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
A B C D
2.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门下省 D.军机处
3.《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用力也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4.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是 (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成吉思汗
5.历史小组的同学以“中央集权制度”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右图是他们正在编制《秦朝行政机构示意图》,请按图意给空白处选择正确的内容 ( )
A.诸侯 B.丞相 C.殿阁大学士 D.军机大臣
6.下列与秦始皇有关的是 ( )
①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②地方设郡县制 ③统一货币、度量衡 ④设立太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
A.临洮—咸阳 B.临洮一辽东 C.陇西一辽东 D.临洮一函谷关
8.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9.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金瓶掣签制
10.“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水利工程是 ( )
A.大运河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11.在秦统一全国后建立的官僚机构中,被称为“百官之长”“助理万机”的官职是( )
A.郡守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
12.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 )
A.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B.车同轨,书同文
C.废分封,立郡县 D.焚书坑儒
13.图1传递的信息是秦始皇 ( )
A.统一货币 B.统一文字
C.统一度量衡 D.统一姓氏
1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反映 ( )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秦灭六国
15.关于秦中央政府的三公与其职能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 )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毛泽东选集》
材料三:时下,我们对秦始皇是少骂一些,还是少赞一些?从历史学上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只要把史实考证清楚,当赞处则赞,当骂处则骂就是了。……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因为,我们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所以,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
——2007年第6期《随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唐太宗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秦始皇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3)材料三中作者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请用具体史实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参考答案
1-15 BBDAB ABAAC ABBAA
16.(1)主要原因:秦始皇实行暴政。
(2)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秦始皇实行了“专制主义文化”。史实:实行焚书坑儒;
(4)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
教师寄语:
课题
第十课时 秦王扫六合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审核
学
习
目
标
1、基础知识: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进步作用。
学习重点
秦的统一及作用
学习难点
“焚书坑儒
导
学
过
程
预
习
自
测
1、秦朝统一的时间是 ,秦王是 ,都城在 。2、秦朝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 ,总揽一切 大权;中央政府设 、 、 分管 、 和 。在地方上,推行 制,分天下为 郡,郡下设 。3、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 钱;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即统一 ; 把 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 。4、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 的建议,发布焚书令,活埋儒生。这就是历史上的 。5、秦始皇命大将 大举反击 ,夺取 地区,并修建了西起 、东到 的万里长城;
课
堂
交
流
与
探
究
学生阅读课文提示,思考问题
1、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自己反被杀害,也没有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为什么由秦国完成了统一?
2、秦统一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对荆轲刺秦王有没有新的认识?
二、阅读课文后讨论:秦朝如何巩固它的统一的?(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那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政治上:
经济上:
文化上:
思想上:
民族关系上: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有:
三、教学探究:师生讨论如何评价秦始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 注意学生的知识面,不要过深)
导
学
过
程
课
堂
反
馈
练
习
与
巩
固
1郭沫若说:“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缘于( )B
A.商鞅变法 B.秦始皇“焚书坑儒”
C.陈胜吴广起义 D.汉武帝削弱封国
2.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的正式通车,为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交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通道。我国古代 (朝代)在这一带开凿人工运河,成为后世沟通南北的水路通道( )B
A.汉 B.秦 C.唐 D.元
3.“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 实行的统治政策。( )A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4.公元前230年~前221年,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扫六合”。秦王最后“扫”的是( )C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魏国
5.观察秦朝疆域图(见右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请你判断秦朝疆域最西到达今天我国哪个省或自治区?( )D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陕西省
C.西藏自治区 D.甘肃省
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中赞颂的历史人物是( )A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7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右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他上面文字的文体是( )B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8.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 B.商朝???? ????????? C.秦朝???? ???????? D.唐朝
9.如你生活在秦朝时期,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A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送给我一部《伤寒杂病论》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0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D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学
后
反
思
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通过引导学生归纳并试评“秦朝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李白《古风·秦王扫六合》中六合的解释,引出合纵与连横的概念并回顾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展示从“七雄”到“一雄”的统一过程;通过多媒体的图示演示使学生加深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的内容。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长城和灵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一)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现在我们来简单的提问一下。
说明:可讲韩非子放在最后提问,引出秦朝。
教师:韩非他的主张得到了谁的赏识?
学生:秦国。
展示:秦始皇的画像及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
教师:屏幕上这画像正是秦国的一位国君,同学们能猜到他的名字吗?
学生:秦王嬴政
教师:对,就是他结束了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纷争,建立了统一的国家,在政治制度上采用了韩非的主张。李白这位大诗人是怎么描写他的?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诵)
教师:看这两句把秦始皇描写的多么威风!可有同学知道“六合”的意思吗?
学生:天地四方。
教师:除了课本上的这个解释外,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另外一个意思的——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商鞅变法使秦国变成了什么吗?
学生: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教师:很对!正是因此,其他六国采用了“合纵”的计谋来一起抵抗秦国,于是李白称东方六国为“六合”。那“诸侯尽西来”的“西”怎么理解呢?
