示含氮碱基,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C-G,T-A。
7.(2021高三上·黑龙江期中)下列关于DNA结构模型构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富兰克林的DNA衍射图谱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B.根据DNA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C.沃森和克里克在最初构建的双螺旋结构中,认为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在外部,碱基排列在内部,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
D.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
【答案】C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富兰克林的DNA衍射图谱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A正确;
B、根据DNA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得出DNA呈螺旋结构,B正确;
C、沃森和克里克在最初构建的双螺旋结构中,并不知道A与T配对,G与C配对,C错误;
D、DNA分子是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聚合而成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DNA结构模型构建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等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DNA结构潜心研究了3年,意识到DNA是一种螺旋结构,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在1951年底拍摄到一张十分清晰的DNA的X射线照片,当威尔金斯出示了弗兰克林在一年前拍下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后,沃森看出DNA的内部是一种螺旋形结构,沃森和克里克继续循着这个思路深入探讨,根据各方面对DNA研究的信息和他们的研究分析,沃森和克里克得出一个共识:DNA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并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8.(2021高一上·长白月考)组成DNA的五碳糖、含氮碱基、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依次是(  )
A.1、2、4 B.2、4、4 C.1、4、4 D.2、4、8
【答案】C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组成DNA的五碳糖、含氮碱基、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依次是1、4、4。
故答案为:C。
【分析】DNA的结构: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9.(2021高三上·兰州月考)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下列“部件”之间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 两个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不在磷酸基团和磷酸基团之间,故A错误;
B. 两个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故B正确;
C. 核苷酸中间是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碱基在脱氧核糖的两侧,故C错误;
D. 核苷酸中间是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碱基在脱氧核糖的两侧,故D错误。
【分析】DNA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脱氧核苷酸之间是磷酸二酯键连接。
10.(2021高一下·柯桥期末)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A与T间有二个氢键
【答案】C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DNA分子由2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反向平行,形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A正确;
BC、DNA分子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位于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位于内侧,B正确,C错误;
D、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与T配对,G与C配对,A与T间有二个氢键,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一一对应关系A = T;G ≡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11.(2021高一下·慈溪期末)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
A.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甘酸的种类
C.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D.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答案】C
【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A、DNA分子的两条链上相邻的碱基都遵循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能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A错误;
B、每种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都有四种,不能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B错误;
C、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存储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而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C正确;
D、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DNA分子都一样,不能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酸,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空间上呈螺旋状,由于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DNA具有多样性,由于每个DNA分子有自己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故DNA具有特异性。
12.(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与(A+C)/(G+T)比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前一个比值越小,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B.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C.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前一比值相同
D.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答案】A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DNA分子中,C和G之间有3个氢键,A与T之间有2个氢键,则C与G的含量越高,DNA稳定性越高。因此,前一个比值越小,C与G的含量越高,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A正确;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都是1,B错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C错误;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但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D错误。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从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内内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13.(2021高一下·自贡期末)“DNA指纹技术”指用合适的酶将待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形成DNA指纹图。“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
A.稳定性 B.特异性 C.多样性 D.可变性
【答案】B
【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使得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因此“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特异性,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种)。
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二、综合题
14.(2021高一下·嫩江期末)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DNA片段的   结构,图乙表示DNA片段的   结构。
(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   、[5]   。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的两条链是由   和   交替连接形成的。
(4)连接碱基对的化学键是   ,碱基配对的方式:   与   配对;   与   配对。
(5)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组成DNA的两条链的方向是   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   结构。
【答案】(1)平面;立体(或空间)
(2)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脱氧核糖;磷酸
(4)氢键;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
(5)反向平行;双螺旋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 (1)甲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乙是DNA分子的双螺旋空间结构;
(2)如图所示,2是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5由脱氧核糖、腺嘌呤和磷酸组成的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3)DNA分子两条链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4)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7是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如下:即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与C(胞嘧啶)配对;
