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孟德尔对分离假说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基础巩固
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F2的性状分离比是3∶1
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D.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
2.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F1产生的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
B.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C.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3∶1
D.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
3.孟德尔为了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属于自交实验
B.该实验属于杂交实验
C.该实验称为测交实验
D.该实验所得后代性状的比例是1∶1
4.下列关于紫花豌豆(Pp)测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紫花豌豆(Pp)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且数量相等
B.另一亲本一定是白花豌豆(pp)
C.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
D.测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
5.已知羊毛的白色对黑色是显性,2只杂合的白羊为亲本,生下4只小羊。根据分离定律,这4只小羊的情况可能为 ( )
A.3只白羊,1只黑羊 B.3只黑羊,1只白羊
C.全是黑羊 D.以上均有可能
6.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环境中,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7.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8.完全显性遗传时,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一对等位基因中一个为显性基因,另一个为隐性基因时,个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②当显性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 ③当一对等位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 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已知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P基因和p基因控制,且P基因对p基因完全显性。
(1)填写下表。
亲本组合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子代表型及比例
①PP×PP
②PP×Pp
③PP×pp
④Pp×Pp
⑤Pp×pp
⑥pp×pp
(2)以上6个亲本组合中,孟德尔根据组合 的实验结果提出了成对的基因相互分离的假设,然后通过巧妙设计并进行组合 的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从而提出了分离定律。
10.家兔的褐毛与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4只家兔,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兔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后代全部为黑毛兔;乙和丁交配,后代中有褐毛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毛色的显性性状是 。
(2)写出甲、乙、丁3只兔的基因型:甲 、乙 、丁 。
(3)若利用上述4只家兔,通过交配实验来鉴别出丙兔的基因型,方法是让丙兔与 兔交配,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
能力提升
1.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型决定了表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一对等位基因分离
2.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假设F1(Pp)产生的含P基因的雌配子不能正常受精,下列关于F2的分析,正确的是( )
A.F2有3种基因型,分别是PP、Pp、pp,比例为1∶2∶1
B.F2发生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
C.F2发生性状分离,分离比是1∶1
D.P、p基因的遗传不再遵循分离定律
3.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介于显性和隐性性状之间,这种显性表现称为不完全显性。紫茉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红色)和r(白色)控制,遗传方式为不完全显性。让红花紫茉莉(RR)与白花紫茉莉(rr)杂交得F1(开粉红花),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 B.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3/4
C.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 D.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
4.让某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三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1/4 B.1/8 C.1/16 D.1/32
5.人类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i、IA、IB)控制的。一般情况下,基因型为ii的个体表现为O型血,基因型为IAIA或IAi的个体表现为A型血,基因型为IBIB或IBi的个体表现为B型血,基因型为IAIB的个体表现为AB型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ABO血型的显性表现形式属于 ,其遗传是否遵循分离定律 (填“是”或“不是”)。
(2)i、IA、IB三个基因之间是否互为等位基因 (填“是”或“不是”)。
(3)A型血的人与B型血的人结婚,生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
答案解析
基础巩固
1.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F2(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
B.F2的性状分离比是3∶1
C.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
D.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
答案:C
2.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F1产生的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
B.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
C.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3∶1
D.F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1
答案:C
解析:F1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
3.孟德尔为了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属于自交实验
B.该实验属于杂交实验
C.该实验称为测交实验
D.该实验所得后代性状的比例是1∶1
答案:A
解析:孟德尔为了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让杂种F1(Pp)和隐性纯合子(pp)交配,称为测交实验;又因为双亲的基因型不同,故该测交实验也属于杂交实验。
4.下列关于紫花豌豆(Pp)测交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紫花豌豆(Pp)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且数量相等
