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11-28 16:1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言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往来频繁,以及当时有了中外交流,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尤其是在造纸术、医学、数学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秦汉时期的科学殿堂,来领略一下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吧!小故事 西汉时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大文学家,此人真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据说有一次,他向汉武帝上一奏本,说起来还真是吓人一跳,这个奏本足足用了三千片竹简,需要两个人才能抬动,汉武帝看得那个累啊,自是不言而喻了。同学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想一想: 我国在汉代以前用什么材料书写?兽骨和龟甲毛公鼎金属器皿竹简丝织品(绢帛)木简这些书写材料有哪些缺点?石壁也是一种书写材料1、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甘肃天水)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纸逐步取代竹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造纸工序捣碎蒸煮抄成纸张晒干洗切整理蔡伦在监督造纸蔡伦受封龙亭侯蔡侯纸?是蔡伦最先发明纸的吗? 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过去多沿用历史学家范晔
在《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认为纸是东汉时代
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 20世纪以来由于西汉古纸的发现,蔡伦发明纸的说法开始动摇,继而被否定。
蔡伦虽然不是纸的发明者,但他仍然是一位造纸技术的革新和推广者。×一些文明古国使用的书写材料3、造纸术的传播与贡献造纸术的传播: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出去的。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造纸术的传播 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评价包括造纸术在内的我国四大发明的时候说:“它们改变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状态,又从而产生了无数的变化;看来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没有一个显赫人物,对人类事业曾经比这些机械的发现施展过更大的威力和影响。”4.造纸术的积极作用便利人们的书写,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有利于文化的传播。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发展的进程。5.造纸术的消极影响过量砍伐树木水土流失,山洪暴发造纸术的消极影响排放废气,污染大气纸厂排污,污染河流二、数学成就九章算术《九章算术》—— 数学名著
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 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按不同的用途分为九卷,故名《九章算术》 ? 《九章算术》讲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叫“九章”? —— “粟米”:粮食按比例交易算法 —— “方程”:一次方程解法 —— “少广”:开平方和立方算法——“方田” : 面积的计算—— “衰分”:分配比例的算法——“商功”: 体积的计算——“均输”: 摊派税收的算法——“勾股”: 勾股定理 ——“盈不足”:盈亏问题的解法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 《九章算术》有什么影响?三、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张衡张衡,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人。
在史学、数学、地理、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贡献
公元132年,设计制造出可以测知发生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地动仪1、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2、地动仪有什么价值??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地动仪能测出千里之外的地震方向,这就等于告诉人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破除迷信有积极的作用。1、“神医”华佗及贡献①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②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③创编“五禽戏”华佗四、华佗和张仲景 华佗由于治学得法,医术迅速提高,名震远近。他的同乡曹操,常患头风病,请了很多医生治疗,都不见效。听说华佗医术高明,就请他医治。华佗只给他扎了一针,头痛立止。曹操怕自己的病再发,就强要华佗留在许昌做自己的侍医,供他个人使唤。华佗禀性清高,不慕功利,不愿做这种形同仆役的侍医。加上他“去家思归”就推说回家乡找药方,一去不返。曹操几次写信要他回来,又派地方官吏去催。华佗又推说妻子病得厉害,不肯回来。曹操为此大发雷霆,专门派人到华佗家乡去调查。他对派去的人说:“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给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要是“虚诈”,就逮捕治罪。”不久,华佗被抓到许昌,曹操仍旧请他治病。华佗诊断之后,说:“丞相的病已经很严重,不是针灸可以奏效的了。我想还是给你服麻沸散,然后剖开头颅,施行手术,这才能除去病根。”曹操一听,勃然大怒,指着华佗厉声斥道:“头剖开了,人还能活吗?”他以为华佗要谋害他,就把华佗关到牢里去准备杀掉。曹操的一位谋士请求说:“佗方术实工,人命所悬,宜加全宥”。曹操不听,说:“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邪?”竟然把这位在医学上有重大贡献的医生杀害了。临死,华佗把在狱中整理好的医著交给牢头说:“此可以活人”。没想到,这个牢头害怕,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索火烧之”。 五禽戏虎形鹿形猿形熊形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 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
  
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
  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流行性疾病怎么应对?2、“医圣”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
——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意义: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张仲景 张仲景热爱医药专业,很重视临床实践,时时“平脉辨证”,认真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相传张仲景五十岁左右,曾在长沙做太守。当时,他还时刻不忘自己的临床实践,时刻不忘救治人民的疾苦。但他毕竟是个大官,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入民宅,又不能随便接近普通老百姓。这怎么办呢?他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群众进来。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个地仔细给群众治病。时间久了,形成惯例。每逢初一、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病人等候看病。为纪念张仲景,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病人看病的医生,通称“坐堂”,那医生就叫“坐堂医生”。 故事一:“坐堂”的来历: 为了更好地开阔眼界,“博采众方”,和同行交流经验,张仲景到了繁华的都城洛阳一带行医。当时文学史上号称“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之一的王粲(字仲宣),是“七子”中成就最高的作家、诗人。他和张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触中,张仲景凭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渐渐发现这位仅有二十几岁的作家隐藏着可怕的“疠疾”的病源。有一天,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可是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二十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故事二《伤寒杂病论》史海揭谜 P90动脑筋 张仲景在205年开始写《伤寒杂病论》,他写此书用了较长时间。史书记载,华佗读了《伤寒杂病论》后高兴地说:“这真是救人的书啊!” 华佗是208年被曹操杀害的。想一想,华佗说过这句话没有,为什么? 课堂小结:★昌盛的秦汉文化(一)蔡伦东汉地动仪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张衡《九章算术》其中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改进造纸术东汉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华佗麻沸散和五禽戏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东汉东汉东汉1、西汉早期我国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
3、《九章算术》的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4、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列举秦汉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1、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的科学家是
A.张衡 B. 张仲景 C蔡伦 D.华 佗练一练C蔡伦 2、东汉时期的科技成就不包括
A 麻 纸 B.蔡侯纸 C. 地动仪 D.麻沸散A 麻 纸3、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思维冲浪:
国外的一位著名物理学家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从纪元开始,中国领导世界的技术,直到大约公元1600年.”
请列出秦汉时期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至少四项)。①造纸术  ②九章算术  ③地动仪 ④“麻沸散” ⑤《伤寒杂病论》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