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版)科学一年上册1.5植物是“活”的吗 说课稿 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版)科学一年上册1.5植物是“活”的吗 说课稿 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13 11:5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植物是“活”的吗》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5课《植物是“活”的吗》。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植物是“活”的吗》是新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第五课。本课通过“观察我们种植的植物”和“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两项活动,让学生紧紧围绕“植物的变化”来观察无生物应激性的植物,让学生经历提出疑问-找寻证据-分析证据-得到结论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再次观察,对记录表的回顾,一年级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启发,归纳植物是“活”的证据。
本课教材围绕本单元 "植物是有生命的"的核心概念,设计了3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把我们自己种植的植物带来观察,并介绍与分享自己对植物的观察结果;
第二个活动是到展示我们的观察记录,学生展示自己的植物成长日记,寻找植物是"活"的证据。
第三个活动是我们收集到其他资料,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植物开花缩果、一年四季变化的资料,发现植物是"活"的证据。
最后研计部分引导学生回顾植物是"活"的证据,加深学生对植物是有生命的理解。
二、说学情
在生活中,每个孩子都接触过植物,通过一个多月的种植也和植物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并且对如何进行科学的观察、描述,也有了新的认识。但是一年级的学生表达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对于植物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也比较零散、粗浅;大部分学生乐子种植一棵植物,但往往缺乏耐心进行观察和记录。
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对科学观察有一定的热情,但动手操作力、识字量、自我控制力、注意力、倾听习惯、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都需要培养与发展。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5.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6. 珍爱生命,爱护身边的植物。
四、说教学重难点
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维持生存和生长。
教学重点
找到科学的证据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通过前四课的学习,老师已经带领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知识和实践方面的积累,在种植养护活动当中,已经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认识到植物是活的,学生也基本上积累了一些观察描述的方法,对植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交流谈话等方式帮助孩子提炼、归纳和整理知识点。
依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很容易接受“动”的动物是活的。本课使得他们学会找寻静态的植物活着的依据。实际上有些植物存在应激性,是动态的,可适当增加“动”的植物知识。采用动静结合的观察方式能加深学生对植物有生命的认识。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聚焦主题
1.出示动物吃东西、喝水、运动、生长、晒太阳等动图。
提问:看看这是什么?
(预设:常见小猫,小兔等,可以让学生齐声说,一起说是一年级小朋友喜欢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课堂快速消除陌生感。)
2、教师呈现一盆植物,提问:“这盆植物不会动,它是活的吗 ”
3.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及时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教科书第15页所示的“班级记录表“中。学生提出的理由可能会有:有叶、有根、有茎,会开花、会结果、会长大、会生病、会枯萎、会死亡,长在土里,需要阳光、水,要施肥等。
4.思考图片的相同点。
提问:这些动物是“活”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体现动物需要水、需要食物、能够运动、会生长等特点,让学生明白这些特点是证明动物是“活”的基本证据。)
5. 一起来看看我们刚刚学过的植物。
提问:这是大蒜、菊花、樟树等叶的变化。
这单元我们学习的植物是“活”的吗?
6.揭示课题:植物是“活”的吗
板块二、探索
植物是“活”的证据
[材料准备:播放学生植物照片,植物观察记录单]
1.今天我们都带来了自己种植的植物,让我们欣赏一下大家种植的植物吧。
(预设:展示学生种植情况,是对于学生前期植物种植的一种肯定,可以让孩子们获得认同,同时与其他孩子的植物进行差异比较,进而进行更细微的观察。)
2.提问:这株植物养得真好,是哪个小朋友的,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植物。
(预设:这是一次引导学生如何介绍自己植物的示范,为待会的小组内介绍植物做铺垫。)
活动一:植物的特征
1.教师展示两束标好号的花(教师知道:假花为1号,真花为2号)
提问:小朋友们,老师手中的两束花,有一束是真的,有一束是假的,你能分辨出来吗?
