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18课 三国鼎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18课 三国鼎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09 19:2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20课三国鼎立曹操曹操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诗篇之东汉末年袁 绍曹 操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官渡
之战影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两军交战,相持不下,袁绍的一个谋士劝袁绍说:袁将军,乌巢乃屯粮重地,不可不用心提防。我劝将军派一支部队驻扎在屯粮处外侧,以防曹军偷袭。
袁绍:我筹策已定,你休操心!
这时,另一谋士许攸拿着搜获来的曹操催粮书信,径直来见袁绍.
许攸:袁将军,曹操主力屯兵官渡,与我相持已久,
后方必定空虚。现在,若分一军,星夜偷袭许
昌,不但可把许昌连根拔起,而且还可生擒曹
操。如今,曹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
路击之。
袁绍: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
许攸: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历史剧场  许攸见袁绍骄傲轻敌,注定失败,就去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高兴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就光着脚跑出来迎接。
曹操:您远道而来,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
请先生教我破绍良策。
许攸:我有一个计策,不出三日,就可以使袁绍
百万之众,不战自破。
曹操:愿闻良策。
许攸:袁绍军粮全部屯积在乌巢。您可选精兵假
扮成袁绍的部下要护送粮食,乘机烧其粮
草辎重,这样一来袁绍的军队不出三日,
将不战自乱。历史剧场 考考你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够
以少胜多打败袁绍?
(结合材料分析思考)
材料一:当时东汉的皇帝是汉献帝,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知道只要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他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材料二: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建议,招募流民屯田。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火眼金睛读材料材料四:课本第118页红色小字“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实行屯田,奖励农耕袁绍骄傲自满,不善于用人(1)“挟天子以令诸侯”(2)唯才是举,招贤纳士(3)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的原因:(4)袁绍骄傲轻敌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诗篇之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示意图 图中的人物都是谁?
这幅图反映了一个什么成语故事?三顾茅庐刘刘刘刘孙刘联军
5万人孙赤壁
大战曹操
20多万大军曹操大败想一想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曹操还是那个曹操,但结局已不同,为什么呢?(温馨提示:结合课本119页文字思考,从交战双方来考虑)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3、孙权、刘备任用能人。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曹 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3、鲁迅说: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 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1、周瑜评价曹操:“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2、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回忆思考:应该如何评价曹操?
官渡之战中的曹操?赤壁之战中的的曹操? 曹操: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请找出图中三国的名称、建国时间、建国者和都城,写在120页的三国鼎立形势图上。鼎:是祭器,亦是食器,一般为三足两耳水利丝织造船业翻车蜀锦曹魏孙吴蜀汉历史知识:
学习方法:
经验教训:畅所欲言谈收获二00年官渡战,曹统北方基础奠;
二08年赤壁战,孙刘抗曹鼎局现;
三国曹魏蜀汉吴,曹丕刘备孙权建;
各国经济齐发展,卫温乘船到台湾。1.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2.祖国大陆到达夷洲的第一支船队是( )
A.吴国船队B.魏国船队C.蜀国船队 D.东汉船队
3、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4、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即今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轻松闯关第一关:选择题
第二关:找错误三国实力比较表曹操,字孟德刘备周瑜火烧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