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1 分式 说课课件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1 分式 说课课件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8-11 19:0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浙教版《数学》七下5.1节分式 说 课
一、教材定位
CONTENTS
二、学生学情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
五、亮点特色
六、作业设计
教材
地位
《分式》是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的起始课,是初中数学中继整式之后学习的又一个代数基础知识。在整式的加减乘除教学之后,通过因式分解起到连接作用,在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分式,从而展开分式教学。
学生掌握了分式的意义后,为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一、教材定位
教材
地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在五年级下册和七年级上册学过了相关内容。
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对于分母不为0 也有一定的认识。
在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代数式”中,学生也已了解何为代数式、何为整式,对于分式的概念引入,学生不会感到陌生。但分式中分母要求含有字母,学生容易出现概念不清晰。
二、学生学情
教学
目标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式的概念。
2、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3、会用分式表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
目标
三、教学目标
重难点:
重点:分式的概念理解和辨析。
难点:学生经常搞混分式何时有意义,何时值为零;同时,例2的问题情境较为复杂。例1、例2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问题1: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33平方米,长是5米,那么宽是多少米?
追问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a+b平方米,长是5米,那么宽是多少米?
追问2:若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x米,那么宽多少米?
追问3:第三个式子和前两个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第二个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新课引入
答:都是分数线的表示方式;第三个式子分母中有字母。
分式:两个整式相除,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叫做分式。
【设计意图】
1.让学生经历不同背景中由数到式的变化,感受到分式概念的得出是出于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获得研究对象;
2.通过2式与3式的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分式与整式的区别。
S=33
5

四、教学过程
问题2: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a+b平方米,长是5米,若把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x米,x最多可以取哪些整数?
追问1:能取到5吗?为什么?
(不能,如果长减少5米,就不存在长方形了。)
追问2:从分式的角度来看,为什么x不能取5?
1.新课引入
【设计意图】
承接上述问题,引出分式无意义的情况,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了解“无意义”的意义。
分母为0,分式无意义
分式中字母的取值不能使分母为零,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
为什么不是分式?
四、教学过程
2.概念辨析
【设计意图】
趁热打铁巩固新知,让概念更加强化,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概念。
(1)分式中的x可以取所有的实数吗?
(2)当分式中x取什么值时,分式的值为0.
四、教学过程
2.概念辨析
【设计意图】
辨析概念和应用概念,同时突出分式有意义和分式为零的条件,有助于学生熟记掌握概念,达成本节课的目标(1)(2),突破教学重点.
一.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就没有意义. 反之,当分母不为零时,分式有意义,即分母B≠0
二. 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①分子为零
②分母不为零
即:分子A=0且分母B≠0.
四、教学过程
3.归纳
B
A
(4)当x=-1时,分式的值是多少?
4.典例讲解
四、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分母为0的情况讨论了之后,讨论分子为0 ,即分式何时为0;
2. 代入求值用负数,复习七上的代数式求值。
填空:
(1)当 时,分式 有意义;
(2)当 时,分式 的值是零;
(3)当x=2时,分式 没有意义,b= .
四、教学过程
5.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
明晰并完善分式有意义和分式为零的条件,巩固本节课的目标(1)(2),同时,为本课难点搭建梯子,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
6.学以致用
例2 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的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小时行a千米,乙每小时行b千米,a>b。如果乙提前1小时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当a=6,b=5时,求甲追上乙所需要的时间?
改编如下:
问1: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的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行6千米,乙每时行5千米,.如果乙提前1时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
问2: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的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行a千米,乙每时行b千米,.如果乙提前1时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
追问1:如果甲能追上乙,则a、b需要满足怎么的条件?
(题干补充)
追问2:如果a=b,则需要多长时间?实际意义是什么?
【改编意图】
1.学生对用字母表示存在一定的难度,通过先数字再字母的改编来降低难度;
2.通过作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追击问题;
3.逆向考查分母有意义的条件,通过实例学生感受到考虑分子、分母必须满足怎样的条件,增加了思维含量,把学生放在主导地位,答案具有开放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含有字母
分母不能为0
四、教学过程
7.小结
B
A
四、教学过程
7.板书设计
五、亮点特色
例2 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的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小时行a千米,乙每小时行b千米,a>b。如果乙提前1小时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当a=6,b=5时,求甲追上乙所需要的时间?
改编如下:
问1: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的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行6千米,乙每时行5千米,.如果乙提前1时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
问2:甲、乙两人从一条公路的某处出发,同向而行.已知甲每时行a千米,乙每时行b千米,.如果乙提前1时出发,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
追问1:如果甲能追上乙,则a、b需要满足怎么的条件?
(题干补充)
追问2:如果a=b,则需要多长时间?实际意义是什么?
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成长.
必做题:1.作业本5.1节;
2.校本作业5.1节;
选做题:请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分式 :
(1)使其分子是x-3,且在x=-1时无意义;
(2)使其分子是x-3,且在 时有意义;
(3)使其分子是x-3,且在x取任意实数时都有意义.
设计意图:
作业的分层布置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六、作业设计
章节起始课怎么上更有效?
思考
内容简单的课怎么上?
一点思考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