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 二年级下册 1.1磁铁能吸引什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 二年级下册 1.1磁铁能吸引什么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26 20:19: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磁铁能吸引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磁铁》单元的第1课。教科书从冰箱贴引入,引领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发现磁铁虽然形状各异,但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功能——“吸”在铁上。单元封面图片是学生非常喜欢玩的磁铁钓鱼玩具,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磁铁游戏的回想,说一说“磁铁有哪些特点”“我们能用磁铁做什么”,以唤起前概念,激发探究磁铁的兴趣。本课我也主要围绕钓鱼这个游戏贯穿整堂课,让学生能在玩中学,学中玩。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不同鱼杆钓鱼游戏,可以引出本课的核心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第二部分——探索,包括“用磁铁去吸引各种各样的物体”和“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是用铁做的”两个活动,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检测,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判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在经历实验检测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思维辨析,充分发表关于“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在材料上的共同特点”的观点,并在习得概念后进行迁移应用(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让科学概念的建构更完整。第四部分——拓展,了解能被磁铁吸引的“特殊”金属镍和钴,进一步完善科学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对一个事物的探究,需要穷尽更多的材料,而我们的课堂探究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
作为《磁铁》单元的起始课,本课要帮助学生通过探究完善“磁铁具有磁性”的科学概念,同时还要唤醒并了解学生对磁铁的原有认知,从而统领整个单元的学习。
学情分析:磁铁很常见,在一些玩具里就能发现磁铁的踪影,一些学生可能还接触过不同形状的磁铁。对于磁铁,学生有正确的认识:“磁铁能吸住一些物体”“磁铁与磁铁之间也会吸在一起,有时候会相互推开”。但是,学生对磁铁只停留在“玩”的阶段,形成的相关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很多学生认为“磁铁能吸大部分金属”,这就需要我们组织主题明确、结构严谨、体验深刻的探究活动来转变其错误的前概念。
本课希望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能吸铁一类物质的特点叫磁性,磁铁有磁性”,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磁铁的形状有条形、蹄形、环形等。
2.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磁铁能吸引什么样的物体”做出猜想和预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实验获得证据,从而检验自己的猜测,会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3.能利用磁铁,通过重复实验的方法鉴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科学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对磁铁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够在获取证据后,如实地讲述事实。
3.养成认真的实验态度,培养重复实验的意识。
4.愿意跟同伴共同操作、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很多产品里含有磁铁,磁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2.了解到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用铁做的。
3.认识到可以用工具来探测物体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发现磁铁能够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2.教学难点
能利用磁铁,通过重复实验的方法鉴别物体是否含有铁。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纸片、木片、铁钉、铝片,回形针、玻璃球、燕尾夹、橡皮擦、导线、铅笔、橡皮筋、沙子、砖块、塑料尺,1块环形磁铁和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金、银制品,镍片、钴片,班级记录表,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今天的主角道具——自制鱼。问:你们都玩过钓鱼的玩具吗?今天老师这也有一条鱼,谁愿意来钓一下?老师这有两根鱼杆,请两位同学上来。
2.激发冲突:为什么一根成功钓上鱼,一根不行呢?(教师准备的两个外形一样分别有纸包好的铁片和磁铁)
3.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磁铁。(拿掉纸验证)
设计意图:用了平常生活中很多学生玩过的玩具来导入,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用两根鱼竿作对比,激发矛盾,顺利引出磁铁。
4.出示各种形状实物磁铁,引导概括: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
5.聚焦问题:磁铁能吸引什么材料做的物体呢?出示课题《磁铁能吸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各种磁铁,唤醒学生对磁铁的原有认识;通过“磁铁到底能吸什么”让学生产生思考和争论,为后续探究活动的开展快速聚焦。
二、探索
活动一:磁铁能吸什么
(一)出示材料,进行预测
1.师:刚刚这条小鱼又来了很多小伙伴,它们身上都带着不同材料做的物体。出示材料。
2. 预测:哪些能被磁铁吸引,哪些不能。根据学生预测展示在黑板上,有争议的贴中间
设计意图:钓鱼这个游戏一直贯穿整堂课,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又能很好的给物体编号,教师事先写好物体名字,使学生记录更清楚,节省活动时间。而且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二)讨论方法,明确要求
1.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观看微视频
微视频演示步骤:
翻开活动手册
1.记录编号
2.预测:不能吸的打“×”,能吸的打“√”
3.实验方法:两个同学一组,一位同学操作,一位同学记录,根据结果把小鱼分别放到能被吸引和不能被吸引的格子里。第一次完成后,两位同学互换,重复实验。修改有错误的数据,讨论完成表格最后一列(组成材料)。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还不能自主有序地完成实验,通过微视频的讲解和演示,比起老师的讲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开展实验,检验预测
1..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对小组配合、操作是否有序,是否轻声,及时记录等情况进行口头评价,并及时在黑板上用小鱼往上游的方式进行评价)
2..播放音乐,出示整理材料后的样本图片,让学生有序整理,并准备汇报。
设计意图:评价方式用小鱼向上游的方式,更新颖,更能激发小组合作探究意识,使探究更有效。实验做好了后,通过教师图片呈现整理后的效果,学生一目了然,不用过多言语,学生便可领悟,为后续的习惯打下良好基础。
(四)交流小结,理性思考
1、汇报结果:请两位一小组上台汇报(出示汇报要求:我们小组通过实验发现_____号可以被磁铁吸引,______号不能被磁铁吸引)
2.交流:哪几个物体自己预测错误了,错误原因是什么?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磁铁能吸引什么材料?不能吸引什么材料?
小结:磁铁能吸引的物体都是铁做的。(或者含有铁)
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思考、预测、交流,引起认知冲突,帮助明确实验探究中进行检验的目的。
活动二:“寻找铁”游戏
1.师:刚刚我们已经知道磁铁能吸引铁材料做的物体,现在老师给每位同学一块条形磁铁,一起寻找下教师里的哪些物品是铁做的吧。
2.出示温馨提示:不能用磁铁去吸引手机、磁卡、电脑屏幕等,以免物品被损坏。
3.学生寻找铁。
师:跟刚才一样,我们还是要一边实验一边做好记录,每种物体至少试3次!(现场找的物体可以用图画的方式记录)
设计意图:重复三次检验,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形成重复验证的科学方法。
三、研讨
(一)科学论证,形成概念
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小结:都是铁或者是用铁做的。
(二)问题呈现,运用解决
1、拾起木屑中的回形针,有哪些方法?(鼓励多种方法,如用磁铁吸引,用手直接捡,用水分离……)
(三)讨论小结,存疑延伸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磁铁能吸铁一类的物质。对于磁铁的研究,我们还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师:能提出这么多问题,你们真的很棒!这些问题,在本学期和以后的学习中会被一一解决!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磁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还想研究哪些关于磁铁的问题”,这一设计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情,为新的研究做好准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研究磁铁的兴趣。
四、拓展
1.出示各种不同分值的硬币。问:它们能被磁铁吸引吗?教师请学生上台演示。
讲解:有些硬币表面含有镍,科学家研究磁铁是,测试过很多材料。他们发现磁铁不但能吸铁,还能吸镍和钴。
设计意图:完善科学概念,知道磁铁除了吸引铁以外,还能吸引镍和钴。
【板书设计】
1.磁铁能吸引什么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体
磁铁吸引镍、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