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迈向成熟的蜕变 青春期特点、常见问题与预防
我们要:
1.了解青春期心理健康;
2.了解青春期易产生的的心理问题;
3.知道调节心理问题的途径
青春期是一个由童年向成年
人过渡的时期,也是生殖器官由
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
前期 (青春期初期 )
女孩:10—12岁
(或9—12岁)
中期 (性成熟期)
女孩:13—16岁
后期(完全成熟阶段)
女性:17—23岁
前期(青春期初期 )
男孩:12—14岁
(或10—13岁)
中期 (性成熟期)
男孩:14—17岁
后期(完全成熟阶段)
男性:18—24岁
在青春期,青少年不同于成年人,他们最大的特点是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断发育的阶段。
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的心理活动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恩格斯曾把它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1. 健康的情绪
学会“制怒”与“忌愁”、笑语寓青春
2. 良好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原则性、自制力
3. 和谐的人际关系
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心理因素 心 理 特 征
智力水平 智力正常,在学习、生活、劳动中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处理解决遇到的问题。
心理状态 与大多数人心理一致,并且符合年龄阶段的心理要求,如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富于幻想等。
情绪控制 能体察和表达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能控制、调节情绪,合理宣泄。
人格塑造 具有独立性、进取心和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
人际关系 和老师、同伴、家长的关系融洽和谐,能做到互助、互动、合理解决冲突,知道如何拒绝。
学 动机明确、态度积极,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正确有效的方法指导
忧 郁 总觉得苦闷、无精打采、提不起劲儿
焦 虑 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坐力不安心情烦燥、不塌实。
人际关系敏感 总感觉到别人对自己不好,不理解、不同情自己;与异性在一起时感到不自在。
情绪不稳定 心情时好时坏,学习劲头时高时低,对同伴、家长和老师一会儿亲近、一会儿疏远。
心理不平衡 如果同学比自己成绩好,比自己有钱或穿的好就不舒服,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公平。
适应不良 对学校的各种课都不喜欢,对学校生活不适应,学习困难 。
强迫症状 总在想一些没有必要的事情,如果要考不好该怎么办、说错了话该怎么办;女生总担心自己服装不整洁,爱照镜子等。
对抗倾向 常发脾气、摔东西、大喊大叫、爱抬杠、有理不让人,没理搅三分,控制不住自己。
生长加速
青春的觉醒
学习的压力
家庭的意外变故
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快速增长,开始更多关注自己的形象;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激烈,但由于青少年认识社会的能力还不成熟,思考问题时常表现出感性化,情绪化,极端化。当真正的我和理想中的我之间产生较大差距时,就可能导致焦虑、过分敏感或强迫症。
进入青春期后,性激素分泌急剧增多,第一、第二性征快速发育,青少年对此既感到神秘、困惑又充满好奇。自己必须调控这种突如其来的性的唤醒,以达到和自己尚未成熟的心理水平保持平衡。这种即想探求性的好奇、又对自己的行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矛盾将产生不安等心理现象。
七年级学生由于学习负担过重,成绩不理想,常会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如长期得不到缓解和指导,就会对学习产生反抗情绪,导致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学校恐惧症甚至旷课、退学等。
由于青少年正处在发育阶段,此时如果发生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亲人病故或自身的意外伤害,都能产生抑郁、逃避、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现象
积极从事体育活动,因为积极的体育锻炼是调节和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手段。
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
A. 自我调节
B. 进行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