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兴亡》达标检测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夏、商、西周的兴亡》达标检测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9-18 08:5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夏、商、西周的兴亡》达标检测题
第一部分【2013年中考链接】
1.(2013·四川内江卷·18) 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
A.启 成汤 B.启 盘庚 C.禹 盘庚 D.禹 成汤
【答案】D
2.(2013·福建龙岩卷·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A
3.(2013·江苏泰州卷)30.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它的建立者是( )
A.炎帝 B.黄帝 C.禹 D.启
【答案】C
4.(2013·海南卷·1)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
【答案】B
【答案】B
5.(2013·山东威海卷·1)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
A.女娲补天 B.涿鹿之战
C.大禹治水 D.牧野之战
【答案】D
6.(2013·湖南长沙卷·13)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7.(2013·广东珠海卷·42)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右图所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 (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答案】B
8.(2013·河北卷·1)阅读报纸是我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渠道之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以下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答案】B
9.(2013·江苏扬州卷·1)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答案】A
10.(2013·山东省德州卷·1)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答案】D
11.(2013·山东省济宁卷·1)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A
12.(2013·甘肃省白银卷·1)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候”,该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
13.(2013·广东省佛山卷·1)陕西出土的大盂铜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赏赐盂壹仟柒佰零玖个奴隶。据此铭文判断,盂受赏赐时的身份是( )
A.周康王的嫡长子 B.大地主 C.自由平民 D.大贵族
【答案】D
第二部分 基础测试
1.(2012·赤峰中考)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现象,后世在中外历史上广泛存在。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右下图是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这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商代的哪一位国王将都城迁到了这里
(  )
A.汤     B.盘庚    
C.纣     D.武丁
3.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的朝代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唐朝
4.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
5.“哪吒”和“二郎神”是中国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电视剧《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王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君王是
(  )
A.大禹    B.商汤    C.周武王    D.周厉王
6.将夏桀、商纣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的标准是(  )
A.他们都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
B.他们都以残暴统治著称
C.他们都重用人才,改革内政
D.他们都轻徭薄赋,爱民如子
7.《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姬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铁犁
8.为加强统治,周王室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下列等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卿大夫  ②诸侯  ③士  ④周王
A.④②①③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9.在西周初年,下列哪个人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
A.甲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兵败后降周
B.乙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C.丙带兵攻打商纣王,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D.丁是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10.“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典故出现在西周末年,西周众多诸侯的产生主要是通过(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
材料二  昏乱失道,骄奢自恣,为(造)酒池可以运舟……醉而溺死者,笑之以为乐。
——刘向《列女传》
材料三  1976年3月,陕西临潼出土了一件震动学术界的青铜簋。该器最有价值的是腹内底部铸的铭文,“王武征商,惟甲子朝……”(如下图)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从何人开始 从此以后,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是对夏朝最后一位国君昏庸的描述,这位昏君是谁 灭亡他的是哪位人物
(3)说出材料三中武王伐纣的时间,战役名称叫什么
(4)一千多年的夏商西周的历史长卷,浓缩在几页教科书中。掩卷沉思,你想对三位亡国之君提一条什么建议 (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由题干“殷墟遗址”等及图片文字信息,可知这里指“殷”,商朝将都城迁到殷的商王是盘庚,故选B。
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相传夏朝修筑城堡,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所以选A。
4.【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根据时间“公元前1046年”,可知这一年,周武王讨伐残暴的商纣王,双方在牧野大战,结果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拓展延伸】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原因
(1)夏桀、商纣的极端残暴统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不满和反抗。
(2)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结束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深得人心。
(3)商汤和周武王能够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部落,抓住时机一举取胜。
5.【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应用能力。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率军打败商军,商朝灭亡,西周建立。故选C。
6.【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的三个人物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依次是夏、商、西周的亡国之君,所以选B。
【拓展延伸】从夏、商、西周灭亡的历史教训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7.【解析】选B。本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从题干中的信息可看出是西周的分封制度。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故答案选B。
8.【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和正确排序能力。在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同样的方式,诸侯把封地分给卿大夫,卿大夫把封地分给士,这样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9.【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西周分封制中,平民和奴隶是被分封的对象,没有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是“西周”,链接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国产生,故选C。
11.【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本题考查的内容与夏商周的更替有关,考查的内容为基础知识。材料一中只要明白“天下为家”指的是禹传启,第(1)题即可迎刃而解。第(2)(3)题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即可。第(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围绕“勤政爱民”回答即可。
答案:(1)启;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桀;商汤。
(3)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
(4)统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政策应该符合人民意愿;用人要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荒淫无度,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