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9-20 09:3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一、选择题
1.在陕西、河南等地出土的铁犁壁,有单面的,呈菱形或板瓦形,可向一面翻土;也有双面的,呈马鞍形,可双面同时翻土,适于开沟起垄。犁壁的发明标志着中国耕犁已走上成熟道路,是耕犁史上的重大成就。使用犁壁的时间最早可能在(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战国
2.右图所见的耕作方法始见于(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汉朝
3.据《西京杂记》载:汉宣帝时,有巨鹿人陈宝光妻曾使用一种设备,能在织物上织出精美的花纹,60天能织成一匹,价值万钱。这种能织出花纹的设备是( )
A.纺轮 B.提花机 C.花针 D.钩针
4.“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这里的“水排”是( )
A.耕作工具 B.灌溉工具
C.冶铁工具 D.运输工具
5考古学者在西汉都城长安遗址,曾发掘一座建于汉高祖时期而在王莽末年毁于兵火的武库,出土了大量铁制的刀、剑、矛和斧等,仅铁镞一种就达一万余件,还有锈结成块的铁铠甲,而青铜兵器极少。通过这一考古发现可推断出( )
A.汉代铁制兵器已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B.汉代青铜兵器已取代铁制兵器
C.长安城铁矿丰富
D.政府限制使用青铜兵器
6.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五铢钱、提花机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早可能生活在( )
A. 春秋战国 B. 西汉
C. 西周 D. 秦朝
7.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
C.统一度量衡 D.盐铁官营
8.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的最终目的是( )
A. 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
B. 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
C. 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D. 集中财力治理黄河
9.著名科学家张衡在文学方面也很有造诣,他的《两京赋》是汉赋的代表作,其中的两京指的是两汉的都城( )
A.咸阳和长安 B.长安和镐京
C.咸阳和洛阳 D.长安和洛阳
10.两汉时期社会经济能够得到发展,其主要原因包括( )
①国家统一,社会相对安定 ②生产技术得到改进 ③商业发展繁荣 ④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A. ①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工具的发明与改进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下列图片是汉代两项重要的发明。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新型播种工具的名称是什么 它是何时发明的 它的发明有什么作用
(2)图二中的机械叫什么 是谁发明的 有何作用 它的利用比欧洲早多少年
答案:(1)耧车。西汉。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2)水排。杜诗。利用水力鼓风,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冶炼质量。一千多年。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中华文明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都城,是极少数可令外国人心怀景仰而来顶礼膜拜的伟大中国城市之一。长安城位于今西安市西北郊外,它有12座城门和8条主要街道。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有长乐宫、未央宫等(如右图)。
其中未央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宫殿之一。居民区分布在城北,市场在城市的西北角,称为“长安九市”。在城西有面积广大的上林苑,苑内主要有昆明池、建章宫等。长安城一改战国时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区、工商业区和宫殿区集中在一座城市里,后世的都城都沿用了这一格局。
(1)这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2)图中“西市”和“东市”指的是什么区?
(3)东市、西市为什么被安排在城市的西北角?为什么要用墙围起来?
(4)两汉时期,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有一些规定,如对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春夏不得掏鸟窝的卵,不得“弹射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罚。这些规定对不对?你怎么看?
答案:(1)西汉。
(2)商业区。
(3)汉朝实行抑商政策,所以长安的东西两市不设在城中心,而设在西北角,并用围墙围起来,以便于官府的控制和管理。
(4)对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不对,因为其不利于商业的发展;其他的都对,因为有利于环境保护。
三.活动探究
13.黄河原称河水,西汉初年开始有了黄河的称呼。先秦时期,黄河流域环境状况良好,适合农业生产。秦汉时期,这一区域的森林开始遭到破坏。秦始皇时期,大兴宫室,砍伐殆尽。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水泥沙含量增多,河床因泥沙淤积而抬升,黄河开始泛滥。治理黄河成了汉朝统治者不得不时常关心的大事。
说一说:汉朝统治者是如何治理黄河的?
想一想: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有效的治理黄河,使它更好地造福人类?
答案:说一说: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背柴草,堵塞决口。东汉明帝派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修筑了千余里的黄河大堤。
想一想:要进行综合治理,中上游地区要加强环境保护,禁止乱垦滥伐,减少水土流失。下游地区要加强黄河大坝的加固与维护,并长期坚持。还要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