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项目一 探秘鸟类研究——认识数据、信息与知识 课件 2022—2023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项目一 探秘鸟类研究——认识数据、信息与知识 课件 2022—2023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2-10-04 21:2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一单元 数据与信息
项目一 探秘鸟类研究——认识数据、信息与知识
什么是数据
01.
数据和信息
02.
数据、信息、知识
03.
大数据
04.
01
什么是数据
什么是数据
0.1
第一名
1.75米
55人
视力1.0
36.8度
450元
40kw/h
80km/h
30秒
50KG
什么是数据
0.1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符号表达客观事物。
这位同学的身高1米八。
我近视已经300度了。
今天温度高达38.5摄氏度。
作为数据,描述了不同事物的特征。
世界任何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意识)离不开符号的表达和基于符号的逻辑推理。
什么是数据
0.1
数据是数字吗?
数据,不仅是狭义上的数字,还可以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文本(文字、数字、数值、字符)、图形、图像、视频、音频等,也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的抽象表示。
什么是数据
0.1
数据的获取方法:近年来,人们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实现了自动采集数据。例如,在鸟类栖香山地安装实时监控设备,利用红外报影机全天候拍摄视频数据,利用录音设备录制声音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直接保存到信息系统中,供人们分析研究。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属性的描述,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识别的符号。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是联系现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途径。
什么是数据
0.1
数据的表示: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0,1)进行表示。
数字“64”在计算机中表示为1000000;
字母“Q”在计算机中表示为1010001。
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
02
数据和信息
数据和信息
02.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现代科学认为物质、能量、信息是客观世界里三个基本要素。但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的是,信息不会因为被别人获取而发生损耗。
数据
信息
加工、处理、赋予含义
是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数据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属性的描述,
是记录下来的某种可以识别的符号。
信息
信息是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
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结果。把数据有组织、有规律地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信息。
数据和信息
02.
数据和信息
02.
信息的特征:
1.依附性
2.传递性和共享性
3.时效性
4.价值相对性
5.真伪性
例1:古代将士点燃烽火代表外敌入侵。
例2: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我们可以在家看北京冬奥会的精彩比赛。
例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例4:金孙膑的“减灶退敌”,诸葛亮的“空城计”的故事。
依附性
传递性和共享性
价值相对性
真伪性
数据和信息
02.
2. 关于信息的说法,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以文字的形式才能长期保存信息
B.信息是可以消除不确定性的
C.一本书就是信息
D.物质、能量是资源,信息不是资源
B
1.下列不属于数据的是( )
A.数字
B.声音
C.视频
D.用户终端
D
普遍性
数据是对客观事务属性的描述。
事物是普遍存在的。
可处理性
对数据可以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得到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得到更多信息
同一数据或信息可以通过复制、传播、被多人重复使用
价值相对性与时效性
数据和信息的价值只有被利用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来,其价值还与时间有关
数据和信息
02.
数据和信息的共同特征
传递性与共享性
数据和信息
02.
3.请将以下关于信息的描述按照信息的时效性、共享性、传递和存储、价值相对性等特征次序进行排序,则正确的选项是( ) 。
①每天新冠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都会更新,以便民众及时了解疫情
②教师通过钉钉网课平台上传课后作业,班级内的同学可以在线完成
③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焚书坑儒”,使得大量古代文献荡然无存
④股市中的某个股票大跌,既有人买入,也有人卖出
A.④①② ③
B.①② ③ ④
c. ② ③ ④①
D.①④ ③ ②
B
载体性: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是信息的载体
客观性: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识别的符号,是原始事实,具有客观性
孤立性:数据是最原始的记录,与其他数据之间没有建立系之前,是分散和孤立的
依附性:信息是数据的含义,是对数据的解释。信息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通过某种数据形式才能存储、表达和传播。相同的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其内容不会因载体形式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主观性: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是数据处理的结果,具有主观性。
联系性:只有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与其他数据之间建立联系,才能形成针对某个特定问题的信息。
数据和信息的
不同特征
数据
信息
数据和信息
02.
1. 该林地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是由多 名工作人员共同完成的,但数据大家都可以使用。这反映了数据的什么特征?
  这反映了数据的传递性和共享性。
2. 同一份鸟类研究数据,鸟类学家可以从中获取鸟类的生存状况与栖息地环境改变之间联系的信息,从而指导人们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卫生防疫部门可以从中获取候鸟 迁徙路线的相关信息,从而指导人们开展禽流感防护工作。这反映了数据和信息的什么特征?这说明数据和信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这反映了数据的客观性和信息的主观性,还反映了数据和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这说明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 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含义, 是对数据的解释。
例:国庆期间的人员流动数据,游客可能总结出行旅游热点城市,疫情防疫部门通过这个指导开展防疫工作。
P6 思考与讨论:
数据和信息
02.
03
数据、信息、知识
数据、信息、知识
03.
采集数据
提取信息
构建知识
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过程。数据是信息和知识的来源。无论信息还是知识,都来自于数据,都是以数据为载体而存在的。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知识是经过人类归纳整理和反复验证后沉淀下来而呈现的规律。
数据、信息、知识
03.
判一判:
1. 37.9摄氏度
2. 某校一高中生军训时不舒服,量得腋下体温37.9摄氏度
3. 人体腋下正常温度是36-37℃之间
4. 古人记事的绳结
5. 天气预报
7.苹果会往下掉落。
8.科学家观察到苹果下落和其他自由落体现象,推测出地球对物体有引力作用。
9.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数据、信息、知识
03.
数据
信息
知识
数据
信息
数据
信息
知识
04
大数据
大数据
04.
大数据: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作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一个体量和数据类别特别大的数据集。
大数据
四V特征
数据量Volume
大数据的体量很大,并且数据集合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
多样性(Variety)
随着智能设备、社交网络等的流行,机器和传感器数据、社交数据等各种数据越来越多。
处理速度(Velocity)
由于数据量增长速度快,大数据处理速度也必须快,且时效性要求高。
价值性(Value)
不但指大数据数据能产生价值,更是指数据价值密度较低。
大数据
04.
对社会的影响
大数据已经渗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生活便利性。
大数据
04.
大数据让决策更加精准
大数据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大数据带来新的社会问题
THANKS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