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2013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伐无道 诛暴秦》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学案+习题精选)(打包4套) 新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金识源】(2013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1课《伐无道 诛暴秦》备课集锦(课件+教案+学案+习题精选)(打包4套) 新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15 21:04:22

文档简介

第11课 伐无道 诛暴秦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是暗指 ( )
A.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
C.秦始皇刑法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
2.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3.仔细观察右图,它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
A.城濮之战 B.巨鹿之战
C.大泽乡起义 D.牧野之战
4.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 )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6.如今我国推崇“依法治国”,其含义一是依法行政,二是公民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就有“族诛”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 ( )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7.“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 )
A.统一中国 B.秦末农民战争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8.中国象棋上楚河、汉界(见右图)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 )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9.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
①重用人才 ②重视农业
③统治残暴 ④末代国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将都城定在 ( )
A.咸阳 B.长安
C.镐京 D.殷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材料二 当时在秦朝的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材料三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此人有什么壮举?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参考答案
1-10 AACAB CBDBB
11.(1)反映的是秦朝赋税、徭役繁重、刑法残酷。
(2)陈胜。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或大泽乡起义)。
(3)有联系。正是因为秦朝统治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来推翻秦朝统治。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
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暴政的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及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学习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学习过程:
? (一)自主学习:
?? 全面阅读教材,标注知识点,并思考下列问题:
?? 1、阅读62-63页“秦的暴政”一目,说出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
?? 2、阅读63-64页“陈胜、吴广起义”一目,说出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简述起义的概况、意义,并在组内交流。
?? 3、阅读64页“农民起义推翻秦朝”,回答:刘邦、项羽是如何推翻秦朝统治的?
(二)合作探究:
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1)席卷六国的强大秦朝为什么只存在了十几年就灭亡了?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组内讨论)
(2)秦朝灭亡之后,出现了“楚汉之争”,即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那么,楚汉之争仍属于农民战争吗?楚汉之争的结果如何?
(三)拓展延伸
?这节课内容涉及的成语故事很多,大家查找一下(包括课本、成语词典、课外读物),看谁找到的最多。
(四)系统总结
1、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网络,复述本节内容。
?
?
?
?
伐?????????????????? 秦的暴政:(表现)
无???????????????????????????????????????????????? 陈胜、吴广领导(第一阶段)
道????????????????????????????????????????????????
????????????????? 秦末农民战争?????????? 项羽、刘邦领导(第二阶段)
,??????????????????????????????????????????????
诛???????????????????????????????????????????????? 历史意义:
暴??????????????
秦?????????????? 西汉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
2、制作本课历史大事年表。
?
(五)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陈胜、吴广起义军建立政权的地点在(? )
A. 大泽乡? B. 渔阳?C. 咸阳?? D.? 陈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 国人暴动     B.牧野之战中商军阵前倒戈
C. 陈胜、吴广起义  D.项羽、刘邦起义
3、秦朝统治者向谁投降?
A.  陈胜、吴广  B.  项羽   C.  刘邦   D. 赵高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了(?? )
A. 陈胜具有远大的理想????? B. 陈胜等人的反抗精神
C. 王侯将相之间的矛盾????? D. 陈胜想进入统治阶层
5、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秦的暴政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B. 爆发于公元前209年
C. 建立了陈政权,推翻了秦的统治? D.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二、简答题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你能回答贾谊的问题吗?它的灭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三、活动与探究
议一议:分小组讨论,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
(六)当堂反思:
??? 我的收获:———————————
??? 我的不足:———————————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比较战争性质。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秦朝的覆亡,课文完全紧扣此问题展开。
秦末农民战争是本课的重点,教材首先从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谈起,繁重的徭役、兵役迫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导致民怨载道。其次,介绍了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秦军,占县城,建政权,天下应,说明秦朝统治已失去了民心,推翻秦朝是人心所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秦朝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后,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下,秦朝二世而亡。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是本课难点。同样是刘邦、项羽,他们在秦朝灭亡前的活动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而秦亡后的活动就属于统治阶级争夺帝位的斗争。对此问题会有一些疑惑,从战争的目的,刘邦、项羽身份的变化等方面加以分析,化解难点。
时间????????? 重大事件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战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战争结束,汉朝建立
学法指导
1.阅读课本插图和史料,学会从图片和史料中感知获取历史知识的方法。
2.农民战争是第一次学习的课题,要在学习中注意把握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影响或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训练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其次,要学会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从特点、历史作用、英雄人物的功绩等几个方面入手,掌握历史表象下的深层次内容。
3.分析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应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入手,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4.要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从而认识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本质区别,初步懂得判断战争性质的方法。
正确认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九百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去戍守边境,在前往渔阳戍边业的途中,遇到大雨而误期,导致起义战争爆发。但这只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从当时社会现状来看,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的暴政既指秦始皇在位期间的残酷统治,也包括秦二世时的黑暗统治,这种暴政的主要表现是:(1)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2)繁重的赋税、徭役(农民要将收获的2/3上交国家)和兵役;(3)严酷的刑法(“族诛”和“连坐”);(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的途中,遇雨误期是偶然的,这只是战争爆发的表面因素,即使没有陈胜、吴广在渔阳遇雨误期,秦末农民战争也会爆发,只是时间迟早问题。所以,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1.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的影响是( )
  A.阶级矛盾尖锐  B.政局动荡不安
 ? C.人民生活痛苦  D.生产力严重破坏
2.秦朝的严刑酷法有( )
  ①人祭②人殉③炮烙④族诛③连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3.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4.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5.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
  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02年
  二、材料分析题
6.秦始皇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阅读材料回答:
?
  ①此事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地点在哪里?
?
  ②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
③两位小队长是谁?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
  三、问答题
7.秦末农民战争什么时候爆发?领导人物是谁?有何影响?
?
?
课件11张PPT。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帝皇生活 —— 豪奢残暴老百姓生活 “我家有三子:老大修长城,多年未相逢;
老二戍边关,至今未归还;老三忙耕田,
租税沉甸甸;饭菜不得饱,一家难团圆;
敢怒不敢言,惟恐遭劫难。”—— 穷困潦倒
忍饥挨饿一、秦的暴政▲表现1、徭役繁重2、赋税沉重3、刑法严酷▲影响:民不聊生二、秦末农民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篝火狐鸣鱼腹丹书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讨论: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
戍边的途中,没有遇雨,秦末农
民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二、秦末农民起义1、前期:陈胜、吴广起义——直接原因遇雨误期——根本原因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伐无道,诛暴秦”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能
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
说明了什么问题?民心二、秦末农民起义1、后期:项羽、刘邦起义◆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军可吞吴。2、楚汉之争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结果: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课堂小结秦朝大事年表秦灭六国,秦朝建立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灭亡楚汉战争开始楚汉争霸结束,西汉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