(5)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 从图乙可以看出 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分析】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对的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2、图示为DNA片段的结构图,其中1是碱基对,2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3是脱氧核糖,4是磷酸,5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6 是腺嘌呤,7是氢键。
15.(2021高一下·丰台期中)生物界中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中大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少数生物的DNA是单链的,还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有人从3种生物中提取其遗传物质,分析它们的碱基组成及比例得到如下数据,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从生物甲的碱基比例来看,它的遗传物质应为   DNA,理由是   。
(2)从生物乙的碱基比例组成来看,它们代表了大多数DNA的特点:其分子具有独特的   结构,碱基之间通过   连接形成碱基对,遵循   原则。
(3)从生物丙的碱基组成及比例来看,它的遗传物质应为   ,理由是   。
【答案】(1)单链;生物甲遗传物质含有碱基T,且A与T的数量不相等,G与C的数量也不相等
(2)双螺旋;氢键;碱基互补配对
(3)RNA;丙生物的遗传物质含有碱基U而没有碱基T
【考点】DNA与RNA的异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解答】(1)甲生物的遗传物质含有碱基T,且A≠T,C≠G,应该为单链DNA。
(2)乙生物的遗传物质含有碱基T,且A=T,C=G,应该为双链DNA,其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丙生物的遗传物质含有碱基U而没有碱基T,应为RNA。
【分析】T是DNA中特有的碱基,U是RNA中特有的碱基,由已知得到,甲生物中含有A、T、C、G四种碱基,A和T、C和G都不相等,说明是单链的DNA;乙生物含有A、T、C、G,并且A=T、C=G,说明是双链的DNA;丙生物中含有A、U、C、G四种碱基,构成就是RNA。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科版(2019) 高中生物必修二 3.2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下·百色期末)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B.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排列在内侧且互补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有原则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碱基对
2.(2021高一下·江门月考)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碱基G配对的一定是(  )
A.T B.C C.U D.A
3.(2021高一下·东莞期中)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DNA分子都是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基本单位连接而成的双链结构
B.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C.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磷酸-脱氧核糖-磷酸相连
D.DNA分子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4.(2020高二上·安徽期中)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苷酸通过肽键互相连接
B.A与T配对,C与G配对
C.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相同
D.嘌呤碱与嘧啶碱的数目可以不相等
5.(2020高一下·云县期末)某一DNA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二者共占碱基总量的46%,其中一条链上腺嘌呤占此链碱基量的28%,则另一条链上腺嘌呤占此链碱基量的百分比为(  )
A.46% B.26% C.54% D.24%
6.(2021·浙江模拟)关于活动: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过程中的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
A.选择材料时可以用小圆片表示磷酸,五边形表示脱氧核糖,长方形表示含氮碱基
B.所有表示五碳糖的五边形都应该与两个表示磷酸的小圆片相连
C.磷酸和五碳糖应交替排列在外侧,且用连接物把他们连起来
D.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分别表示含氮碱基
7.(2021高三上·黑龙江期中)下列关于DNA结构模型构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富兰克林的DNA衍射图谱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
B.根据DNA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C.沃森和克里克在最初构建的双螺旋结构中,认为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在外部,碱基排列在内部,且A与T配对,G与C配对
D.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
8.(2021高一上·长白月考)组成DNA的五碳糖、含氮碱基、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依次是(  )
A.1、2、4 B.2、4、4 C.1、4、4 D.2、4、8
9.(2021高三上·兰州月考)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下列“部件”之间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10.(2021高一下·柯桥期末)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C.碱基对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A与T间有二个氢键
11.(2021高一下·慈溪期末)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的因素是(  )
A.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甘酸的种类
C.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D.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12.(2021高一下·前郭期末)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与(A+C)/(G+T)比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前一个比值越小,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B.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C.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前一比值相同
D.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13.(2021高一下·自贡期末)“DNA指纹技术”指用合适的酶将待测的样品DNA切成片段,然后用电泳的方法将这些片段按大小分开,形成DNA指纹图。“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  )
A.稳定性 B.特异性 C.多样性 D.可变性
二、综合题
14.(2021高一下·嫩江期末)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DNA片段的   结构,图乙表示DNA片段的   结构。
(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   、[5]   。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的两条链是由   和   交替连接形成的。
(4)连接碱基对的化学键是   ,碱基配对的方式:   与   配对;   与   配对。
(5)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组成DNA的两条链的方向是   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   结构。
15.(2021高一下·丰台期中)生物界中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中大多数生物的DNA是双链的少数生物的DNA是单链的,还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有人从3种生物中提取其遗传物质,分析它们的碱基组成及比例得到如下数据,请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从生物甲的碱基比例来看,它的遗传物质应为   DNA,理由是   。
(2)从生物乙的碱基比例组成来看,它们代表了大多数DNA的特点:其分子具有独特的   结构,碱基之间通过   连接形成碱基对,遵循   原则。
(3)从生物丙的碱基组成及比例来看,它的遗传物质应为   ,理由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DNA分子有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结构呈双螺旋,A正确;
B、DNA分子的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在外侧组成的,B正确;
C、DNA分子碱基排列在内侧,且遵循A与T配对,C与G配对的原则,C正确;
D、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C-G,T-A。
2.【答案】B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解答】DNA分子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存在A-T,C-G配对,DNA和RNA或者RNA和RNA之间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存在A-U、G-C、C-G、T-A或者U-A,不论哪一种G一定与C配对,B正确,与题意相符,A、C、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在DNA分子双链中存在A-T,G-C通过氢键配对的现象,转录和翻译过程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存在A-U、G-C、C-G、T-A的关系。
3.【答案】D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每个
DNA 分子都是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连接而成的,一般为双链结构,A错误;
B、DNA 分子中的大多数磷酸基连接着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只有每条链有一个末端的磷酸基只连接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碱基,B错误;
C、DNA 分子一条链上的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C错误;
D、双链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答案】B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A错误;
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中A与T配对,C与G配对,B正确;
C、DNA分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C错误;
