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光 绪 曾 国 藩夏 桀商 纣 韩国小学生在练习汉字书法 韩国街头一瞥 先秦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先秦文化揭秘一:“龙骨”之谜王懿荣:一片甲骨惊天下!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研究自己遇见的事物,是科学研究的开始。 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
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
管官员。有一次得了病,派人去买
药,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
的中药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这不
禁引起他的好奇。于是他以每片二
两银子的高价,把药铺所有的龙骨
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
相似的图案。 材料:“古者无文字,其有誓之事,事大,
大其绳;事小,小其绳。” ——结绳记事神话中发明汉字的仓颉半坡彩陶上的符号大汶口灰陶尊上的符号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是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史官一采集,就可以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来由,恐怕逃不出这例子。”
——《鲁迅.门外文谈》汉字的雏形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清]汉字的成熟象形木会意休会意字, “伐”就是用“戈” 来砍“人”的头。日月水火齿车猜一猜探究活动:
甲骨文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材料: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可作印证。
从一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发现和认定,由此发展到肯定了一个距今3000多年、长达600多年的朝代,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发现!这样就把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彻底的否定。
——发现甲骨文的重大意义 cctv历史频道甲骨文出土的意义:1、甲骨文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材料。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3、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金文、铭文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汉字的演变毛公鼎上的铭文[西周]西周晚期,人们对各地的铭文进行了初步的统一,形成了大篆汉字的演变红铜错银鎏金毛笔 [战国]用毛笔书写在竹简或丝帛上的文字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便于书写的毛笔楚竹书 [战国]楚帛书 [战国] 甲骨文 –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甲骨文 金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汉字的演变[秦][商周][西周][商][魏晋][秦汉]返回揭秘二: 天象之谜 古书记载,夏朝的某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突然之间天昏地暗,音乐师拼命擂鼓,百姓吓得
四处躲藏,官吏乘坐马车没命地狂奔,人们非常
恐慌。日食日全食 月 全 食 月 食日夕有食 目前最早的关于日食的文字记录“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诗经》中更是详细记载了发生在公元前776年9月6日的日食 世界天文学家普遍承认中国古代日食记录的可信程度
最高,为世人留下了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夏、
商、周时期因历史久远,缺乏精确的文字记录,因此难以
精确地断代,而日食天象就像是一座相当精确的历史时钟,
可以帮助确定一些历史事件的时间。 历法的出现和完备夏朝:出现历法,即夏历,也叫农历。商朝:逐渐完备,一年分12个月,大
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战国:测定出24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历法战国时期测定24节气。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民间谚语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揭秘三:假死之谜 有一次,虢国太子死了已有半日,百姓都在进行
祈福消灾的仪式。可是太子后来又活了过来,两日
后与常人无异。春秋战国之际的医学家秦越人,人称“扁鹊”。活动与探究: 讲扁鹊的故事 认知中医奇效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按脉搏诊断病情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与“瑰宝”。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阿拉伯地区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援外医疗队就把中医药带到了中东地区,在中东地区,保健、强壮、减肥、美容的中成药很受欢迎。治疗中东地区的高发病、传染性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中成药也很畅销。中东地区大小药店咳嗽糖浆、正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等中成药到处有售,售价高出国内许多倍。揭秘四:节日之谜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博采众家之长,汲取民歌精华,创造了新的文体——楚辞。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出土的曾侯乙墓编钟共有65件,是迄今发现的最
大最完整的一套编钟,铸造于战国时代,它气势恢宏,总重量达到两千
五百多公斤,加上横梁、立柱等构件,用铜量达五吨之多,这在世界乐器
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更神奇的是,每一个编钟都能发出两个乐音。曾侯乙
墓编钟的音域宽达五个半八度,而且十二个半音齐备,是世界上已知的最
早具有十二个半音的乐器。 礼乐颂歌中华文化的勃兴文字科技文艺雏形成熟演变天文历法医学文学音乐1甲骨文[商]
2金文、铭文[商周]
3大篆[西周]
?最早记录日食、月食[商]
?最早记录哈雷彗星[春秋]
?夏历[夏]
?大月、小月、闰月[商]
?24节气[战国]
名医扁鹊[春秋战国之际]
?四诊法:望闻问切
?治疗法:针刺、按摩、汤药
屈原《离骚》[战国]
钟鼓之乐[战国]
张森校长跪下给各班级的学生代表发放 《弟子规》国学的尴尬处境课后探究想一想: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你打算做些什么?看一看:课后阅读《扁鹊见蔡桓公》、《离骚》。