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磁铁的两极》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从知识起点上来看,磁铁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一种生活用具,学生基本都知道磁铁是用来吸引铁类的物质,但对于磁铁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它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等,学生还是比较模糊的。因此,要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以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对磁铁的磁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从认知思维起点上来看,三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象思维阶段,其对于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的思维已初步建立起逻辑性与延续性,加上本节课磁铁的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以视觉媒体来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浓郁的课堂气氛中构建知识体系,最终达到意义上的建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开水瓶、大头针、烧杯、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纸盒、记录表(2张)。
为每组学生准备:铁架台(1台)、回形针(1盒)、条形磁铁(1个)和无字白卡纸包裹的条形磁铁(2个)。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2.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认真实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2.体验重复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难点: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
【教学方法】
游戏导入、提问、引导、演示、师生互动、探讨、自学、实验、记录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烧杯、开水瓶、大头针和条形磁铁)出示PPT,老师把开水倒入烧杯,趁学生不注意时手里拿起一个大头针拽在手里问: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大头针)老师故意在不经意间把它掉入烧杯中,哎呀,不好了,我不小心把大头针掉进装有开水的烧杯里了,我想把它从烧杯里拿出来,怎么办呢?(用条形磁铁放入烧杯里吸出来)如果条形磁铁不能碰到烧杯里的水怎么办呢?(用条形磁铁的一端放在烧杯外对准大头针沿着杯壁外慢慢向上吸出来)请你上来跟老师互动,一起把它吸出来。老师端烧杯学生用条形磁铁来按照学生刚才的方法一下子就把它吸出来了。
2.(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纸盒、大头针)出示PPT,纸盒里面有蹄形磁铁,老师把手放入纸盒内移动手,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头针在纸盒面上移动。老师问:你们猜猜老师是用蹄形磁铁的哪里靠近大头针的?(蹄形磁铁的两端)引出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我们来探讨:
条形磁铁的磁力哪里强?哪里弱?(学生只要能意识到就可以了)
2.观看《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的微课。
(微课内容:
(1)研究的问题: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2)首先对磁铁进行研究,在磁铁的最左端挂一个有挂钩的回形针,提问:就这么挂公平吗,(不公平)所以我们首先要给它取点,共取5个点,分别是A、B、C、D、E;在最右边挂的回形针没有挂钩,看上去很凌乱,也很容易掉下来,问这样挂好吗?(不好)那我们应该怎么挂呢?(再悬挂,要一个一个地挂)把它们挂到挂钩上;最后把所挂数量记录下来,要注意:1、边挂边数:2、及时记录;3、轻声交流。
(3)通过看实验过程的演示,再次把研究的问题提出来,说出刚才使用过程所得到的结论: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3.让学生知道实验时注意的事项。
(PPT出示)实验时注意事项:
(1)在磁铁上选几个点 ,分别在每一个点上依次挂回形针;
(2)轻拿轻放;
(3)及时记录;
(4)轻声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5)其他同学比较每组的数据,有什么规律 。
(让学生齐读)
4.学生做《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的实验。
(1)各组学生之间进行比赛(要做3次),记录员记录下来,把各项3次的平均值记录在“磁力的研究”的表中,小组讨论数据得出结论,记录员把结论记录在表中,然后每组汇报员拿着记录表和记录员按顺序排好队,看哪组的速度最快(可以加分)。
(2)各组汇报员拿着记录表报给记录员听,记录员在PPT的汇总表中按顺序一一记录数据,看哪组配合得又好又快(可以加分)。
(3)教师和学生按第一、二、三、四组的顺序观察各组的数据和听汇报员读自组记录表中的结论,判断对错(对了可加分)。
(4)根据各组的数据,我们发现了:物体挂得多,说明磁力强。物体挂得少,说明磁力弱。我们把两端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5)共同得出结论: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6)各组根据自组的结论,对比一下共同结论,看是否相同,如果不同找出原因。
