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31 16: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课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犬戎之乱后的镐京残破狼藉,而且靠近西戎,于是新继位的周平王决定迁都,历史上的东周开始了。为了便于研究这段历史,史学家将它划分为两个时期,即 ( )
A.东周与西周 B.西周与春秋
C.东周与战国 D.春秋与战国
2.《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3.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 )
4.“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 )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5.从晋文公和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条件来看,决定性的因素是 ( )
A.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
B.统治者的个人能力
C.改革促进国家发展
D.战争确立霸业
6.战国七雄中,管辖地区主要在我国今山东省一带的国家是 ( )
A.燕国 B.秦国 C.齐国 D.魏国
7.根据课本上的《战国形势图》推断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南面的是 ( )
A.燕国
B.齐国
C.秦国
D.楚国
8.据《高淳县志》记载:公元前541年,吴筑固城;前535年,楚克固城;前506年,吴王阖闾伐楚……,烧固城宫殿。这些史料反映了________的情况 ( )
A.夏、商、西周的更替 B.春秋争霸 C.战国兼并 D.百家争鸣
9.右图的连环画讲述了春秋时期哪位霸主的故事?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吴王阖闾 D.越王勾践
10.成语“一鸣惊人”与下列哪一位人物有关?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孝公
11.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 世纪后期,通过城蹼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 (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宋襄公 D.楚庄王
12.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13.“可怜赵军作坑魂,自此群雄不敢西”所指的是下列哪场战役? (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4.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
A.晋 B.齐 C.楚 D.秦
15.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
A.战争频繁     B.走向统一   
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孔子
(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何时?该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
(2)材料一中的“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3)材料二中“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不以兵车”应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
参考答案
1-15 ADCBC CDBDC BADAB
16.(1)春秋时期。因为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2)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
(3)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成为霸主。得益于“尊王攘夷”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