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七下 5.4分式的加减(2) 说 课
一、内容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本课重难点
五、教学准备
六、课时安排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CONTENTS
教材
地位
分式的加减是《分式》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了整式、因式分解、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基础之上学习的,是分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分式方程的基础,并且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中也有相应的应用.
学生能否在后续的学习中正确的进行分式的运算,关键在于能否掌握通分和约分的方法.而掌握通分和约分的方法,除了熟练地掌握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和整式运算外,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
一、内容分析
教材
地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小学也学习过,但是对原有知识可能会有遗忘现象。
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也已经对分式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和通分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
二、学情分析
教学
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引入采取复习小学时候学习过的异分母分数的加减,然后类比异分母分数加减,得出异分母分式加减的方法,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会进行异分母分式的通分,提高数学学习中转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
2.会进行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计算,提高分式运算能力;
3.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探求新知,从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教学
目标
四、重难点分析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出找最简公分母的方法,从而得出如何对异分母分式进行通分,进而将异分母分式加减运算转化为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
重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
难点:通分的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五、教学过程
1.思考与交流
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回忆小学学习的分数加减法,回忆法则,并且写出解题过程中的步骤和运用到的知识要素,为异分母分式的学习做好铺垫.
1、你能挑战一下以下的计算题吗?
五、教学过程
2.实践与交流
2、将下列分式进行通分
五、教学过程
2.实践与交流
原分母 转化后的分母 分母发生的变化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中设计了如图的表格,让学生利用表格明确分母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得到最简公分母的方法,明确通分的算理。通过类比总结出异分母分式通分的方法,从而得出最简公分母的概念,总结出找最简公分母的方法,进而完成通分.
例1:计算
五、教学过程
3.巩固与提升
【设计意图】
刚刚通分的学习,学生先通分再利用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很快就能完成运算。而到这里学生也逐渐明确今天学习的是异分母分式的加减,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分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4.巩固练习
【设计意图】
巩固本节课的目标(1)(2),同时,为本课难点搭建梯子,突破教学难点.
5.典例讲解
五、教学过程
6.学以致用
五、教学过程
8.作业
五、教学过程
1.作业本5.4(2)节;
2.校本作业5.4(2)节;
3.书本P129作业题
小学学过的内容怎么上更有效?
思考
计算量大的课怎么上?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