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2.1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5.2.1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6-25 08: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1分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会进行分式的约分
3.理解分式基本性质的应用
4.通过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5.感受数学简约和谐美。
6.体会分式学习中的类比思想。
教学重点: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分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分式的约分
教学难点:例1第(2)题的约分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引入 回顾旧知 你能说出一个与大小相同的分数吗? 阅读小学课本《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大小相同的分数,理解变化过程,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1)回看小学课本,阅读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描述性定义,为分式的基本性质学习作铺垫。(2)感受分数的基本性质遵循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类比探究 问题一:有若干张如图1所示的小长方程纸片,设它的面积为S,长为x,则它的宽可以表示为_____. 问题二:如图2所示,若用两张这样的小长方形纸片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则它的宽可以表示为_____. 问题三:若用n张这样的小长方形拼成图3的长方形_____(n+1)张呢?________ 组织形式:小组交流合作完成, 小组长批改,组员共同讨论结果。 请写出你能得到的所有的等式,观察这些等式的变化规律,你发现了什么? 辨一辨: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成立?错误的如何修改? (1) (2) (3) 组织形式:投影典型问题,学生自主校对 (1)类比小学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从图形角度出发,根据长方形宽相等,归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同时乘(除以)相同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2)归纳过程从特殊到一般的变化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2)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代数规律 从图形和数两个角度总结归纳分式的基本性质,其中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整式,因此,在概念教学中要注意关键词的解读。 (1)巩固分式的基本性质,注意分式成立的条件、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式(不为0),也就是学生总结出的分式的基本性质中的三个关键词。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生成强调关键词,也可以现场变式。例如,可以直接利用学生在(2)中得到的修改结果,配合(1)讲解。
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化正” 在下列各式中,找出哪些是相等的分式? (1) (2) (3) (4) (5) 组织形式:师生共同完成 题组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不含“-”号 (1) (2) (3) 组织形式:学生自主完成 变式: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都化为正数 组织形式:师生共同完成 教师可以现场变式 组织形式:师生共同完成 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一“化正”是从整体将分式变形,通过(1)=(5),(2)=(3)=(4)强调符号法则,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分别是:分式的基本性质、除法法则。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类比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讲解。 分式的基本性质应用(1)“化正”后测跟进。 刚刚设计了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的“化正”,分子分母如果是多项式应该如何将指定项系数化为正数?要利用“添括号法则提取负号,再利用符号法则,把负号放在整个分式之前。 变式后测,同时学生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问题,分别是:分式的基本性质;添括号法则。
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化整” 题组4: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的系数都化为整数. (1) (2) 组织形式: (1)师生共同完成 (2)学生黑板展示讲解 (1)题要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同时乘以最小公倍数将项的系数化整, (2)题的设计分子分母中项的系数是小数怎么办呢?实施后测,巩固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2)“化整” (3)解题之后,让学生讲一讲,积累解题经验
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约分” 典例教学:化简下列分式 (1) (2) 组织形式:师生共同完成。 用分式表示下列各式的商,并约分 (3) 组织形式:学生自主完成 根据知识内在联系,从数到式,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式,应用体现在化简分式,例题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完成。帮助学生归纳化简分式的步骤(1)确定公因式,如果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可以提取,如果分子分母是多项式需要先将多项式因式分解再提取公因式。 (2)此处涉及重要的概念“分式的约分”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要自然生成,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释化简过程,暴露学生问题。 (3)分式的约分体现了数学简约和谐的美 (4)让学生讲一讲解题经验,总结归纳分式约分。 整式的除法与分式的约分的关系
后测:约分 (1) (2) 用分式表示下列各式的商,并约分 (3) 组织形式:投影展示学生作品 看学生对分式的约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体会到了哪些思想方法? 组织形式:小组讨论,总结汇报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顾,再由老师总结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