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课课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右图是“记有日食的甲骨文”,这是哪个朝代的记载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
A.商代文字
B.可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3.春秋墓葬蚌埠双墩1号墓是“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图1是该墓出土的青铜编钟,编钟正面都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等19个字。这些字的字体应该是 ( )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4.中国古文字①金文②隶书③甲骨文④小篆,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 )
A.③④①② B.③①②④ C.③④②① D.③①④②
5.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右图为该鼎腹部的文字拓片,其文字属于 ( )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6.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7.请根据右图中某节目主持人的提示回答,她所说的历史人物是( )
A.扁鹊 B.屈原
C.商鞅 D.齐桓公
8.“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 )
A B C D
10.农历5月5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在上海世博园的中华美食街上,挂着“中国味,世界享”特色招牌的五芳斋店铺里的粽子散发着阵阵诱人的清香。请问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的哪位文化名人 ( )
A.文天祥 B.司马迁 C.孔子 D.屈原
1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 (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2.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13.“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关睢》)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A.编磬 B.鼓 C.瑟 D.编钟
二、非选择题
14.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中所体现的文字叫什么?它盛行于哪个朝代?
(2)这种文字一般用的刻写材料是什么?有何特点?
(3)图中文字与现代文字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
1-13 BCBDB CCADCBD
14.(1)甲骨文。商朝。
(2)龟甲或兽骨。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3)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