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1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0 22:1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遗传
亲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的相似性
变异
指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性状的差异性
第四章 生物的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性状改变
引起生物变异的因素—生物的变异
环境因素
遗传物质因素
资料一:在北京培育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有3.5KG,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叶球可重达7KG左右。但再引回北京后,叶球又只有3.5KG。
资料二:太空椒(普通青椒种子遨游过太空后培育而成)与普通青椒对比,果实明显增大,将太空椒的种子种植下去,仍然是肥大果实。
可遗传的变异
表型
基因型
环境条件
不可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畸变
(改变)
(改变)
(改变)
来源
诱因
一、碱基对的替换、插入或缺失会引起基因序列的改变
1、基因突变的概念:
是指基因内部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
会引起基因结构发生改变。
基因2
终止子
启动子
基因1
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基因突变
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非基因突变
①、基因突变的位置
缺失
(正常)
AACCG
TTGGC
替换
插入
ACCG
TGGC
ATTCCG
TAAGGC
ATCCG
TAGGC
2、基因突变的方式
表现为:碱基对的 、 和 。
插入
缺失
替换
鸟嘌呤(G)正常时(酮基型)与C配对;鸟嘌呤互变异构时(G+)(烯醇型)与T配对。
碱基对的替换
碱基对的插入
C:G碱基对的插入
碱基对插入时,只有在插入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会发生改变,其它的序列不变。碱基对插入非3倍数的几个碱基对时,会造成插入位点以后的一系列编码顺序发生错位,引起该位点以后遗传信息都出现异常
C T T
G A A
G T A
C A T
G A A
G U A
谷氨酸
缬氨酸
正常
异常
DNA
RNA
氨基酸
蛋白质
突变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产生:
直接原因:
血红蛋白氨基酸序列中一个谷氨酸被缬氨酸取代
根本原因:
构成基因的碱基对的改变。
碱基置换
基因碱基序列改变
遗传信息改变
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改变
DNA的复制
主要发生在分裂间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前间期,即DNA复制时。
3、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
A.有丝分裂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体细胞
生殖细胞
(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可以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
4、基因突变的结果
产生新的等位基因;
产生新的基因型;
产生新的性状和新的表型;
不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
A
a
同源染色体


甲 乙 丙 丁
DNA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思考1: DNA碱基对的改变一定会引起蛋白质结构改变吗?
思考2:一般哪种类型对蛋白质影响比较小?
碱基对的替换
插入(缺失)3倍数的碱基对
插入(缺失)非3倍数的碱基对
碱基对的替换
<
<
增加一个碱基对 : -TTTTGGGCTGGCCAAA-
增加三个碱基对: -TTTTTTGGGCTGGCCAAA-
替换一个碱基对 : -TTAGGGCTGGCCAAA-
正常的碱基对 : -TTTGGGCTGGCCAAA-
二、基因突变导致的表型变化
形态突变:如果蝇的红眼突变成白眼。
生化突变:
致死突变: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条件致死突变:突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存活,而在另一些条件下致死
苯丙酮尿症
三、基因突变的特点
基 因 突变率
大肠杆菌组氨酸缺陷型基因 2×10-6
玉米的皱缩基因 1×10-6
小鼠的白化基因 1×10-5
人类色盲基因 3×10-5
(1)普遍性:任何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任何细胞
(2)稀有性:自然状态下,10-8~10-5
(3)多方向性:只能是等位基因
(4)可逆性:
显性基因可以突变为隐性基因,
隐性基因也可突变为显性基因
举例:正常眼发生突变为非正常眼,则非正常眼为显性,也叫显性突变。
(5)多数有害性
是相对的,以是否适应环境条件为标准。
P89有利:产生新的基因,获得新的性状,从而适应改变了的环境。因此,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是生物进化的原料。
任何一种生物的现存基因都是长期自然选择和适应的结果,体现了它们与环境的高度协调,而大多数突变打破了这种协调,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不利的。
基因突变的意义
(1).基因突变的类型
______突变: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基因突变
______突变:人工条件下诱发的基因突变
自发
诱发
如:红眼果蝇突变产生白眼果蝇
如:利用太空强辐射培育的太空椒
四、有些因素能提高基因突变概率
①_____因素,如______、紫外线、温度剧变等。
②_____因素,如______、碱基类似物等。
③_____因素,如麻疹病毒等。
(3)注意事项及应用
生活中应尽量避免____上述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防止这些因素危害我们的健康。
物理
X射线
化学
亚硝酸
生物
接触
(2)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五、某些基因突变能导致细胞分裂失控——细胞癌变
正常细胞 癌细胞
异常分化
遗传物质改变
①癌细胞是由于基因突变引发细胞分裂失控,从而能无限增殖
②形态、结构、功能发生改变
③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等物质减少或缺失,易转移扩散
正常细胞
癌细胞
1、概念:受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成为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2、癌细胞的特点:
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
3、细胞癌变的机理
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正常细胞周期所必需的。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的表达产物较少,且受生长调节。表达蛋白控制细胞正常生长和分裂
正常
也称为抗癌基因,其产物能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和抑制细胞迁移等。
其表达蛋白是正常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
正常
异常
突变或过量表达引起正常细胞癌变
异常
突变丧失其细胞增殖负调控的作用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在一个细胞中发生多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
目前认为,引起细胞癌变的因素,大致分为三类:
①物理因子
主要是辐射致癌。例如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都可以致癌。
②化学因子
有些无机物,如砷、石棉、铬化合物、镍化合物均有致癌作用。有机致癌剂则更多,如环化致癌物、杂环烃、煤焦油、黄曲霉毒素等均可致癌。
③生物因子
如某些病毒、细菌、霉菌等,现在已经发现有150多种病毒可以引起动物或植物产生肿瘤。
4、能引起细胞癌变的外因称为致癌因子
六、基因突变可应用于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的含义
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因素诱导生物发生变异,并从变异后代中选育新品种的过程。
原理:
基因突变
方法:
物理方法(紫外线、α射线、失重等)或化学方法(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处理植株,再选择符合要求的变异类型
优点:
产生新基因和新的性状,能提高变异的频率,能大幅度改变某些性状。
缺点:
应用:
太空辣椒等的培育 、青霉菌的选育等
微生物的育种方面
诱发突变的方向难以掌握,突变体难以集中多个理想性状。要想克服这些局限性,可以扩大诱变后代的群体,增加选择的机会。
诱变育种
D
3.基因A可突变为基因a1、a2、a3……,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A.稀有性 B.可逆性
C.多方向性 D.有害性
解析 从基因A可突变为a1、a2、a3……可知,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
C
4.下列不属于诱变育种实例的是(  )
A.太空椒
B.高产青霉菌
C.“黑龙五号”大豆
D.抗霜冻和抗锈病小麦
答案:D 解析:太空椒、青霉素高产菌株以及“黑龙五号”大豆是通过基因突变获得的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抗霜冻和抗锈病小麦是通过杂交获得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