D、在双链DNA分子中,由于碱基互补配对,则嘌呤碱与嘧啶碱的数目一定相等,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1)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对的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5.【答案】B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已知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6%,即C+G=46%,则C=G=23%、A=T=50%-23%=27%,又已知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28%,即A1=2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A1+A2)÷2,则A2=27% 2 28%=26%,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DNA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6.【答案】B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选择材料时可以用小圆片表示磷酸,五边形表示脱氧核糖,长方形表示含氮碱基,A正确;
B、最末端的脱氧核糖只与一个磷酸相连;最前端的磷酸只与一个脱氧核糖相连,B错误;
C、磷酸和五碳糖应交替排列在外侧,且用连接物把他们连起来,构成基本骨架,C正确;
D、DNA含有四种不同的碱基,故可以用四种不同颜色的长方形分别表示含氮碱基,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C-G,T-A。
7.【答案】C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富兰克林的DNA衍射图谱为模型的构建提供了重要依据,A正确;
B、根据DNA衍射图谱,沃森和克里克得出DNA呈螺旋结构,B正确;
C、沃森和克里克在最初构建的双螺旋结构中,并不知道A与T配对,G与C配对,C错误;
D、DNA分子是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基本单位聚合而成的,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DNA结构模型构建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等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DNA结构潜心研究了3年,意识到DNA是一种螺旋结构,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在1951年底拍摄到一张十分清晰的DNA的X射线照片,当威尔金斯出示了弗兰克林在一年前拍下的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后,沃森看出DNA的内部是一种螺旋形结构,沃森和克里克继续循着这个思路深入探讨,根据各方面对DNA研究的信息和他们的研究分析,沃森和克里克得出一个共识:DNA是一种双链螺旋结构,并构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8.【答案】C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组成DNA的五碳糖、含氮碱基、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依次是1、4、4。
故答案为:C。
【分析】DNA的结构:
英文缩写
基本组成单位
五碳糖
含氮碱基
存在场所
结构
DNA
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A、C、G、T
主要在细胞核中,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
一般是双链结构
9.【答案】B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 两个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不在磷酸基团和磷酸基团之间,故A错误;
B. 两个核苷酸之间连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故B正确;
C. 核苷酸中间是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碱基在脱氧核糖的两侧,故C错误;
D. 核苷酸中间是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碱基在脱氧核糖的两侧,故D错误。
【分析】DNA是双螺旋结构,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脱氧核苷酸之间是磷酸二酯键连接。
10.【答案】C
【考点】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A、DNA分子由2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这两条链反向平行,形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A正确;
BC、DNA分子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位于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位于内侧,B正确,C错误;
D、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与T配对,G与C配对,A与T间有二个氢键,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一一对应关系A = T;G ≡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11.【答案】C
【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A、DNA分子的两条链上相邻的碱基都遵循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能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A错误;
B、每种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都有四种,不能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B错误;
C、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存储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而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C正确;
D、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DNA分子都一样,不能决定DNA分子有特异性,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DNA的中文名称是脱氧核酸,由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的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空间上呈螺旋状,由于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故DNA具有多样性,由于每个DNA分子有自己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故DNA具有特异性。
12.【答案】A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DNA分子中,C和G之间有3个氢键,A与T之间有2个氢键,则C与G的含量越高,DNA稳定性越高。因此,前一个比值越小,C与G的含量越高,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A正确;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都是1,B错误;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C错误;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但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D错误。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从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内内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13.【答案】B
【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解析】【解答】每个DNA分子的碱基具有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使得每个人的DNA都不完全相同,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因此“DNA指纹技术”在刑事侦破、亲子鉴定等方面作用巨大,这主要是根据DNA具有特异性,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种)。
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14.【答案】(1)平面;立体(或空间)
(2)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片段;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脱氧核糖;磷酸
(4)氢键;A(腺嘌呤);T(胸腺嘧啶);G(鸟嘌呤);C(胞嘧啶)
(5)反向平行;双螺旋
【考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结构
【解析】【解答】 (1)甲是DNA分子的平面结构,乙是DNA分子的双螺旋空间结构;
(2)如图所示,2是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5由脱氧核糖、腺嘌呤和磷酸组成的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3)DNA分子两条链中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4)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7是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如下:即A(腺嘌呤)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与C(胞嘧啶)配对;
(5)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 从图乙可以看出 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分析】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碱基对的形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2、图示为DNA片段的结构图,其中1是碱基对,2是脱氧核糖核苷酸链,3是脱氧核糖,4是磷酸,5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6 是腺嘌呤,7是氢键。
15.【答案】(1)单链;生物甲遗传物质含有碱基T,且A与T的数量不相等,G与C的数量也不相等
(2)双螺旋;氢键;碱基互补配对
(3)RNA;丙生物的遗传物质含有碱基U而没有碱基T
【考点】DNA与RNA的异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析】【解答】(1)甲生物的遗传物质含有碱基T,且A≠T,C≠G,应该为单链DNA。
(2)乙生物的遗传物质含有碱基T,且A=T,C=G,应该为双链DNA,其分子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丙生物的遗传物质含有碱基U而没有碱基T,应为RNA。
【分析】T是DNA中特有的碱基,U是RNA中特有的碱基,由已知得到,甲生物中含有A、T、C、G四种碱基,A和T、C和G都不相等,说明是单链的DNA;乙生物含有A、T、C、G,并且A=T、C=G,说明是双链的DNA;丙生物中含有A、U、C、G四种碱基,构成就是RNA。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