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课前小测
打开教学平台——测试管理——第11课课前小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定都咸阳,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4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
第 11 课
“伐无道,诛暴秦”P62学习目标1.秦的暴政
2.秦末农民起义
3.楚汉之争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情境1 据推测,秦朝全国人口有2000万,你能算算那时每年服役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吗?再想想在2000万人里除去老幼和妇女,壮年男子在家耕田的还剩多少?动脑筋这些数字反映了什么问题?老百姓生活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守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
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情境2情境3 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
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秦的暴政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秦末
农民起义第一阶段:陈胜 吴广 起义第二阶段:刘邦 项羽 起义根本原因族诛连坐指鹿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胜吴广陈胜吴广起义——_______起义地点材料:“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这是哪次起义前领导者鼓动大家时说的话?
2)这次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_ _ 年 ,地点在 ,
起义军在 建立政权。
3)这次起义的结果是怎样的?意义如何?请回答:陈胜 吴广 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第一阶段讨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途中,
没有遇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
为什么??直接原因(导火线)-------_________根本原因------__________2、后期:项羽、刘邦继续反秦,推翻秦朝1)项羽: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 2)刘邦:公元前207年,率军入咸阳,
秦灭亡 大败秦军主力 “破釜沉舟” 以少胜多 秦末农民起义第二阶段秦朝灭亡项羽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刘邦 直逼咸阳 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 成语:破釜沉舟
(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
(意义:灭亡秦朝的决定性战役)秦被刘邦所灭历史上的对抗大肆杀掠烧秦宫入咸阳“约法三章”得民心狂妄自大.不善用人
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
暗渡陈仓,反攻项羽
乌江自杀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入咸阳刘邦胜项羽刘邦得民心者
得
天
下
!帝位的争夺楚汉楚汉之争楚
河
汉
界四面埋伏、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故事的名称是:鸿门宴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动脑筋比一比 在秦朝灭亡前后,项羽、刘邦所进行的战争性质有何变化?前:刘邦、项羽的战争是_____战争,目的是灭秦,他们都属于_____阶级;
后:他们是为_________而战争(楚汉之争),属于_________阶级。汉朝的建立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公元前202年长安刘邦,史称汉高祖秦
的
暴
政秦末
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
起义2.项羽、刘邦
领导农民军西汉建立失败胜利(刘邦战胜项羽)秦朝灭亡楚汉之争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秦朝大事年表课堂达标
教学平台————测试管理
————第11课课堂达标测试你能说出本课的成语或典故吗?族诛连坐,指鹿为马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破釜沉舟,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约法三章, 四面楚歌
霸王别姬
咸阳陈大泽乡巨鹿渔阳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大泽乡 今安徽宿州
陈 今河南淮阳
渔阳 今北京密云
巨鹿 今河北平乡项羽为什么能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当时项羽在军事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
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成语:破釜沉舟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