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三国鼎立 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三国鼎立 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31 16: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8课 三国鼎立 课课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
A.袁绍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2.三国时期称帝的是 ( )
A.曹操、刘备、孙权
B.曹操、诸葛亮、孙策
C.曹丕、刘备、孙权
D.曹丕、诸葛亮、孙权
3.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 )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4.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 )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D.曹操煮酒论英雄
5.右边的示意图反映的战役是 ( )
A.马陵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6.“东望夏口,西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这是宋朝散文家苏轼对下列哪次战役的感叹 ( )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7.近来,曹操高陵1号墓考古发掘受到各方关注。一代枭雄曹操,历经百战,却遭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其中的原因是 ( )
①孙权、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击曹操 ②孙、刘联军骁勇,曹操兵少羸弱
③孙、刘联军善于利用自然条件 ④曹操军不习水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东汉末年,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相互兼并,于公元3世纪20年代,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其中在中国北方建立的政权是 ( )
A.魏 B.蜀汉 C.吴 D.东晋
9.图1所示局面中的魏国定都于 ( )
A.长安 B.建业 C.成都 D.洛阳
10.下列关于曹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 B.大败袁绍,统一北方
C.与刘备、孙权在赤壁展开大战 D.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
11.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 )
A.魏 B.蜀 C.吴 D.西晋
12.祖国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的 ( )
A.春秋 B.战国 C.汉朝 D.三国
13.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都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关,他是 ( )
A. 曹操 B. 诸葛亮 C. 周瑜 D. 孙权
14.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表明 ( )
A.蜀锦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B.蜀锦是打败魏.吴的主要武器
C.蜀锦制造业耗费国家资财,使国库空虚 D.蜀锦生产技术落后,难与敌人生产相配
15.有材料说一国“海船大的长20余丈,高出水面2.3丈,可载六七百人,装载物资可达500吨以上。”判断该国只能是三国中的 ( )
A. 魏国 B. 蜀国 C. 吴国 D. 晋国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笔谈中。”
—《三国演义》
材料二:……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古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请回答:
(1)三国时期,英雄倍出,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请用一句话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2)材料二中“三国”指哪三国?请你用图示表示出这三国的地理方位,并标明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4)材料二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这场战役的还有哪一位?
(5)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6)试评述“樯橹灰飞烟灭”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参考答案
1-15 BCADD DCADD BDBAC
16.(1)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魏蜀吴
(3)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和曹操,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操。
(4)周瑜。诸葛亮。
(5)官渡之战。
(6)在战争中曹操自恃兵力雄厚,骄傲轻敌,麻痹大意,加上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又不服南方水土,在孙刘联军的火攻下最后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