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课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课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2-31 16: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课课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提倡节俭是中华民族优良美德,下列属于这类人物的是 ( )
①尧 ②汉文帝 ③汉景帝 ④秦二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提及的汉武帝,他统治的核心思想是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3.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孝文帝 D.唐太宗 ( )
4.日本是中国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日交往有文字记载始于 (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下列选项与汉武帝有关的是 ( )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开创“贞观之治”的局面 D.创立行省制度
6.汉武帝时,有大臣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汉武帝所采纳。他的主张应是 (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7.“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下列与这一思想最相似的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推恩令
8.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 ( )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平定叛乱 D.发展经济
9.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拆分侯、王的封地 D.派张骞出使西域
10.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的“上”指的是 (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
11.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 )
A.国家统一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儒家思想问题
12.观察右边的“讲经图”(汉代画像砖),这是哪一位皇帝时期兴办太学的实证 ( )
A.汉高祖 刘邦 B.汉武帝 刘彻
C.汉光武帝 刘秀 D.蜀汉皇帝 刘备
13.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许多莘莘学子进入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汉武帝时,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学教育,必须到 (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开封
14.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骊山陵墓,汉文帝修建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装饰。对比他们的不同做法,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
A.汉朝的国力不如秦朝强盛
B.法治不如仁政
C.只有采用儒家学说才能治理好国家
D.“成由俭,败由奢”
15.以下四个皇帝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 ③汉景帝 ④汉文帝
A.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二、非选择题
16.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汉武帝即位的时候,诸子百家的思想还比较活跃,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识读材料一,汉武帝选取哪一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接受的是哪位大臣的建议?
(2)为了使这一思想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结合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汉武帝即位之初,诸侯国势力还很强,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4)试用一句话评价汉武帝。
参考答案
1-15 BABCB ADACC DBADA
16.(1)儒家。董仲舒。
(2)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教材。
(3)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4)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或者汉武帝是一位拥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意思相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