学生:秦国是在最西边!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的印象也很深刻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秦王扫六合》。
展示:本课课题。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教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课本56页的第十课《秦王扫六合》,我们的目标不只是没有蛀牙噢,大家来一起念一下。
展示: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的建立过程。
2、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作用。
3、认识秦朝的疆域。
学生:齐声朗读学习目标。
教师: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依照历史助学47页的预习笔记来完成自主学习,遇到不会的、不确定的可以先跳过去,记得要勾划出本课重点。
学生:自学课本并独立完成历史助学的预习笔记。
教师:时间到,哪位学生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他学习的成果,念念自己助学上的答案?注意,我们的要求还是快速、有力。
学生:朗读历史助学的预习笔记。
说明:教师注意订正学生的答案,给出理由之后仍要鼓励他。
一、建国大业
教师:同学们自己一定看过一些关于秦朝的电影、电视剧了,今天我们来全班一起看上几集关于秦朝的故事好不好?
展示:本课第一环节的封面:第一集——建国大业
教师:我们刚才讲东方六国合纵抗秦,秦国在这样“全民抗秦”的环境下,又是怎样完成统一大业的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秦始皇是怎么应对“合纵”的?
学生:“重用人才”,“连横”
教师:有的同学提到了连横,你们的课外知识真是太丰富了!为了应对东方六国,秦嬴政重用了一个叫张仪的人以连横为名远交近攻,把东方六国各个击破,终于成就了“千古一帝”的伟业。
展示:秦灭六国的演示动画,提示学生记忆秦国完成统一的时间。
思考: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原本并不强大,为什么秦能消灭其他国家,统一全国呢?(合作探究)
学生:“商鞅变法”、“重用人才”、“连横”
教师:有同学立刻想到了商鞅变法,还有人提到了都江堰,但是好像有人忘了那个极为坑爹的赵括,就是因为这家伙咱们东方六国在长平之战后再也无法抵抗秦国了呀!除此之外,如果大家都讨厌“一统天下”这种事情,而不肯不帮助他的话,他去哪里重用人才呢?他自己又没练过神功,能消灭六国么?
总结:秦国统一的历史条件:1、商鞅变法,使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2、长平之战,其他六国的力量被削弱;3、重用人才,礼贤下士;4、远交近攻的正确方针政策;5、统一大业顺应人民的愿望,符合了历史的潮流。
思考:“如果荆轲刺秦王取得成功,我国还有可能完成统一么?”
学生:“当时其他的六国也有可能”,“秦始皇有儿子”,“人民想统一就会努力去打其他国家”
总结:如果历史上没有嬴政,我国仍有可能完成统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因为统一的趋势是历史主流,不是任何个人可以左右的。
教师: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1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真是弹指一挥间,秦始皇就这样在他39岁之时完成了灭六国大业,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二、治国方略
展示:本课第二环节封面:第二集——治国方略
教师: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秦始皇是怎样守业的呢?他治国守业的方式让我们的毛主席评价说:“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几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子,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这句话要怎样理解呢?为什么说咱们是按秦始皇办事呢?请同学们在课本中找出秦始皇都办过哪些具体的实事。
展示:总结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
说明:此环节通过PPT动画的方式逐步展现各项措施。
教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在秦朝之前的周朝,周天子采用的怎样的政治制度?秦始皇又采用了怎样的制度?
学生:分封制、中央集权制
教师:哪位同学勇敢的上来给大家画一副简单的示意图?其他的同学可以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
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作图。
教师:这位同学画的不错呢!大家来看看老师自己画的。
展示:中央集权制示意图
教师:当年西周的分封制里,可以说周天子把权力随着土地和平民、奴隶一起分封下去了;现在地方上的郡县官吏手中的权力被一层层的集中到中央政府,最终被君主,也就是皇帝本人总揽各种大权,所以我们称之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大家知道这种制度,在我国一直用到什么时候才结束的吗?
学生:清朝
教师:我们中国一直到清朝都在沿用的这种政治制度,结束于1912年,生命力够长了吧?可秦始皇他办的实事还有意义更久远的,他不只统一了咱们的国土,还统一了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同学们现在每天都要学习语文和英语,要掌握两门语言辛苦不辛苦呀?
学生:辛苦!
教师:你们才两门语言就这么纠结了呀,可是如果有人想做一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有文化的人,可要弄明白七国的文字呢!除此之外,你们有没有过要坐公交车,身上却没有零钱的时候呀?
学生:有!
教师:只是没有零钱就能把我们囧坏了,还好我们可以去买些零食把钱破开。如果人家公交车干脆不愿意收我们的人民币,那可多麻烦呀!可见货币、度量衡、文字是我们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却影响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呢!
展示:布币、刀币和蚁鼻钱,度量衡的概念图,以及“马”和“安”的各国写法。
教师:从这些地方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秦始皇可能是个控制欲、征服欲比较强的人,不然他也可以颁布一个各种文字的翻译表、各种货币的汇率表嘛!正是因为如此,当有人试图批评秦始皇,而且批评起来口若悬河引经据典似乎头头是道的时候,大家说他生气不生气呀?嬴政在统一之前就说过的这样一句话:“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如今他成了皇帝,被人批评的时候就怎样做了呢?他那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学生: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
教师: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秦始皇他在焚书之后,还坑杀了一批儒生,这种手段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学生:残忍、残暴、暴君
教师:对,我们要知道在主观上来说这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但客观上秦始皇采用的这种手段残暴,影响极坏。除了这些手段以外,如今秦始皇为了保护、巩固自己统一的成果,在军事国防上又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向北反击匈奴后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向南出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地区,并开凿了灵渠。
教师:大家知道长城做什么的设施吗?
