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科学1.5做一个指南针教案
教学内容 二年级《做一个指南针》 课时 1课时 教学类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组员
教材分析 本课是《磁铁》单元的第五课,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磁铁具有指示方向的性质,并认识和使用了指南针。本课就是制作一个指南针的活动,让学生体验设计、制作、改进等简单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在制作过程中认识磁化现象。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磁铁具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并认识和使用了指南针。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水浮时指南针的制作相对容易一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孩子们还都没有体验过亲手制作一个指南针,这节课中学生就可以亲身体验动手制作的乐趣。在制作过程中,应用了磁化现象,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指导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科学探究目标 懂得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做磁针。 能用示意图的方式对磁针和漂浮物之间的组装方法进行初步设计。 能对制作过程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和团队合作意识,并激发创造精神。 学生乐于参与探究活动,并分享自己的经验得失。 能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STSE) 通过自制指南针,初步体验包括设计、制作、改进的技术与工程过程。 指导我国古代在指南针研究与应用上所做的贡献,意识到科学技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
教学重点 用磁铁磁化钢针
教学难点 用磁化后的钢针制作指南针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启发引导、表扬鼓励、激发质疑等
学习方法 记录汇报、师生互动、观察、动手制作
实验材料 钢针或缝被针、吹朔纸、条形磁铁、指南针、盛水盘、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所用时间 二次备课
自学环节 自测环节 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回忆一下你都对磁铁有了哪些认识 二、学习目标 三、聚焦 1.出示司南图片,介绍指南针的发展历程。 2.学生阅读教材文字部分。 四、探索 (一)制作磁针 提问:制作指南针我们首先要先准备什么? 学生思考 讲解并示范制作磁针的方法,提示学生在制作时小心钢针扎手。 制作水浮式指南针 准备材料 思考:怎样将将制作好的磁针与吹朔纸装在一起? (三)检验磁针的指向性 把装好的磁针轻轻放在水面上。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要放在水中呢? (四)标注磁针的磁极 1.对照盒式指南针所指示的方向,判断磁针的南北极。 2.在吹朔纸上标注磁针的南北极,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五、研讨 1.引导学生观察指南针的磁针,思考:我们的指南针,为什么N极有的是针尖,有的是针尾?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做一个指南针,你还有什么方法? 六、谈谈收获 七、延伸 用其他的方法再自制一个指南针。 学生回顾前四课的学习知识,对磁铁的性质进行简单描述 认真聆听和阅读,知道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认真观察,思考老师的问题,探究出制作方法。 学生展示自制的水浮式指南针,看是否有效的指示南北极。思考老师的问题并解答,分享在制作和测试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 大约5分钟 大约5分钟 大约15分钟 大约15分钟
板书设计 5.做一个指南针 磁针 方位盘 有磁性 能自由转动 能指示南北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