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1-08 22:09: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为什么说“铁农具和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都江堰为什么能够一直造福于人民?商鞅和商鞅变法的结果分别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大变革的时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都江堰商鞅变法时间意义时间地点修建者意义背景原因内容影响用途①②③大变革的时代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都江堰商鞅变法时间意义时间地点修建者意义用途生产力的变化社会制度的变化基础设施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变化李冰战国时期(秦国)四川岷江防洪灌溉春秋战国背景原因内容影响目的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铁农具: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2、牛耕:至迟春秋末年已使用,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3、意义: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重点)材料一: 《管子》: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材料二:战国时期铁器出土分布图材料三:战国时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规模较大的冶铁场, 工匠多达数百人。
——《山海经》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迅速推广。动脑筋你能说出,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吗? 一是铁器比石器锋利,具有优越性;
二是铁矿蕴藏量丰富;
三是当时冶铁工业已相当发达,能够大量生产铁器。
材料二:上图是考古工作者在山西战国墓葬中发掘出来的“牛尊”。材料一:《吕氏春秋》上有一个故事,说: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结合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谈谈这个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春秋时期已会使用牛,战国牛耕得到推广耒耜脚踏耕具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商鞅变法1、背景:4、主要内容公元前356年
3、原因要通过改革促进国家富强,在动荡中求生存1)春秋以来,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的荒地被开垦(私有田地)。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原因重要原因2、目的:(确立土地私有制)
新兴地主阶级要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2)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的田地出租。他们变为地主。租种土地的人变为农民。变法内容:核心确立封建制度,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1、我是一个奴隶主,受封300亩地。役使奴隶500个, 纳贡上千斗。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2. 我可是越来越富有了!但是私田面积越来越大,奴隶们劳动强度更大了。他们怠工、逃跑,破坏工具。这可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而且田地广阔,管理起来真有点力不从心。我该怎么办呢?3.这下我可省心了!奴隶们很高兴,他们一家一户卖力地干了起来,平均每亩地要多收三五斗呢!除去留给他们的,我的嘛…….奴隶主奴隶出租土地收取 租税封建性质的生产关系奴隶主奴隶奴隶是免费劳动力封建地主农民奴隶性质的生产关系商鞅变法的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邹忌 吴起李悝申不害商鞅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通过各国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逐步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各国变法的影响大变革铁农具的出现和使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都江堰的修建各国的变法(商鞅变法)地主和农民取代奴隶主和奴隶本课小结生产力的变革生产关系变革
(确立封建制度)经济变革政治制度变革春秋战国的社会特征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动荡大变革各国的变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