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07 10:19:51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10课 秦王扫六合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秦朝知识卡片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秦赵魏楚燕齐韩韩魏楚燕赵齐前230—前221秦
朝秦完成统一的原因快速抢答1、变法强国提示1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提示2 嬴政任用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人
提示3 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 赵 魏 楚 燕 齐)
提示4 连年战乱下的老百姓的迫切愿望2、善用人才3、策略正确4、顺应民心镜头回放李斯:敢问丞相大人,周亡于何故?
相绾:亡于诸侯作乱犯上。
李斯:然也, “成也分封,败也分封”。周亡皆因诸侯祸起,……为保吾大秦江山永固,万望陛下不可重蹈周亡之覆辙。且先王因行县制而使秦成为七雄之首,故此,臣认为燕、齐、荆等地行郡县实为上策。……”皇帝丞 太 御史
相 尉 大夫郡(郡守)县(县令)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


权君主专制最高统治者1、最高统治者称 。
2、在中央,设 。
3、在地方上,推行 制。
行政 军事 监察政治上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镜头回放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做了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条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1、长裙变超短裙的原因?
2、拒收圆形货币的理由?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度---计算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为 今23.1厘米)
量---测量容积的单位。(秦一升约为 今202毫升)
衡---测量重量的单位。(秦一斤约为 今半斤) 8*23.1=184.8(厘米)
400*0.5=200(斤)镜头回放楚人卖“母”(马) 在秦国咸阳的街头,一位来自楚国的商人准备出售他带来的的货物,只见他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喽,卖千里‘母’喽。
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秦国人,纷纷骂他不孝顺。无奈之下,楚国商人只好在地上写下一个大大的 字。可是,围观的秦国人看了之后更加糊涂了……统一文字小篆 隶书思想文化上(一)思想文化上(二)焚书坑儒镜头回放军事上(一)北御匈奴筑( ) 长城南统越族开( )军事上(二)灵渠陇西南海东海长城秦割据混战 统一 统一 统一 民族 货币 度量衡 文字 万里长城 灵渠谈一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1、秦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 的局面,开创了
的新局面。此后 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的多 的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
3、秦统一了 、 、 ,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秦朝修筑了著名的 和 等古代工程。
请你当评论家  “我眼中的秦始皇”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司马迁: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谢谢指导,再见!分析中国古代历史朝代表,体会中国历史发展主流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
(1909年—1912年)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两千多个县中,县名仍然保持与秦汉时代完全相同的有59个。“秦的郡县制”仍然活跃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中国农业银行秦长城遗址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秦的统一
从公元前230年到 年,秦王 灭 、赵、魏、楚、燕、 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朝,定都 (今陕西咸阳东北)
二、秦实现统一的原因
1、 变法(奠定了统一六国的物质基础)
2、重用 (各种人才能够各尽其能,在统一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正确策略(采用了 的正确军事外交策略)
4、人民盼望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要求)
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方面:建立 专制的 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在中央,设 、 、 ,在地方上,推行 制。
2、经济方面:统一 (圆形方孔钱)和 、 、 。
3、思想文化方面:统一 (初为 ,后改为隶书),“焚 坑 ”。
4、军事及民族关系方面:北御匈奴筑 ;开发南疆开 。
四、秦朝统一后的疆域
五、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 的局面,开创了 的新局面。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 的 集权的封建国家。
3、秦统一了 、 、 ,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 和 等古代工程。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秦的疆域;通过归纳“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学生可以初步形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学生可以培养阅读并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学生可以提高思辩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视频资料和地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基本史实;通过快速抢答,学生可以概括出秦实现统一的原因;通过分组研讨交流, 学生能够基本概括出秦巩固统一的措施;通过制作示意图,学生能够大致了解秦朝的疆域以及掌握制作疆域示意图的方法;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通过古今联系,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历史学科以古鉴今的学科功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形成明确的意识:秦的统一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进步作用,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本课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认识到团结协作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的统一及其作用
难点:焚书坑儒、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
[板书设计]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一、秦的统一
二、秦统一的原因
三、秦巩固统一
1.政治:
2.经济:
3.思想文化:
4.军事:
四、秦朝的疆域
五、秦朝的影响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秦王扫六合》
师:让我们在歌声中进入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秦王扫六合》的学习。
2.探究过程
【板书】一、秦的统一
师:播放视频短片《秦始皇》,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在短片中寻找答案。
生:略
师:演示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动态过程,学生再次落实秦统一的基本史实。
生:略
【板书】二、秦统一的原因
师:提供相关提示,引导学生快速抢答“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
生:略
【板书】三、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师: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果巩固国家的统一?”
生:四组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及民族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回答。
【板书】四、秦朝的疆域
师:展示秦疆域图,要求学生答出其四至,并请同学上台画出秦疆域示意图。
生:略
【板书】五、秦朝的影响
师:采用填空的形式“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
生:略
3.主题升华
从秦的统一引申到国家统一问题。
4.课外探究
师:布置作业“我眼中的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