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 分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1 分式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25 08:45: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式教案
学科 数学 授课年级 初中七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预计课时数 1课时 本案即为第1课时 课型 概念课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1、分式的概念;2、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及分式值为零的条件;3、分式的简单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是章节起始课,也是后续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的基础,所以,对于分式产生的背景、学习分式的必要性、分式学习的后续方向都需要清晰地阐明。既要加强分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又要让学生体会到分式产生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有理式,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它在刻画某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从运算律角度考虑整个初等代数体系,加法、减法、乘法对于整数是封闭的,而除法对于整数不封闭,所以需要引入分数表示商; 加法、减法、乘法对于整式是封闭的,而除法对于整式不封闭,所以需要引入新的代数式表示商.学生发现新的式子,类比分数,得到这个新式子的形式,猜测它可能是分式,为进一步探索研究提供可能性和方法支持. 数式相通性决定了分式的学习与分数的学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类比分数,得到研究分式的一般路径,即定义、性质、运算、应用. 让学生观察总结归纳出分式概念与分式有意义条件,构建知识框架,体会类比、从特殊到一般及从具体到抽象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达成标志
1、从具体情境中,通过列式归纳分式的特点,了解分式的概念; 能判断一个代数式是否是分式.
2、经历探究分式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的过程,理解分式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有类比意识,感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地研究问题的方法; 能确定分式有无意义、值为零时,字母的取值范围.能类比分数的研究路径,得到分式的研究路径,类比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扩充,得到整式到分式是式的扩充.
3、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体会分式模型思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会用分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教学难点】分式概念的形成,分式有意义的理解.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基本流程 活动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类比发现引入新 知 活动一:1、任意选择两个整数,分别计算其和、差、积、商.它们的结果一定是整数吗?2、请回忆小学学习了与分数有关的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总结,任意两个整数,其和、差、积都是整数,但商不一定是整数,可能是分数。学生回忆分数的有关内容,教师补充、概括.教师总结: 抓住运算这一核心,分离出分数的本质属性:两个整数相除,结果不为整数的商为分式的产生提供思路,体会数系扩充的思想,同时为从分数到分式的一般化抽象提供样例。
活动二:任意选择两个整式,分别计算其和、差、积、商.它们的结果一定是整式吗?(1)用和2试一试;(2)用a和a+2试一试.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计算发现,两个整式的和、差、积一定是整式,但商不一定是整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提出用表示的商.教师总结: 通过类比活动1,引导学生研究整式的运算,发现需要引入新的代数式表示两个整式相除结果不是整式的商,为引出分式作铺垫。
活动三:请列式表示下列问题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1)我校每月评选出的优秀班级可以获得流动红旗.已知一面长方形的流动红旗的面积为60,若宽为xcm,则这面流动红旗的长是(___)cm.(2)何主任打算在淘宝网某店铺买流动红旗,单价是20元,经过讨价还价之后,店主答应便宜a元售出,最后何主任一共花费了b元,则何主任买了(____)面流动红旗.(3)顺丰快递的师傅从距学校S千米的站点将流动红旗送到我校,如果他骑车速度为b千米/时,则到达学校需要(____)小时.由于路上堵车,快递师傅每小时少行1千米,则到达学校需要(____)小时. 学生在学案上列出式子,教师引导学生讲清楚列代数式所用到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体会,在实际生活中,需要用这样新的代数式来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从而理解分式是代数式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分式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 ,体现学习分式的必要性.
观察归纳初探新知 1、形成概念这些代数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师生互动,总结共同特点:从形式上都具有分数形式;表示两个都是整式相除; 分母中含有字母. 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分式的概念,以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两种形式表示. 让学生的思维从发现问题向解决问题逐步提升,突破教学难点,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2、概念辨析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分式?并说明理由.(1)(2)(3); (4);(5) (6). 学生自主思考,辨析分式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其他同学补充说明 . 巩固学生对分式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体会分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重要特征,利于学生养成解题后反思过程的好习惯.
合作交流再探新知 填一填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共同完成第一列的填空,剩下部分由学生在学案上完成,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将学生答案同屏展示,师生一起核对答案。再给学生3分钟时间前后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发现的结果,进行小组展示,教师总结提炼. 通过填表、发现规律,类比整式的求值,理解什么是分式的值、如何求分式的值以及分式何时有无意义、值为零,小组合作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例题讲解应用新知 例1、对于分式(1)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有意义?(2)当取什么数时?分式的值是零?(3)当x =1时,分式的值是多少?变式:对于分式,当x取什么数时?分式有意义?分式无意义?分式的值是零? 例1由学生共同回答,教师做出规范的书写示范.变式前两个问题由学生口答,第三个问题由学生写在学案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同屏展示典型错误.教师强调分式值为零,不仅分子为零,还需要分母不为0,需要解一个带“≠”的不等式. 通过例题及变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零的条件及求分式值的理解.
例2、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的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行a千米,乙每时行b千米,a>b.如果乙提前1时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当a=6,b=5时,求甲追上乙所需的时间. 请一位学生将解题过程书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写在学案上,并请这位同学分析讲解解题思路,教师作补充. 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学习成果.在此进一步突出学习分式的目的,即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
感悟延伸总结新知 请学生畅谈感受,从知识和思想方法上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在学生总结归纳收获的基础上,教师发挥引路人的作用,适时点睛,完善体系,帮助学生将所学纳入认知结构中去.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我整理的学习习惯,教师完善学生认知结构.使学生更加系统化掌握所学的知识方法,提升思维能力.
布置作业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1、必做题:5.1课本116—117页作业题第1、3、4、5、7题及作业本.2、选做题:研究分式,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分层作业旨在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设计亮点:1.本节课采用的是以概念的形成为主的教学方式,从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以完善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为目标,充分体现数学思维的合理性、严谨性。不仅完成了分式的概念及分式有无意义这些显性知识的教学,还通过与分数、整式的类比,渗透知识结构构建、方法引领,使学生在后续学习与研究中能见木见林,增强学生学习的预见性与主动性.2.在课堂中的各环节设计中,教师充分激发学生多思考、多表达、多体验,处处体现着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3.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促进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展示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和学习成果,将学生的课堂练习问题暴露出来,并及时解决,使课堂更高效.4.板书设计,最终的板书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紧密联结,完善认知结构.使学生更加系统化掌握所学的知识及研究代数问题的一般规律,提升思维能力.不足之处:1.为了让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将要得到的四个分式纳入我校买流动红旗的故事情境中,达到了从数学内部需要分式到生活实际也需要分式的自然过渡,但故事情节稍显牵强.2.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中变式巩固只有一题,对学困生来讲,消化应用新知机会少,略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