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课时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课时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9-27 11:4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年课时测试题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注意:将选择题答案填入题后的答题栏内,否则不得分)
1. 启继承父位,标志哪一制度开始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 我们桂林的虞山公园有一座石山,相传远古时代舜帝(史称虞舜)曾南巡到此,故名虞山,后人在此立庙纪念,今天的虞山公园就是由此得名。请指出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的?
A. 世袭制 B. 武力夺取 C. 禅让制 D. 民主选举制
3. 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现象,后世在中外历史上广泛存在。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4. 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禹建立夏朝为标志的。那是因为夏朝:
A.进行了变法 B.组建了政府和军队,并制订了法律
C.实行了分封制 D.产生了封建制度
5.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这种状况始于
A.禹 B.纣 C.桀 D.启
6. 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们古代由“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A. 禅让制 B. 王位世袭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7. 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A.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禹 B. 禹建立夏朝,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 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8. 右图是一张摆满棋子的中国象棋棋盘。传说象棋是舜的弟弟象发明的,所以叫“象棋”。如果这种说法成立,那么中国象棋最早应出现于
A. 母系氏族时期
B. 父系氏族晚期
C. 夏朝
D. 商朝
9.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10.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11. 夏朝建立于
A.公元前2070年 B.公元前1600年 C.公元前1046年 D.公元前221年
12.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3.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齐桓公 C.启 D.禹
14.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
A. 2000年左右 B. 3000年左右 C. 4000年左右 D. 5000年左右
15. 2008 年5 月17 日,百载难逢的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大禹
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D.是治水英雄,最早实行禅让制
16. 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A. 公元前2700年;禹 B. 公元前2070年;禹
C. 公元前2007年;启 D. 公元前2070年;启
17. 商朝的建立者是
A.禹 B.成汤 C.盘庚 D.纣
18. 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19. 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A.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 B.奴隶使用铁农具劳动生产
C.王宫中摆放着一玉器 D.都城镐京商业繁荣
20.右图材料反映西周时期实行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1. 如右图,镐京与曲阜的关系是
A.王都与封国都邑
B.均为封国都邑
C.王都与郡府
D.均为郡府
22.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演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于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禅让制 D. 分封制
23. “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24. 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禹建立了夏朝 B. 汤灭夏建立商朝 C. 周文王建立周朝 D. 周武王建立周朝
25.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26. 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A. 分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郡县制 D. 金瓶掣签制
27.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 分割诸侯的兵力 B. 保证国家的兵源 C. 巩固周王的统治 D.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8. 《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9. 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 封建制的法规 B. 禅让制的规则 C. 世袭制的传统 D. 分封制的义务
30. 《封神榜》中的姜子牙因辅佐文王、武王有功,被封为诸候,分到齐地,成为历史上齐国的祖先。这反映了西周的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1. 《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中的“封建”是指西周时期实行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2. 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33. 西周时期出现的许多诸侯国,它是通过哪一方式产生的?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争霸战争
34. 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35. 《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奴隶制 D.分封制
36. 国家建立后面临的严峻现实,就是如何管理广大地区,巩固统治。西周时期,国王实行了一种新的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37. 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38.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39.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下列制度创建于西周时期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40. 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41. 夏朝和商朝的建立者分别是
A.启 成汤 B.启 盘庚 C.禹 盘庚 D.禹 成汤
4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43.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A.炎黄战蚩尤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春秋争霸
44. 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
A.女娲补天 B.涿鹿之战 C.大禹治水 D.牧野之战
45.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种姓制
46. 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右图所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47. 阅读报纸是我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渠道之一,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以下报纸的得名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县制
48. 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49. 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50. 陕西出土的大盂铜鼎铭文记载,周康王一次赏赐盂壹仟柒佰零玖个奴隶。据此铭文判断,盂受赏赐时的身份是
A.周康王的嫡长子 B.大地主 C.自由平民 D.大贵族
51. 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学到的是
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
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是战争,是历史的倒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2. 《左传》记载:“夏有乱政,而作禹刑。”这反映了
A. 远古时期部落之间的斗争 B. 大禹治水
C. 夏朝为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制订了刑法 D. 夏朝设置了官吏
53.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为唐侯,叔虞的儿子后改国号为晋。晋国的位置是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54. 据史书记载,西周最初分封的七十一国中,姬姓有五十三人,都是周天子的同姓亲属,可见同姓亲属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属受封时,周天子会给他们
A.封号和耕牛 B.土地和人口
C.土地和耕牛 D.人口和耕牛
55. 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 禅让制 B. 奴隶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56. 下列四位人物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
57. 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A. 盘庚迁殷 B. 武王伐纣 C. 商朝灭亡 D. 西周灭亡
二.主观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他经常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
材料二:“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意思是,堵住人民的嘴,像堵住湍急的水一样,结果是堵不住的。
请回答:
(l)运用有关史实说明“商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
商汤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于勤恳办事,“有功于民”。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2)材料是对谁的告诫?这一暴君的暴行引发了一个什么重大的事件?结果如何?
周厉王。引发了国人暴动。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材料二 见下图
(1)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周天子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
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
(2)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在功臣谋士中,谁的功劳最大?被封于何处?
尚父(姜尚)。营丘(齐)。
(3)材料二中的主要枝干相当于哪些人?受封者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亲属和功臣(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4)简要评价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
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3. 在盘庚之前,商朝都城先后迁了五次,主要是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盘庚即位时政治上混乱相当严重,阶级斗争也日趋激烈,盘庚为稳定政局缓和矛盾,决定再一次迁都。无论贵族或平民都反对迁都,但盘庚还是坚持将都城迁到殷。迁都后,他“行汤之政”,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此商朝结束了“荡析离居”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1)从文中看,盘庚迁殷的原因是什么?
盘庚即位时政治上混乱相当严重,阶级斗争也日趋激烈,盘庚为稳定政局缓和矛盾,决定再一次迁都。
(2)根据材料内容,盘庚迁殷后商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用材料中的话概括)
出现了“百姓由宁,殷道复兴”的政治局面,从此商朝结束了“荡析离居”的动荡岁月,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