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14 16:5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学习目标1.了解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都江堰的修筑。
2.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
3.理解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自学提纲阅读课本
完成《导学与训练》
的知识梳理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二、著名的都江堰三、商鞅变法 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1. 铁农具的使用情况: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替过程如何?石器——青铜器——铁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铁农具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 牛耕的使用情况:春秋末年已使用,战国时进一步推广。牛耕图牛耕的逐步推广是耕作技术的巨大进步,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二、著名的都江堰三、商鞅变法 大变革的时代二、著名的都江堰1.时间:
2.位置:
3.修筑者:
4.作用:战国时期成都平原秦国太守李冰防洪灌溉分洪减灾引水灌溉四川人民尊称李冰为“川主”,
每年举行祭祀活动怀念他。二、著名的都江堰1.时间:
2.位置:
3.修筑者:
4.作用:战国时期成都平原秦国太守李冰防洪灌溉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二、著名的都江堰三、商鞅变法 大变革的时代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决
定铁器的使用水利工程的修筑私田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出现 生产技术的改进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推广 发展封建经济
要求确立封建统治各国变法运动三、商鞅变法1.背景立木为信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变革是曲折的,充满阻力的……但历史向前发展的必须变革。三、商鞅变法1.背景: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确立封建统治,
发展封建经济。(目的)2.时间:公元前356年3.支持者:秦孝公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奖励耕战.奖励耕织奖励军功③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了封建统治,
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 内容和作用:《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5.结果: 提示:评价一场变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②奖励耕战.奖励耕织奖励军功③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国富兵强加强中央集权确立了封建统治,
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 内容和作用:《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5.结果:成功的地主阶级改革。史实线索: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出现变法运动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形成政治改革确立新的社会制度商鞅变法以及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主要或者说根本原因。相信你能行!当堂达标《导学与训练》22页
基础巩固帮你记忆战国牛耕铁农具,提高土地利用率。
李冰岷江都江堰,天府之国世人赞。
356年公元前, 孝公商鞅把法变。
土地私有奖耕战,没有军功废特权。
建立县制不法古,横扫六国奠基础。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请完成《导学与训练》练习。课后练习二牛抬杠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2.下列事件,成为我国春秋时期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性标
志的是( )
A.用磨制的石镰收割庄稼 B.带木柄的耒耜在农业上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D.铁制农具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3.下列对春秋以来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使得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变为奴
隶主的私田
B.奴隶主和奴隶身份的变化 C.守旧贵族势力的积极推动
D.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 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4.通过变法,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的是( )
A.秦 B.齐 C.楚 D.燕
5.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 )
A.商周 B.春秋时 C.战国时期 D.秦朝试一试,你肯定能行!CCC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