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夏、商、西周的兴亡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启汤周武王桀纣周幽王部落起兵周族起兵
外族入侵
夏朝建立的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2.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禹死后, 成为国王,从此, 代 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 。启世袭制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1.把土地、的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2.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练一练1.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公元前2700年;禹 B.公元前2070年;禹
C.公元前2007年;启 D.公元前21世纪;启2.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
A.2000年左右 B.3000年左右 C.4000年左右 D.5000年左右3.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BCD灿烂的青铜文明1.代表作: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特点: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练一练1.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工艺精湛,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产生于我国哪个朝代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2.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A春秋战国的纷争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 和 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春秋因 而得名战国因 而得名鲁国编年史《春秋》诸侯国连年争战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齐桓公争霸经济上政治上外交上齐国位居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足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结果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晋文公争霸和楚庄王争霸措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在 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 霸主城濮之战中原晋楚争霸百年后, 做了中原霸主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练一练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2.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是由下列哪一诸侯国分裂而来
A.晋国 B.齐国 C.鲁国 D.卫国3.下列成语典故与产生这个成语典故的战争不能互相对应的的一项是
A.城濮之战——退避三舍 B.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C.桂陵之战——围魏救赵 D.马陵之战——卧薪尝胆BAD大变革的时代农业的发展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春秋末期已使用牛耕水利工程都江堰时间人物地点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岷江中游商鞅变法1、变法的背景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出现剥削方式改变2、变法的时间公元前356年 在秦孝公的支持下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内容 奴隶主→封建地主
奴隶制 封建制
奴 隶→ 封建农民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耕战奖励生产经济发展国富奖励军功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4、商鞅变法的作用(1)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各国经过变法,使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形成了练一练1.据报道,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虽然位于重灾区,但其主体工程受损不严重。都江堰修筑的时间是
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 D.隋朝时期2.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建立县制D.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BB中华文化的勃兴汉字的演变甲骨文(商朝)比较成熟的文字有文字可考历史,开始于商朝金文(商周)又叫铭文,刻于青铜器上大篆(西周晚期)经人整理而成孔子政治主张:“仁”“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成就:创办私学 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文化成就:整理古籍编《春秋》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言论记录在《论语》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 子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
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主要著作:《道德经》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孙武孙膑“兼爱”、“非攻” 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秦)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百家争鸣练一练1.右图是“记有日食的甲骨文”,这是哪
个朝代的记载?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2.右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
块匾额。匾额题字中“仁”的思
想源自哪一学派?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3.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法治”BAB4.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
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