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0-23 23:0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 先秦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先秦文化中华文化的勃兴文字科技文艺雏形成熟演变天文历法医学文学音乐汉字的雏形神话中发明汉字的仓颉半坡彩陶上的符号大汶口灰陶尊上的符号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返回“......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门外文谈》汉字的成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清]日月水火齿车猜一猜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活动与探究: 认识“六书”法则 探寻汉字渊源象形木指事本末会意休形声木老考转注两个字义同、音近、形似,可相互注释。(本义同“老”)假借自本来是表示鼻子的象形字,假借用来表示自己。会意字, “伐”就是用“戈” 来砍“人”的头。金文、铭文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司母戊鼎上的铭文[商] 利簋上的铭文[西周]毛公鼎上的铭文[西周]西周晚期,人们对各地的铭文进行了初步的统一,形成了大篆红铜错银鎏金毛笔 [战国]用毛笔书写在竹简或丝帛上的文字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便于书写的毛笔楚竹书 [战国]楚帛书 [战国]甲骨文 金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汉字的演变[秦][商周][西周][商][魏晋][秦汉]返回1.甲骨文[商]①比较成熟的文字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一、文字2.金文、铭文[商周]3.大篆[西周]4.毛笔与竹帛书[战国]归纳要点返回日夕有食月夕有食目前最早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文字记录观察自然 探究规律 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了在公元前613年哈雷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哈雷彗星围绕太阳从东向西沿着扁长的椭圆轨道运行,平均周期为76年。地球上的观测者平均每隔76年可以看到它的“回归”。“(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春秋》[周]1.天文①最早记录日食、月食[商]②最早记录哈雷彗星[春秋]二、科技归纳要点返回制定历法 指导农业 农历是中国古人根据在地球上观测到的月球的月相盈亏和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来制定的历法。
以月球完成一次月相盈亏变化周期(即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积12个月为一年,有354或355天,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365天)约差11天,所以在19年里设置7个闰月。
第二课时 又把太阳高度完成一次变化周期(即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过程分成24部分,设置二十四节气,用来指示对应的气候特征,指导农业生产。
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朝,故称为“夏历”。
到商周时已经相当完备,后一直完善并沿用至今。春分惊蛰雨水立春大寒小寒冬至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霜降立冬小雪大雪白露秋分寒露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2.农历①夏历[夏]②大月、小月、闰月[商]③24节气[战国]归纳要点返回探究医学 珍爱生命春秋战国之际的医学家秦越人,人称“扁鹊”。活动与探究: 讲扁鹊的故事 认知中医奇效知道《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吗?望:看气色 闻:听声音 问:问病情 切:按脉搏诊断病情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返回3.医学①四诊法:望、闻、问、切②治疗法:针刺、按摩、汤药医学家扁鹊[春秋战国]归纳要点返回活动与探究: 讲屈原的故事 感受伟大人格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博采众家之长,汲取民歌精华,创造了新的文体——楚辞(“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
——屈原《离骚》 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 让我的马在天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折下若木枝来挡住骄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 让前面的月神为我开道,叫后面的风神紧紧跟上。 鸾鸟凤凰为我在前戒备,雷神却说还未整好行装。 我命令凤凰展翅高飞啊,要日以继夜不停地翱翔。 旋风聚集起来互相靠拢,它率领着云霞向我迎上。 ……活动与探究: 朗诵《离骚》译句 品味中华文韵 屈原有着积极而张扬的个性,有着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卓越的艺术创造力,有着热爱祖国、关注民生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中华文人的伟大人格。
他把自己的政治主张、人生理想、对祖国和人民深厚的情感熔铸在楚辞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返回 钟鼓之乐不仅是宫廷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寄托了中国人通过礼乐和乐心灵、和顺民众、和睦家庭、和合国家、和谐天下的理念。曾侯乙墓整套编钟[战国]礼乐颂歌三、文艺1.文学屈原 与《离骚》 [战国]2.音乐钟鼓之乐[战国]归纳要点中华文化的勃兴文字科技文艺雏形成熟演变天文历法医学文学音乐1甲骨文[商]
2金文、铭文[商周]
3大篆[西周]
?最早记录日食、月食[商]
?最早记录哈雷彗星[春秋]
?夏历[夏]
?大月、小月、闰月[商]
?24节气[战国]
名医扁鹊[春秋战国之际]
?四诊法:望闻问切
?治疗法:针刺、按摩、汤药
屈原《离骚》[战国]
钟鼓之乐[战国]
1、下面关于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甲骨文→金文→大篆
B、金文→甲骨文→大篆
C、大篆→金文→甲骨文
D、甲骨文→大篆→金文
2、妈妈说小明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五,这种记载日期的方法相传来源于( )
A、东周 B、西周 C、夏朝 D、商朝
3、从2008年起,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除夕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其中,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 )
A、春秋时期的屈原
B、春秋时期的孔子
C、战国时期的屈原
D、战国时期的孟子
4、战国时,中国古代医学有了发展,有位名医总结自己的行医经验,创立了“四诊法”诊断病情,并一直被后世的中医所沿用,他就是( )
A、神农氏 B、扁鹊 C、华佗 D、张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