B.另一亲本一定是白花豌豆(pp)
C.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
D.测交后代有3种基因型
答案:D
解析:紫花豌豆(Pp)测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
5.已知羊毛的白色对黑色是显性,2只杂合的白羊为亲本,生下4只小羊。根据分离定律,这4只小羊的情况可能为 ( )
A.3只白羊,1只黑羊 B.3只黑羊,1只白羊
C.全是黑羊 D.以上均有可能
答案:D
解析:从统计学上讲,2只杂合的白羊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白羊与黑羊的比例应为3∶1,但因为子代小羊数量少,不一定符合统计学要求,故A、B、C三项均有可能。
6.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环境中,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答案:B
解析:基因型相同,如果环境不同,表型也可能不同。
7.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答案:C
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由此可知,分离定律的直接体现是等位基因分别进入了不同的配子中。
8.完全显性遗传时,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一对等位基因中一个为显性基因,另一个为隐性基因时,个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②当显性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 ③当一对等位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 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完全显性遗传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抑制作用,它们在一个体细胞中同时存在时只表现显性性状,所以隐性基因要表现出来,必须是两个隐性基因同时存在于一个体细胞中,即纯合子状态。
9.已知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P基因和p基因控制,且P基因对p基因完全显性。
(1)填写下表。
亲本组合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子代表型及比例
①PP×PP
②PP×Pp
③PP×pp
④Pp×Pp
⑤Pp×pp
⑥pp×pp
(2)以上6个亲本组合中,孟德尔根据组合 的实验结果提出了成对的基因相互分离的假设,然后通过巧妙设计并进行组合 的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分离的假设是正确的,从而提出了分离定律。
答案:(1)①PP 紫花 ②PP∶Pp=1∶1 紫花 ③Pp
紫花 ④PP∶Pp∶pp=1∶2∶1 紫花∶白花=3∶1 ⑤Pp∶pp=1∶1 紫花∶白花=1∶1 ⑥pp 白花 (2)③④ ⑤
10.家兔的褐毛与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4只家兔,甲和乙为雌兔,丙和丁为雄兔,甲、乙、丙兔为黑毛,丁兔为褐毛。已知甲和丁交配,后代全部为黑毛兔;乙和丁交配,后代中有褐毛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家兔毛色的显性性状是 。
(2)写出甲、乙、丁3只兔的基因型:甲 、乙 、丁 。
(3)若利用上述4只家兔,通过交配实验来鉴别出丙兔的基因型,方法是让丙兔与 兔交配,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
答案:(1)黑毛 (2)BB Bb bb (3)乙 若后代全部是黑毛兔,则丙兔是纯合子,基因型为BB;若后代中有褐毛兔出现,则丙兔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
解析:甲兔(黑毛)与丁兔(褐毛)交配的后代全部为黑毛兔,无性状分离,即可断定黑毛(B)是显性性状,褐毛(b)是隐性性状。根据甲和丁的子代无性状分离可知,甲兔是显性纯合子,基因型为BB,丁兔是隐性纯合子,基因型为bb;乙和丁交配的后代中有褐毛兔,所以乙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因为丙是雄兔,而在甲、乙兔中无隐性纯合子,所以只能让丙与乙交配。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全部是黑毛兔,则丙兔是纯合子,基因型为BB;如果交配后得到的子代中有隐性个体褐毛兔出现,则丙兔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
能力提升
1.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型决定了表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一对等位基因分离
答案:C
解析: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有纯合子出现。
2.在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假设F1(Pp)产生的含P基因的雌配子不能正常受精,下列关于F2的分析,正确的是( )
A.F2有3种基因型,分别是PP、Pp、pp,比例为1∶2∶1
B.F2发生性状分离,分离比是3∶1
C.F2发生性状分离,分离比是1∶1
D.P、p基因的遗传不再遵循分离定律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F1产生的正常雄配子有2种,且数量相等,产生的正常雌配子只有1种,即含p基因的雌配子,从而推得F2有2种基因型,分别是Pp、pp,比例为1∶1,性状分离比为1∶1。P、p基因的遗传仍然遵循分离定律。
3.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介于显性和隐性性状之间,这种显性表现称为不完全显性。紫茉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R(红色)和r(白色)控制,遗传方式为不完全显性。让红花紫茉莉(RR)与白花紫茉莉(rr)杂交得F1(开粉红花),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 B.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3/4
C.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 D.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
答案:B
解析:RR×rr→Rr1RR(红花)∶2Rr(粉红花)∶1rr(白花),故F2中红花个体所占比例为1/4。
4.让某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三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1/4 B.1/8 C.1/16 D.1/32
答案:B
解析:该题中杂合子的基因型为Aa,Aa自交一代,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其中杂合子(Aa)占1/2;F1自交时,纯合子自交的后代还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Aa)的后代有1/2为杂合子,即F2中杂合子的比例是(1/2)×(1/2)=1/4;同理,F2自交时,F3中杂合子的比例是(1/4)×(1/2)=1/8。
5.人类的ABO血型是由三个基因(i、IA、IB)控制的。一般情况下,基因型为ii的个体表现为O型血,基因型为IAIA或IAi的个体表现为A型血,基因型为IBIB或IBi的个体表现为B型血,基因型为IAIB的个体表现为AB型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ABO血型的显性表现形式属于 ,其遗传是否遵循分离定律 (填“是”或“不是”)。
(2)i、IA、IB三个基因之间是否互为等位基因 (填“是”或“不是”)。
(3)A型血的人与B型血的人结婚,生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 。
答案:(1)共显性 是 (2)是 (3)IAIB、IAi、IBi、ii
解析:人类ABO血型的显性表现形式属于共显性,是由i、IA、IB控制的,三个基因间互为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A型血的人一定含有IA基因,B型血的人一定含有IB基因,O型血的孩子的基因型是ii,两个i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故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IAi、IBi;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的基因型可能是IAIB、IAi、IB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