5.PPT出示共同得出的结论。
三、磁铁两极的研究:
1.观看《磁铁两极的研究》的微课。
(微课内容:做磁铁两极研究的实验(边演示边说)。
(1)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我的手感觉中间有一种力量让它们马上接近,把左边这块磁铁的两极换动一下位置,再让它们相互接近,我的手感觉中间有一种力量往两边推,共出现了两情况。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吸引;有时会往两边推,我们叫它们相互排斥。
(2)我们能准确地说出,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是哪两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两个磁极相互排斥吗?(不能,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各个磁极的名称)怎么办呢?(做标记,用字母表示)
(3)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和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
(4)用符号“→←”来表示相互吸引,用“←→”来表示相互排斥。
(5)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这张表上。
这下我们看到B和C相互接近时一下就吸到一起了,我们用相互吸引的符号表示;现在我把左边两个磁极换动一下位置,这下我们看到A和C相互接近,它们不能吸在一起,是相互排斥的,我们用相互排斥的符号表示;我左边这块磁铁的左边任然是A右边B,把右边这块磁铁的两极换动一下位置,这下我们看到B和D相互接近,它们不能吸在一起,是相互排斥的,我们用相互排斥的符号表示;我把左边两个磁极换动一下位置,这下我们看到B和D相互接近,它们不能吸在一起,是相互排斥的,我们用相互排斥的符号表示。
(6)各组的实验结果都相同吗?(不同)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因为首先我们的磁铁是在左边的标了A、B,右边的标了C、D,如果(把左边的两极换动了一下)首先我们的磁铁是在左边的标了A、B,是把先前的B变成的A,A变成的B,它们相互接近时是会不一样;如果把右边的磁极换动一下,它们相互接近时也会不一样。所以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2.让学生知道实验时注意的事项。
(PPT出示)实验时注意事项:
(1)准备两块被包裹了的无标识条形磁铁;
(2)在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和C、D;
(3)让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接触;
(4)用“←→”表示相互排斥,用“→←”表示相互吸引;
(5)准确记录数据,完成实验记录表;
(6)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3.做《磁铁两极的研究》的实验。
把实验记录表中记录的两种不同情况分别记录在PPT里。(学生研究数据)
4.发现问题:
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相互吸引;有时会往两边推,我们叫它们相互排斥。
5.得出结论:
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课堂反馈:
(一)填空题
1、磁铁能吸引 的物体,这种性质叫 。磁铁 也能吸铁。
2、磁铁有时 ,有时 。
3、磁极间的作用是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一定是铁做的。( )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 )
3、磁极是磁铁磁性最强的地方,每块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
4、磁铁隔着水不能吸铁。( )
(三)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条形磁铁才有两个磁极
B、蹄形磁铁是弯的,所以没有两个磁极
C、任何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2、利用磁铁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做许多的事,下列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磁铁把铁钉和铜钉分离开
B、利用磁铁把大铁钉和小铁钉分离开
C、利用磁铁确定南北方向
五、课外延伸:
我能挑战:
有两块一模一样的条形铁块,表面没有任何标记。其中一块是磁铁,一块是铁块。现在把它搞混,你不用任何辅助器材,能判断出哪块是磁铁吗?
【资料】
科学小知识:磁铁的发展
从磁铁的发展历史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主要使用碳钢、钨钢、铬钢和钴钢做永磁材料。20世纪30年代末,铝镍钴体磁铁开发成功,才使磁铁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20世纪50年代,钡铁氧体磁铁的出现,既降低了永磁体的成本,又将永磁材料的应用范围拓宽到高频领域。到20世纪60年代,钐钴永磁体的出现,则为磁铁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时代。1967年,美国Dayton大学的Strnat等研制成钐钴磁铁,标志着稀土磁铁时代的到来,迄今为止,稀土永磁已经历第一代、第二代沉淀硬化型发展到第三代Nd-Fe-B永磁材料。目前铁氧体磁铁仍然是用量最大的永磁材料,但钕铁硼磁铁的产值已大大超过铁氧体永磁材料。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