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课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问题并存。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在巴黎机会上就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智慧”是指 ( )
A.“兼爱”“非攻” B.“无为而治”
C.“仁”和“礼” D.实行“法治”
2.右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匾额题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中国古代有位教育家,他在教学中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特长。这位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4.初三某班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似? (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5.反对战争,珍爱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我国战国时期,提出“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 ( )
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6.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 )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法治”
7.右图所列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8.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
9.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的古代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学派是 (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11.“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2.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 )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
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13.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是 ( )
A.“仁”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法治”
14.完电影《墨攻》后,小明非常想知道主人公所代表的墨家学派的思想和主张,你能在下列选项中帮他找出来吗? ( )
A.“春秋无义战”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1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在美国西点军校受到学员的追捧。此思想属于以下哪个学派? ( )
A.墨家 B.兵家 C.法家 D.道家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材料一反映了孟子什么观点?据此,孟子提出什么主张?
材料二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
(2)材料二中,荀子为什么会提出“舟水之喻”?后世不少统治者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其反映的主要思想。
参考答案
1-15 CAABA BBCBB DBABB
16.(1)观点:民贵君轻。 主张:实行“仁政”
(2)原因: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举例:唐太宗从隋亡中看到人民力量的强大,实行重民政策。(举例只要体现出统治者的重民思想即可得分)
(3)思想:民本思想(重民思想、贵民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