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频数与频率(1)
教学目标:
1、理解频数的概念,会求频数;
2、了解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的概念、会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3、了解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组距、组数之间的关系,会将数据分组;
4、会列频数分布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频数的概念。
难点:将数据分组过程比较复杂,往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1、 课前热身
引题1;蒋老师的一亲戚在淘宝上开了一家鞋店,昨天,她统计了前2天出售的20双男鞋的尺码:43 41 41 40 38 41 40 41 42 39 41 41 40 41 39 42 41 40 42 37
下次进货时她应该多进一些什么尺码的鞋子?说说你的理由。
由学生回答后教师还须指出这里只收集两天的数据,为更准确,还要多调查几天。
引题2:某医院2010年10月份,在该院出生的20名新生婴儿的体重如下(单位:kg) 4.7, 2.9, 3.2, 3.5, 3.6, 4.8, 4.3, 3.6, 3.8, 3.4,
3.4, 3.5, 2.8, 3.3, 4.0, 4.5, 3.6, 3.5, 3.7, 3.7。
问:1、有关新生婴儿体重的这些数据是怎样得到的?
2、如何对这些新生婴儿体重的数据进行整理 ?
3、师生共同完成下表(组别事先给出,划计、人数填空)
某医院2021年2月份新生婴儿体重统计表
组别(kg) 划 记 人 数
2.75~3.15 ┬ 2
3.15~3.55 正┬ 7
3.55~3.95 正 一 6
3.95~4.35 ┬ 2
4.35~4.75 ┬ 2
4.75~5.15 一 1
合计 20
4、回答:新生婴儿体重在哪一个范围内人数最多,在哪一个范围内人数最少?
师:人们在作决策时,有时更需要了解有关数据的分布情况。为了进一步反映数据的分布情况,我们需要寻找新的特征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一新的特征数,引出课题并板书——6.4 频数
1、 探索新知
1、看书P160、161并小组合作交流
(1)书本P160 表6-8是怎么制成的?制成这个表格关键是确定什么?可以不按书本上的组别分组吗?
(2)怎样进行分组?分组前要做什么工作?
(3)组距怎样确定?组距与组数有什么关系?
(4)每一组边界值怎么取?
(5)什么叫频数?频数分布表是用来反映什么的?
学生讨论后由一位同学上台讲解
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统计表的制作:
(1)请找出一组数据的最大值(4.8)和最小值(2.8),计算它们的差。
(2)确定组距和组数。(以0.4为组距)确定组距时要预计组数是否符合其他要求;
(3)确定分点进行分组
组别(kg) 划 记 人 数
2.8~3.2
3.2~3.6
3.6~4.0
4.0~4.4
4.4~4.8
合计 20
教师分析:由于象4.0这个数据不知属于第三组还是第四组,这种分法不可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它改成一组含4.0,另一组不含4.0,这样我们可以选择不等号,如可以运用方法1:
组别(kg) 划 记 人 数
2.8≤x<3.2
3.2≤x<3.6
3.6≤x<4.0
4.0≤x<4.4
4.4≤x<4.8
4.8≤x<5.2
合计 20
教师讲解:这里我们分成几组,组数与有什么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组距与组数的关系,从而有组数通常取大于的最小整数。
我们还可以象书本上的方法,为了使数据不落在各组的边界上,在组距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把边界值取成比实际数据多一位小数,这样我们就可以解决4.0到底属于哪一组这种问题。
方法举例2:
组别(kg) 划 记 人 数
2.75~3.15
3.15~3.55
3.55~3.95
3.95~4.35
4.35~4.75
4.75~5.15
合计 20
教师再次指出组数通常取大于的最小整数。还有第一组的边界值也不一定要2.75~3.15,也可以为2.65~3.05,总之以边界值容易算且符合分组要求为准。
教师讲解:像这样,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也称为频数,反映数据分布情况的统计表叫做频数分布表,简称频数表。教师吧表中的“人数”改成“频数”,把“统计表”改成“频数分布表”。
教师特别指出:数据个数在50个以内常分成5-8组,数据个数在50-100个常分成8-12组且边界值比实际数据多取一位小数。
有了此表我们很容易看出哪一组婴儿数最多,哪一组婴儿数最少。
3、师生一起小结制作频数分布表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确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分点,进行分组
(4)列频数分布表
问:制作频数分布表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答:是第3步 确定分点,进行分组
三、学以致用
1、练一练:P163.2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在校午餐所需的时间,抽查了20名同学在校午餐所花的时间,获得如下数据:(单位:分)10 12 15 10 16 18 19 18 20 38
22 25 20 18 18 20 15 16 21 16将这些数据分为6组,列出一张“某校20名同学在校午餐所花时间的频数分布表”并回答课后的问题。在学生制作表格前师生共同探究:要使数据分为6组,且有,那么组距到底是取4还是5妥当?
