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18课 三国鼎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18课 三国鼎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19 12:0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孔雀收屏——
展翅翱翔——
小人掌印——
凿壁偷光——关羽张飞孙权孔明三国知多少趣味竞猜:下列成语的迷底均为
三国人物,请你猜一猜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班门弄斧有借无还三国知多少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
故事,请补上后半句:周瑜打黄盖,关公面前耍大刀 , 刘备借荆州,三国鼎立三国鼎立三明八中 肖友静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袁绍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一、官 渡 之 战东汉末年的形势怎样?材料一:当时东汉的皇帝是汉献帝,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知道只要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他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材料二:曹操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建议,招募流民屯田。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火眼金睛读材料“挟天子以令诸侯”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实行屯田,奖励农耕 曹操的势力是怎样壮大的?曹操袁绍袁术马腾刘表孙策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影响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动脑筋为什么(1)“挟天子以令诸侯”(2)唯才是举,招贤纳士(3)实行屯田,奖励农耕(4)袁绍骄傲轻敌龟虽寿(部分)
汉.曹 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二、赤壁之战天下形势图历史剧《三顾茅庐》假设你是当年的诸葛亮,你会怎样分析天下形势?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隆中对》刘刘刘刘孙刘联军
5万人孙赤壁
大战曹操
20多万大军曹操大败赤 壁 之 战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赤 壁 之 战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公元208年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想一想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曹操还是那个曹操,但结局已不同,为什么呢?(温馨提示:结合课本104页文字思考,从交战双方来考虑)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情绪。
3、孙权、刘备任用能人。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4、最根本的是当时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念奴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鼎:是祭器,亦是食器,一般为三足两耳三、三国鼎立的形成1.三国的建立魏蜀吴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221年,刘备称皇,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0年221年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政权名称时间创建者定都魏蜀吴三国鼎立动动手请你设计一个三国鼎立图。根据三国有关知识设计三国简图。
(要求体现出名称、建立者、时间及都城)魏蜀吴曹丕孙权刘备220年洛阳221年成都222年建业魏
220年 曹丕
洛阳蜀
221年 刘备
成都吴
222年 孙权
建业提示: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吗?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操率军迎敌。诸葛亮身后的大旗上写着:“蜀丞相”,曹操身后的大旗上大书一个“魏”字。请你说说这幅画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果不符合,错在哪里?曹魏重视农耕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翻车2.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屯田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国的治理与开发吴-青瓷羊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以史为镜拓展提高进步 三国的局部统一与东汉末年割据势力的混战局面相比,已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再加上各国统治者又重视发展生产,因而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轻松闯关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2、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一战(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BA比试比试比试比试你能做对吗3、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曹操没能做到
A.官渡之战击败袁绍 B.废汉献帝建立魏国 C.指挥赤壁之战 D.基本上统一北方
4、下列战役按时间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涿鹿之战②城濮之战③赤壁之战④长平之战
A. ①②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④③BA比试比试比试比试你能做对吗小结一种局面:三国鼎立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五个时间:200年 208年、220年、221年、222年课堂回味历史使人智慧历史歌谣二OO年官渡战,曹统北方基础奠;
二O八年赤壁战,孙刘抗曹鼎局现;
三国鼎立魏蜀吴 ,洛阳成都建业都;
三国经济有发展,卫温乘船到台湾。THANK YOUTHANK YOUTHANK YOUTHANK YOU找一找:
哪里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