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18课 三国鼎立学习目标:
一、知识:
东汉王朝的崩溃;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魏、蜀、吴三国鼎立。
二、方法
列表归纳法
三、情感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从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到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进步。
1.东汉后期的社会状况是什么样的?
2.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
3.官渡之战爆发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
4.赤壁之战爆发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
5.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三国鼎立形成、结束的时间?
6.三国并立后,三国分别采用什么措施发展经济来巩固统治?[阅读质疑 自主探究]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 奴刘 璋刘 表袁 术张 鲁袁绍曹操2.曹操势力日益壮大的原因:“挟天子以令诸侯”
“善用人才”实行屯田,发展农业生产3、4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00年208年官渡(河南中牟)赤壁(湖北武昌西)曹操和袁绍曹操和孙权、刘备曹操以少胜多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为曹操统一北方
奠定了基础为三国鼎立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220年221年222年曹丕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南京)政权
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今名)魏汉吴(pī)5.三国鼎立形成、结束的时间?历史上称为曹魏蜀汉孙吴三国鼎立局面222年形成,280年结束魏洛阳曹丕
220年蜀成都刘备221年
吴建业孙权222年
局部统一为全国性统一创造了条件曹丕刘备孙权魏蜀吴三国鼎立形势图魏国:修建水利工程,生产恢复和发展吴国:造船业,曾到达夷洲(今台湾)蜀国:丝织业发达,蜀锦行销天下.6.三国并立后,三国分别采用什么措施发展经济巩固统治?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事件是: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三国时代开始的标志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曹丕建魏 D、孙权称王【训练检测 目标探究】CDBA2、曹操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曾在《龟虽寿》一诗中写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他的雄心壮志。结合史实你认为他的壮志是
A消灭袁绍的势力 B统一北方黄河流域
C南下统一全国 D废掉汉献帝3、曹操在《蒿里行》这首诗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它描写的这一惨境发生在
A、东汉初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 D、西晋4、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5、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
①时间都发生在东汉末年
②交战双方中都有曹操的军队
③结局都是以少胜多
④战争中都设计采用火攻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CB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国号是曹丕建业汉6、仔细观察下图,请指出做一做: 请你画一张东汉、三国、西晋从分裂到统一的示意图表,标出年代和箭头。 东汉
25—220蜀221—263魏220—265吴222—280西晋
265—316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于少。你认为原因何在呢? 分析讨论(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1、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易生疾病;赤壁之战中曹操失败的原因:2、曹操骄傲自满;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4、根本原因:统一条件尚未成熟;而官渡之战中曹操采取火攻计,使用了正确的战术。你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迁移应用 拓展探究】提示:当时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生活比东汉时期进步了许多 是历史的进步。
东汉末年军阀之间长期混战,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以后,三国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增强国力又巩固政权的措施。这些措施在客观上促进了各政权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相对稳定,有利于南北方经济之间差距的缩小,促进了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为以后的再次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