答:由于,故要分成8组,
,这样刚好分成6组,这样我们发现也是取整加1
在学生完成频数分布表制作后回答课后的问题,教师特别说明回答第3题“你认为学校安排午餐时间多长为宜?”说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作用。
变一变:若把以上数据分为5组,则组距以 为好,第一组可取 ,这时最后一组为 。
答:由上题经验,由于,故组距取6,第一组可取9.5~16.5,这时最后一组为33.5~40.5(由第1组的边界两边都加上4×6=24可得)。
2、介绍频数分布表的第2种形式
教师强调:有时可以将发生的事件按类别分组.这时,频数就是指各类事件重复发生的次数。
P161 2010年10月份某医院出生的20名新生婴儿的血型如下:
A, B, A, B, B, O, AB, A, A, O, A, B, A, A, B, AB, O, A, B, A.
请制作一份频数分布表。
20名婴儿的血型的频数分布表
组别 划记 频数
A
B
AB
O
(这里比较容易教师可以快速带过)。
3、练习P162.1七年级一班学生英语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表
分数段(分) 划 记 频数
39.5~49.5 2
49.5~59.5 ┬
59.5~69.5 正 ┬
69.5~79.5 正 正 正 一
79.5~89.5 8
89.5~99.5 正
(1)请完成该表,并说出该班有多少学生?
(2)数据分组时的组距为多少?
(3)这次考试成绩的最高分一定是99分吗?
(4)估计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至多为多少?
(5)80分以上(包括 80分)人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4、 体验成功(课后练习)
(1)在句子“we like maths”这个句子中,字母“e”出现的频数是 。
(2)小明掷一枚硬币30次,有10次反面朝上,则正面朝上的频数是 。
(3)在对80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数分布表中,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 。
(4)列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表时,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叫做( )
A.组距 B.频数 C.组数 D样本容量.
(5)计算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为了掌握这组数据的( )。
A.个数 B.频数 C.组数 D.变动范围的大小
(6)为了解我校全体同学的视力情况,从各年级中分别随机抽取了男女同学各8名,共48名同学的视力为样本,其中最大值为5.4,最小值为2.4。若组距定为0.3,则列频数分布表时应把数据分为_____组.
(7)已知有一个20个数据的数列中最大值为38,最小值为13;若将这些数据分为6组制成频数分布表,若组距为整数则是_________。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学了本节课的体会、感受或困惑。
知识要点:分组后落在各小组的数据的个数叫做频数,这种反映数据分布情况的统计表叫做频数统计表(简称频数表)
列频数表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确定组距和组数
(3)确定分点,进行分组
(4)列频数分布表
五、布置作业
课外实践:
1、调查我们班级同学上周末活动情况,并将所得数据用频数分布表表示出来。(运动、看电视、看书写作业、外出游玩等)
2、根据频数分布表,就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周末谈谈你的看法。
3、完成作业本1第38、39页。
结束寄语:
最好的应用数学与最好的纯数学同样深奥、美妙和有趣.
在生活中体会数学,用数学解释生活.
学以致用,其乐无穷!
六、教学反思:由于学生自学讨论环节花费时间较多,再加上教学过程中有时会重复叙述,所以到后面时间有点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