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文理实验学校(集团)文理二小
二年级上第一单元第六课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一)教学内容定位:
本课是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磁铁有磁性,可对某些物体产生作用。”主要概念下,在学习内容“磁铁总是同时存在着连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中,对应5—6年级的学习目标为“知道相同的磁极相斥,不同的磁极相吸。”
本课是二年级下第一单元第六课,学生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用一个磁极去靠近另一个磁极,同学们通过在不同情况下实验以及研讨活动,能够更加充分的意识到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二)活动板块简析及处理:
聚焦环节让学生通过磁铁小车的游戏,引发学生思考,探索环节,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去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重复实验,充分体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研讨环节学生已经能初步得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探究不同形状的磁铁是否存在相同的规律。拓展环节通过干扰悬挂的磁铁小实验,巩固所学概念。了解地球磁场的知识以及磁铁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情简析
根据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当南极和北极分别去靠近铁质物体,都能吸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有时会吸在一起,有时又会相互推开。但学生对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概括和归纳,对于不同形状磁铁的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没有开展过充分的探究。本节课将基于学生已有的磁极的知识与经验展开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磁铁的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2.磁极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重复实验来收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证据。
3.并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图画来记录和整理证据。
4.能初步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5.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干扰下的磁铁无法指示南北”的现象。
(三)科学态度目标
1.能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中表现出探究兴趣。
2.在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表现出耐心、细致的科学态度,能与他人合作。
3.能如实地记录和讲述有关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的证据。
4.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重难点简析
(一)教学重点:有计划地做实验,整理实验信息,找出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二)教学难点:能解释干扰下的磁铁无法正确指示南北方向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小车(车上有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木制支架或塑料支架、细线、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小车(车上有磁铁)、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木制支架或塑料支架、细线、学生活动手册。
六、设计理念及创新
本课主要为实验探究课,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应用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学生的独立思考。在实验设计上从感知条形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到各种不同形状磁铁磁极的相互作用,层层递进,为学生的学习进阶打好基础,在实验指导上采取微课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本课还借用铁粉,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显性化,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七、教学流程及教法意图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及任务 教法及意图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预设 及对策预案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任务驱动 (2min) 活动导入:小朋友们好!(视频导入)在小车上放一块条形磁铁,然后用另一块条形磁铁的磁极靠近小车,小车会被吸过来或推出去。请你猜猜看小车会怎样运动?为什么? 提问:当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是出现相互吸引的现象还是出现互相推开的现象?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猜测:是因为磁铁的某个磁极可以吸引另一块磁铁的一个磁极而推开另一个磁极。学生还可能用磁铁之间相互吸引或相互推开的具体案例来解释。 通过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兴趣,同时明确了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与任务。
探索 实验 (5min) 实验要求: (微课指导)用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去靠近另一块条形磁铁的一个磁极,有4种情况,即用N极去靠近N极、用N极去靠近S极、用S极去靠近 S极、用S极去靠近N 极。学生双手各持一块条形磁铁,观察两个磁极靠近时的现象。其中一名学生将两个异名磁极相互靠近,另一名学生则将两个同名磁极相互靠近。 两个磁极相互靠近的方法。 方法一:可以让一个磁极保持不动,而另一个磁极缓慢地向它移动。 方法二:也可以让两个磁极同时缓慢接近。当两个磁极逐渐靠近时,学生可以感受到磁极相互作用时的力的方向,以及力的大小变化。重复实验。 小组实验活动:学生开展小组活动,并完成实验记录单,结合记录表,交流实验过程和发现。 学生预设:相同磁极间相互排斥,不同磁极间相互吸引。 通过实验:探究两个磁极互相靠近,让学生体会探究磁铁的乐趣,初步认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旨在让学生在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时获得更充分的体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最明显的现象是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
研讨 (3min) 总结交流: 小朋友们请你思考一下,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 其他形状的磁铁也有同样的规律吗? (出示3套实验器材∶一对蹄形磁铁,一对环形磁铁,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学生小组选择其中一套实验器材,探索磁极相互作用的规律。) 三个验证实验,即蹄形磁铁的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环形磁铁的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不同形状磁铁的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思考发言: 1.条形磁铁的 S极和S极相互排斥,N 极和 N极相互、排斥,S极和N 极相互吸引,N 极和 S极相互吸引。用简短的语言描述这样的规律,就是"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2.无论什么磁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都表现出"相同磁极相互排斥,不同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 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们所理解的光的反射。 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所有的物体都存在光的反射。 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拓展 (2min) (情景设置)将一块条形磁铁悬挂起来并水平转动,当磁铁静止后能指示南北方向。 提问:此时,如果用另一块磁铁去靠近它,悬挂着的那块磁铁还能指示南北方向吗 干扰的方法 方法一:用磁极直接去靠近悬挂磁铁的磁极。 方法二:按教科书插图所示在悬挂磁铁下放置一块磁铁,转动下方磁铁来观察悬挂磁铁的偏转。小结: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但是当周围出现其他磁体或铁时,它指示的方向就会发生改变。人们利用这种现象来寻找相关矿石。 (视频)地球磁场的知识以及磁铁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人们利用磁的干扰来发现矿产资源。) 思考回答:由于磁场的干扰,或者说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悬挂着的磁铁会失去原来指示南北方向的状态。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概念。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科学知识紧密联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科学素养,生活中处处皆学问,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板书设计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相同磁极相互排斥
不同磁极相互吸引
探究记录单及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