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三国鼎立 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三国鼎立 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14 07:5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三国鼎立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 本课介绍了我国封建社会从国家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不仅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揭开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大开发的序幕。
因此,本课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三国经济发展概况。
(2)理解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和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过程与方法
(1)在对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中,学会历史比较法。
(2)在曹操等历史人物的学习中,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方向。
(2)通过对曹操的评价,使学生感知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和对自己人生的启迪。 导入新课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图片中的历史典故是什么时期的?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又是谁?设计思路:利用音乐与图片相结合,让历史 “走近”学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教学。 情境再现,夯实基础创设情境: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东汉末年,呈现在你眼中的是 怎样的景象?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匈 奴袁绍曹操张鲁刘璋刘表袁术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情境再现,夯实基础1.官渡之战任务1:生动讲述官渡之战任务2:评价官渡之战对北方政治格局的影响设计思路: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思维概括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明确落实官渡之战的知识点。1/12/2019官渡之战形势图曹操像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南下曹操率军约2万驻扎于官渡袁绍战败,向北方撤退曹操取胜,率军向北追击设计思路:演示官渡之战的战争示意图,加强历史事件的直观性,牢固记忆,提高教学效果,突破本课重点。 情境再现,夯实基础提问:画面中的人物是谁?他们要去做什么?这里面还有个成语,谁能说出?设计思路:增强教学的趣味性,通过问题设置悬疑,利用“三顾茅庐”的典故过渡至赤壁之战的学习。战前部署
(学生上台自我介绍)
诸葛亮:曹操如今兵强马壮,如破荆州,必再消灭东吴,因此,我们理应同心一意,联合抗曹。
周瑜:曹军贸然南下,长途跋涉,人马劳顿,水土不服。而且北方士兵不习水战,现在又放弃鞍马,使用舰船,因此,我们只要巧施妙计,必定破敌。
孙权:太好了!这是上天助我呀!
黄盖:咱们就来个火烧曹营吧,老将愿意身先士卒。
(齐声):孙刘联军,共同抗曹! 情境再现,夯实基础2.赤壁之战1/12/2019魏蜀吴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3.三国鼎立——魏蜀吴 情境再现,夯实基础三国的治理与开发(请三位同学介绍三国经济发展情况)1/12/2019曹魏重视农耕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翻车屯田1/12/2019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蜀国的治理与开发1/12/2019吴-青瓷羊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吴国船只孙吴开发江南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纵深分析 思考①赤壁之战时中国为什么不能形成统一的局面?
②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③从东汉末年统一政权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设计思路:把学生分成两个方阵,选出代表互相采访,并可反驳对方的观点,我及时引导点拨, 这些逐层深入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提升对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认识,突破难点。 合作探究,突破难点乱世英雄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呢?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对当时社会有贡献 归纳总结,情感升华你掌握了什么知识?
懂得了什么道理?
得到了什么启示?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课外拓展,寻踪觅影 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一样吗?诸葛亮
(公元181年)周 瑜
(公元175年)1/12/2019袁绍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曹操曹操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三国鼎立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222年 孙权 建业魏蜀吴三国鼎立 板 书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紧扣学习重点。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动画再现赤壁之战的战况。通过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我的引导下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递进式不断深入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的方法,突破本课难点。
今后我还应该继续研究新课标,使历史教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