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吴风实验学校同学们:
你们好!
本出版社诚邀你们参加我社《各民族历史变迁》丛书的编辑工作。
谢谢!
人民出版社
2010年12月14日已经消失的民族——鲜卑族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它民族总人口偏少,故称其为少数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少数民族真正变成了国家的主人。
为了更好地体现各民族平等,人民出版社响应国家号召,准备推出一套有关中国各民族历史变迁的丛书。编辑部在编辑过程中发现,中国古代的一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逐步消失了,与其相关的资料非常少。这天,在编写有关鲜卑族的历史变迁时,就发现手头有的只有一本鲜卑族人的残缺家族日记了,祖孙几代的叙述可能还有错误。438年?月?日 晴 今天,从前线传来了好消息,我们鲜卑族终于统一了长江流域了。每个族人都很开心。我们的骑兵骁勇善战,早在4世纪后期,我们就已经强大起来,还建立了我们自己的政权——北魏。这次能够吞并这几个割据政权,统一长江流域,是意料之中的事。可是我不禁也开始忧虑,面对如此广阔的统治区域,我们族的统治能不能稳固呢?这篇日记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该日记是否有错误?4??年?月?日 阴 如今都城平城发展的真是不错啊,记得才统一黄河流域的时候,我还在担心统治阶级很难管理有着众多民族的广大地区呢,现在想来真是杞人忧天啊。各个民族之间相处融洽得很那。现在在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穿着我们游牧民族服饰的汉族人,当然也有好多人开始热衷于穿汉服。我也开始喜欢把谷物作为主食了,比起以前天天吃肉食,身体好像更健康了。还有啊,汉族人的耕种技术还真没的说,农作物产量提高了不少。哈哈,今年又会是个丰收年啊。民族融合加强裤褶服胡人汉服
汉人胡服民族的融合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47?年?月?日 晴 最近的苛捐杂税是越来越多了,每个人都怨声载道。也难怪啊,官吏都没有固定的薪水,以前长期征战,还可以靠战利品作为奖励,现在统一黄河流域后,没有战利品可分了,官吏一个个奢侈惯了,为了维持奢糜的生活,大量贪污,残酷搜刮我们小老百姓。哎,真希望统治者能改革一下制度,给他们发点俸禄,惩治下贪官啊。要不然这农民起义是越来越多了,我们也是被逼的啊。
还有啊,统治者一直打压汉族人,不仅不让汉族人当官,还将汉族人与我们分开治理,汉族人不满的情绪越来越强烈了,路上碰到了,总对我们吹胡子瞪眼的,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暴乱,这天下又该不太平了。477年?月?日 晴 今天,朝廷颁布改革措施啦。政策规定,要给官员发俸禄,贪赃枉法的一律要受惩处;要实行均田制,把无主的荒地分给大家耕种了;还要任用有才能的汉族人。这下,我们又有地种,负担又清了,各族人之间也客客气气的。多亏了冯太后借鉴汉族制度进行改革啊。她知书达理,聪明果断,现在大家都称赞她是“文明太后”呢。文明太后
——冯太后492年正月?日 雪 今天走在街上,大家都在讨论说孝文帝要南征,真是奇怪,好好的怎么又要打仗了呢?之前嘛,不满年龄没被拉去当壮丁,这回儿跑不掉了,要上前线了。真不想去啊!!!!492年?月?日 雨 南征成了定局,我们已经行军很多天了,今天就能到达洛阳了。天气一直不好,阴雨绵绵的,路上很泥泞,很多人都在抱怨,不想继续往前走了。可是文帝说了,这么多人来南征不能半途而废,要不就把都城迁到洛阳吧,洛阳气候温和,也便于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学习汉文化。将士们都表示同意了。平城 为什么要迁都到洛阳呢?迁都洛阳北魏洛阳复原图孝文帝
迁都洛阳原因影响平城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为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495年?月?日 晴 迁都顺利完成了,新都发展的很快,宏伟壮观,宫殿巍峨,屋宇华丽,佛寺林立。文帝真是个英明的君主。现在,他又在继续忙改革的事情了。这次的改革是迁都前改革的延续,涉及的范围更广。我还要抽空去了解清楚呢,据说不执行的话,惩罚力度也很大。495年?月?日 多云 今天我找村里负责宣传改革内容的独孤寒问改革的事,听说他要改姓刘了,新法规定的,不改的话要罚钱的。我得趁热打铁,把新法内容记下来,免得忘了。第一,朝廷中必须用汉语;第二,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族服饰;(这两条和我关系不大,嘿嘿,要不还得花钱买衣服还得学汉语);第三,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第四,学习汉族的礼法,尊老、养老;第五,改鲜卑姓为汉姓。(看来改革向汉族学习的很多,我要好好去了解一下汉族文化才不会出岔子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迁都洛阳汉化措施①说汉语 ②穿汉服③改汉姓④通汉婚⑤用汉制⑥学汉礼历史作用: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北魏当年留守祖籍鲜卑山嘎仙洞的另一支鲜卑部族人,就是今天的锡伯族。北朝的更替小结:1.4世纪后期,北魏政权建立。
2.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加强。
3.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汉化措施)
4.北朝的更替1、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洛阳迁到平城。
2、孝文帝在实行汉化的过程中,带头将自己的姓氏由“拓拔”改姓“陆”。
3、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
(√)一试身手错改正,对打勾。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D.使孝文帝统一了黄河流域D认真选一选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中原后,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 。胡床最初是一种以绳连缀在木头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你知道凳子椅子的来历吗?谢谢!说汉语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穿汉服用汉制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①整顿吏治?。472年,政府规定,地方牧守治绩好的可以久任,满一年升迁一级,治绩不好的即使就任不久,也要受到处罚,甚至降级。
②颁布俸禄制,申明俸禄以外贪赃满一匹绢布者处死。 学汉礼 北魏孝文帝之后,北魏的皇帝多用“孝”字作为谥号,这是为什么? 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改汉姓拓跋丘穆陵步六孤贺赖独孤贺楼元穆陆贺刘楼通汉婚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妃子,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