学生:防御设施。
教师:对!既然长城作为一个抵御匈奴的防御措施,基本就是当年咱们大秦帝国的最北面的家门口了,那剩下三个方位到哪了呢?
学生:东海、南海、陇西
教师:咱们可以猜想到,古人对于大海还是知之甚少的,东边和南边的领土就以海为界,所以关于秦朝的疆土边界我们只需要记住一个名词“陇西”,好记么?
学生:好记!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回顾一下,秦朝的国境线都到哪里了。
说明:带领学生简单回顾国境线位置。
教师:这样似乎秦始皇终于可以志得意满笑看日升日落了,等着他的秦帝国传给秦二世、三世、乃至万世了,可世事真的能如他所愿么?在我们看到秦朝的灭亡之前,我们赶紧趁他还未日薄西山的时候多看看我们的大秦帝国吧!老师给大家三个关键词,“结束了”、“创立了”、“统一了”,现在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下,如何用它们造句、评价秦朝的历史地位。
总结: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开创封建社会新制度,影响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3、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极大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三、看图说话
教师:我们来检查同学们小学时候的一个能力,看图说话,谁来看着图片说说我们这节课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展示:知识点的缩略图
学生:看图说话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刚才我们看到李白和毛主席怎样评价秦始皇的么?今天的一课学来的秦始皇,除了在思想上的做法有些不太妥当外,似乎和我们平时印象中的不择手段、比较暴虐的形象还有些差距,我们来看看其他人是怎么看待秦始皇的吧!
展示:鲁迅、毛主席以及其他一些史学家关于秦始皇的评价。
教师: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反过来,我们也可以看到秦始皇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有做过错事,但是也做过一些很好的实事,比如?
学生:统一全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教师:下面我们终于要到最后一集了!
展示:第三集:帝国崩溃——且听下回分解。
说明:通过幻灯片动画的手段,引起学生对于下节课内容的兴趣。
板书设计: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1、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
2、巩固统一的措施 文化:统一文字
思想:“焚书坑儒”
国防:北击匈奴筑长城;开凿灵渠,开发南疆
3、秦朝疆土的范围
测验题目:
1、以坐标轴的模式绘制秦朝的疆域四至示意图。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
测验题目二:
历史助学第49页达标训练。
教学反思:
收获:1、以第一集、第二集的模式来划分课文,的确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集的“且听下回分解”也调动了学习气氛,下课后同学们都在向后翻看课本了解第11课的内容;
2、将重点用五角星在课件中以小动画的方式来点明,学生对于记忆的知识点有哪些就更明确了;
3、使用毛主席、鲁迅和史学家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也能使同学们对秦始皇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立体的历史印象。
不足:教师个人的语言还不够精炼,对于学生的启发还有待加强,以致课堂上预留给学生的练习时间还较少。
改进:一些不必要的零碎扩展可以酌情删除,以教师的语言来带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以后也将继续鼓励学生上台做简易示意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件29张PPT。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欢迎走进历史课堂复习回顾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导入第10课 秦王扫六合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1、了解秦朝的建立过程.
2、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
的措施、作用。
3 、认识秦朝的疆域。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6到60页,完成历史助学第47页的预习笔记,并勾画出本课重点。
限时5分钟自主学习第一集建国大业公元前221年远交近攻各个击破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原本并不强大,为什么秦能消灭其他国家,统一全国呢?1、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2、长平之战,其他六国的力量被削弱3、重用人才,礼贤下士
4、远交近攻的正确方针政策
5、统一大业顺应人民的愿望,符合了
历史的潮流。合作探究答:如果历史上没有嬴政,
我国仍有可能完成统
一,因为统一的趋势是
历史主流,不是任何个
人可以左右的。
第二集治国方略想一想巩固统一
政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
文化: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思想:统一文字焚书坑儒军事: 筑长城开发南疆 修灵渠反击匈奴 圆形方孔钱小篆咸阳秦奠定中国的版图基础秦朝的历史作用有哪些?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开创封建社会新制度,影响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
3、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极大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提示词:结束、创立、统一看图说话我们这节课都学到了哪些知识?秦始皇实在冤枉得很,他的吃亏是在二世而亡,一班帮闲们都替新主子去讲他的坏话了。不错,秦始皇烧过书,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但他没有烧掉农书和医书;他收罗许多别国的“客卿”,并不专重“秦的思想”,倒是博采各种的思想的。鲁迅“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毛泽东“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第三集帝国崩溃且听下回分解学习反馈 完成历史助学第49-51页。让我们下节课再见秦行政机构示意图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县太尉丞相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目的: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一。评价:主观上来说这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但客观上秦始皇采用的手段残暴,影响极坏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