2.现场活动:教师引导孩子通过闻、摸、看等方式,让孩子现场区分两束花的真假。
(预设1:两束花看起来没有区别,但2号花闻起来很香/好闻,摸起来很柔软/舒服,1号没有任何气味/不香,摸起来还很粗糙/不柔软/硬)
(预设2:1号是假的花,2号的是真的花)
设计意图:真实的活动场景能让孩子更沉浸课堂。对比让学生对真假的认识更直观深刻。选择鲜花的原因是真花香明显,人工花逼真,让孩子能从各种感官感知并说出真假花的区别,培养孩子的感知世界与语言表达的能力。这个环节是瞬时观察真假植物的区别。为接下来长时间观察真假植物区别做铺垫。
活动二:植物的凋亡和生长
[材料准备:课件,条件允许时可带实物]
1.教师讲述: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两束花几周后的变化吧。出示真假花在一周后的图片。(此处有条件时,可以拿出真实的枯萎花)
提问:一周时间过去了,真假花变成什么样子了呢?你来说一说。
(预设:真花一周前结白、美丽,一周后变成灰黄色、丑陋/不好看;假花一周前和一周后没有任何变化)
2.教师总结:没错,真的花是会枯萎的。
3.教师讲述:我们看到了植物会枯萎,那各种各样的植物是怎么来的呢?在第一课的时候,老师已经让你们回家种植植物了。
老师回家种植了大蒜,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4.教师展示种下的真假大蒜的生长情况图片。
(假大蒜为塑料大蒜或橡皮泥捏制大蒜。条件允许可带实物,如不需学生携带实物,可提前布置画种植日记)
5.教师引导学生描述3周内真假大蒜的生长情况
(预设:真的大蒜没几天就发芽了,过了几周就长出了绿叶。但是,假的大蒜几周时间还是原来的样子)
6.教师讲述:老师作了一个示范,接下来请你们来说一说你们种的植物。教师引导学生按一下三个问题表达:
(1)你种了什么植物?
(预设:绿豆、黄豆、红薯、土豆……)
(2)你的植物有什么变化?
(预设:长出了绿叶,叶子越来越大、越来越高……)
(3)你是如何照顾植物的?
(当学生无法理解时,教师可以先说自己的方式:浇水、放在太阳底下)
7.提问:在刚刚的比真假植物和你们种植植物时,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真的植物发芽,会生长,还会枯萎,还需要水和阳光)
设计意图:紧接上一个活动,观察真假百合花经过一周时间后的变化,让学生感受到真的植物会枯萎。此处先介绍植物的凋零是为了过渡平稳,衔接上文。在介绍植物生长环节,学生真实认识到真植物从发芽到枝繁叶茂的全过程,体验生命的神奇。讲述自己的种植成果增加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感,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孩子准确表达想法。这是短时间观察植物的变化,可以找到大量证明植物活着的证据。
活动三:真假桃花一年的变化
1.我们看了几周内植物的变化,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一年里植物的变化吧。展示真假的桃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
(预设:春季桃树开花,夏季桃树结果,秋季桃树果实成熟,冬季桃树叶落/光秃秃的,假的桃树一年四季没有变化)
设计意图:学生只见证了植物较短时间内的变化。长时间植物的变化有助于学生完善认知,丰富植物活着的证据。
2.教师总结提问:通过今天对植物世界的参观,植物是“活”的吗?
(预设:集体回答是的)
板块三、研讨
1.完成班级活动记录单: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知道植物是“活”的。引导学生圈出来。
2.塑料花是“活”的吗?
(预设:集体回答不是)
设计意图:对一年级学生,活动记录单的设计追求简单直接。用画圈圈的方式更符合该阶段孩子。相应的图片可以帮助孩子理解相应的词语。此环节回顾与总结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板块四、拓展
[材料准备:科学任务卡,胡萝卜种植视频]
1.提问:塑料花是活的吗?
(预设:通过塑料花的非生命特征,来反面证明植物是有生命的。)
2. 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许多证据了,让我们根据证据卡片,打开活动手册把认为植物是“活”的理由圈出来或者写上去。
3. 最后是我们今天的科学任务卡认领时间了,这周我们将要做什么呢?
(预设:胡萝卜种植是活动手册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回家种植,形成盆栽,不仅是对于植物有生命的课堂延续,而且还可以对于植物美学进行拓展熏陶。)
板块五、总结
植物是活的,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作业设计:师生共同完成活动手册P5的活动记录。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