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基因重组使子代出现变异——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同步课时作业
1.下列原因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①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②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的交换
④ 一条染色体上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A.③ ④ B.② ③ C.① ② D.② ④
2.如图所示过程可能存在基因重组的是( )
A.④⑤ B.③⑤ C.①④ D.②④
3.下列性状出现的原因可能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有关的是( )
A. 长翅果蝇的卵在15℃条件下孵化,后其性状表现为短翅
B. 正常人群中偶尔出现的白化病患者
C. 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子代中出现绿色皱粒豌豆
D. 玉米大田中偶尔出现少数长得弱小,高度不育的玉米植株
4.判断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一定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而基因重组不可以
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可以发生重组
5.如图表示三种类型的基因重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B.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的,但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中的基因重组与丙中的基因重组相似
D.甲、乙两种类型的基因重组在减数分裂的同一个时期发生,并且甲和乙中的基因重组都发生于同源染色体之间
6.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可以发生重组
B. 哺乳动物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也是基因重组
C. 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所以它不会出现基因重组
D. 基因重组能够使子代基因型多样化,有利于适应变化的外界环境
7.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生物,不一定能发生基因突变
B.高茎豌豆自交,子一代出现矮茎源于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具有定向性,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D.不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8.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C.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D.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
9.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①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 基因型为DD的豌豆,种植在土壤贫瘠的地方出现矮茎性状,而下一代种植在水肥充足的地方,全表现为高茎
③ 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过程
④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⑤ 插入外来DNA序列导致皱粒豌豆的产生属于基因重组
A.①③⑤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如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 )
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
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
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
1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片段移接属于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只能发生可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D.发生在水稻根尖内的基因重组比发生在花药中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12.如图所示,下列遗传图解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的过程是( )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④⑤ D.③⑥
13.2019年,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下列有关杂交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集合两个或多个亲本的优良特性
B.杂交育种的目的可能是获得纯种,也可能是获得杂合子以利用杂种优势
C.与诱变育种相比,杂交育种的一般过程简单,操作不繁琐,育种时间较短
D.若育种目标是为了获得隐性纯合子,则在育种时长上可能与单倍体育种相差不大
14.下列叙述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
A.高产太空椒的成功培育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C.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D.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控制不同性状的等位基因实现重新组合
15.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__________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杂交育种的原理是__________。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答案:C
解析:本题通过图示考查变异的类型及特点。①表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②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③表示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没有体现基因重组;④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⑤表示受精作用,即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没有体现基因重组。综上分析,C正确。
3.答案:C
解析:A、长翅果蝇的卵在15°℃条件下孵化,后其性状表现为短翅,是因为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不可以遗传的变异,A错误;B、正常人群中偶尔出现的白化病患者,是基因突变而致,B错误C、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圆粒豌豆杂交,子代中出现绿色皱粒豌豆,即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D、玉米大田中偶尔出现少数长得弱小,高度不育的玉米植株,属于单倍体植株,是由于染色体变异而来,D错误。
故选C。
4.答案:B
解析:A、生物发生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生物的表现型并不一定改变,A错误; BC、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基因,所以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正确,C错误; D、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B。
5.答案:C
解析:乙类型的基因重组即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A错误;一对相对性状可能由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R型细菌转化与基因工程都是基因跨物种(或细胞)转移,C正确;图甲发生在MⅠ前期,图乙发生在MⅠ后期,D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
7.答案:D
解析: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生物,一定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高茎豌豆自交,子一代出现矮茎与基因重组无关,因为重组的是非等位基因,B错误;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都是不定向的,C错误;不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有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如细菌的转化等,D正确。
8.答案:D
解析:A、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A正确。
B、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Ⅰ后期)时期,B正确;
C、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C正确;
D、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因此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D。
9.答案:C
解析:①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①正确;②基因型为DD的豌豆,种植在土壤贫瘠的地方而出现矮茎性状,下一代种植在水肥充足的地方,全表现为高茎,这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不属于基因重组,②错误;③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实质是S型菌中DNA(部分)进入R型菌细胞内与R型菌的DNA重新组合,所以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③正确;④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若引起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属于基因突变,不属于基因重组,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C正确。
10.答案:A
解析:①②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经过复制得到,一般应含有相同的基因,而图中姐妹染色单体上或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只能为基因突变所致;③处于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同,而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因此原因也只能是基因突变;故选A。
11.答案:A
解析:A、获得高产青霉素菌株的方法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片段移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错误;C、同源染色体上除了能发生可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也能发生交叉互换型基因重组,C错误;D、水稻根尖内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且发生在至少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符合要求的为图中的④⑤。
13.答案:C
解析:A、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A正确;
B、杂交育种的目的可能是获得纯种,也可能是获得杂合子以利用杂种优势,B正确;
C、杂交育种一般过程操作繁琐,育种时间较长,C错误;
D、隐性纯合子在性状表现时就已经可以确定是纯合子,如果只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情况下,杂交育种用时与单倍体育种基本相同,D正确。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
15.答案:(1)抗病矮秆; 基因重组; (2)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3)将纯合的抗病高秆与感病矮秆杂交,产生F1,让F1与感病矮秆杂交
解析:(1)杂交育种的目的是获得集多种优良性状于一身的纯合新品种,从题意知,抗病与矮秆(抗倒伏)为优良性状。
(2)孟德尔遗传定律研究的是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特点。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先由纯合的抗病高秆和感病矮秆杂交得到杭病高秆的杂合子,再与感病矮秆(隐性纯合子)杂交,如果后代出现抗病高秆‘感病高
秆,抗病矮秆,感病矮秆=1.1.1.1的性状分离比,则可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蹲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