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08 22: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政治经济文化事件现象政策制度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思想、宗教、科学、文学、艺术生产关系历史生产力农作物、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水利背景原因内容评价政治、经济、文化国内、外背景根本、直接原因主观、客观原因时间地点人物表现性质成败及其原因影响经验教训目的、参与者、手段、结果当前、后代国内外政、经、文春秋争霸战国七雄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东周原因表现评价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原因表现形成标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表现评价主要情况(交战双方、典故、影响)(时间、称霸方式)(概况)著名霸主导学提纲1、春秋和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各是怎样的?
可以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
的共同点?2、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不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争霸战国七雄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东周原因表现评价齐桓公称霸晋文公称霸原因表现形成标志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表现评价主要情况(交战双方、典故、影响)(时间、称霸方式)(概况)著名霸主公元前770年洛(邑)周平王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1)时间:
(2)都城:
(3)建立者:
(4)分期:东周:春秋争霸诸侯不听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诸侯,各诸侯国之间不断征战,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自己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春秋争霸周王室衰微,诸侯王有很大的势力原因:雍新田山东临淄商丘郢苏州浙江会稽洛邑周春秋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齐晋楚吴越齐桓公争霸原因地理条件:位于山东北部,靠海,盛产鱼盐,经济富庶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尊王攘夷”召集诸侯会盟晋文公争霸原因国富兵强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北方一大强国城濮大战称霸方式:称霸方式:口号:公元前7世纪中期公元前7世纪后期时间:时间: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很快强盛起来的共同原因?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对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国家富强改革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共同原因:启示: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170多个诸侯国,而到了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了。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 消极积极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加快国家统一的步伐;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种种灾难;春秋时期战争的评价秦魏赵燕齐楚韩田氏代齐三家(赵魏韩)分晋战国七雄形成标志:2、主要的战争及各自影响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齐魏、齐秦、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魏国遭重创战 国战国兼并战争的评价积极:打破了各国之间的均势状况,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消极:频繁的战争给当时的人民生活带来了灾难。想一想?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特征有何不同?对败方的处置只要把楚军赶跑,不要追杀除240个年幼的回国报信者,其余四十余万全部被坑杀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体现出的时代
特征的不同之处:争霸用军数量少,战争时间短给人民带来灾难;出现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兼并
用军数量多,伤亡大,战争经历时间长为统一打下基础,国家逐渐趋向统一1、春秋和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有什么相同之处吗?可以用什么词来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共同点?2、春秋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不同?大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