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七下 3.2 单项式的乘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数学七下 3.2 单项式的乘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0 15:4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三章“单项式的乘法”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在大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遵循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及数学课程的特点,积极努力的去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参与数学题目的探讨,学会交流,学会互助,形成爱学数学的学习氛围非常重要。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实际操作演练的能力。教师的作用是协助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培养他们的协作式的学习精神,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单项式乘法是本章非常重要的一块内容,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乘法的基础。单项式乘法要分三块考虑,系数、同底数幂、其余字母,在运算过程中易出现系数符号错误,同底数幂指数漏加,特别是指数为1的情况,其余字母遗漏等。认清单项式乘法所分的三块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课堂上小组合作的氛围较浓厚,讨论积极热烈,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堂上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讨论学习。对于课前预习的内容有错的在组长的带领下互帮互助,及时订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等。
教学目标
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并理解其中的算理,进而会进行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
体会乘法交换率、结合律和分配率的作用和转化思想。
在探索过程中,利用运算率将问题转化,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灵活应用单项式的乘法法则。
教学程序设计
小组讨论,解决课前预习部分的内容
在组长的带领下,先花一定的时间对于组内成员错误的题目进行订正。能自行订正的先解决,对于不会的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互助或讨论解决。
小组展示,体现讨论的成效
对于课前预习中存在的未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做适当引导,小组成员展示解决。展示过程中未详细的由其他成员或教师补充。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及时强调归纳。
如:课前预习第2题
2.认真阅读书本P67-P68,完成以下习题:
探究一:(1)小明采用步长测量教室的面积,测量长时走了13步,测量宽时走了9步,如果小明的步长用a米表示, 你能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教室的面积吗
(2)通过解决上述问题,你认为两个多项式相乘应怎么运算?运算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在这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并做好补充。
辨一辨:(1)4a2 2a4 = 8a8 ( ) (2)6a3 5a2=11a5 ( )
(3)(-7a) (-3a3) =-21a4 ( ) (4)3a2b 4a3=12a5 ( )
在这里要引导学生,问:为什么错?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
归纳: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分三块考虑,1)系数乘系数,2)同底数幂,3)其余字母
注意易错点:1)系数符号错误,2、同底数幂相乘,指数为1时不要漏,3)其余字母不要漏抄
探究二:一幅画的尺寸如图:
(1)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窗户的面积。
(2)这两种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的面积应当相等。你能用运算律解释它们相等吗?
归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1)引导学生学会用面积法验证法则
2)进一步得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法则的剖析: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即根据乘法分配律m(a+b+c)=ma+mb+mc
把单项式×多项式 单项式×单项式
练一练:
(1) (2)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法则进行剖析:
要乘遍每一项
去括号,注意符号问题
转化思想
3.教师总结归纳,然后进入“课堂导学”
例1:计算
(1)3a2. (2)(-5by)3.(-b2)
(3)(-7x3).(5x2y).(-2x) (4)(3×104).(5×103).107
练一练:
(3)1cm3干洁空气中大约有2.5×1019个分子,6×103 cm3干洁空气中大约有多少个分子?
通过例1及时巩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的运用。以学生展示为主。关键要清楚分三块去考虑这一点。
例2:
(1) (2) (3)
(2)
(3)
通过例2进一步加强学生运用法则的能力,特别是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的应用。关键要清楚项是什么?强调项的符号,即运算符号就是性质符号,带入运算,时时考虑!
【拓展提高】
某老师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我打算把厨房以外的部分都铺上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砖?如果某种地砖的价格是m元/平方米,那么购买所需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元?
培养学生运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思与交流】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